古诗词网

五年前上去,乃从许公过。

梅尧臣宋代〕《同朱表臣及诸君游樊氏园

五年前上去,乃从许公过。
旧物此君在,後生新笋多。
朱樱繁且熟,黄鸟啄仍歌。
一一如当日,乘高奈兴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五年上去公过

五年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五年同昼夜,一别似参商。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三十首 其一 五年重别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宋 苏轼 次韵杭人裴维甫 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  ——《骈字类编》
前 qián《國語辭典》

前 [ qián ]

  1. 在正面的、脸所向的一面。与「后」相对。如:「前门」、「前方」、「面前」。《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次序在先的。如:「前三名」、「请大家坐到前排来。」
  3. 过去的、较早的。与「后」相对。如:「前天」、「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4. 已成历史的。如:「前清」、「前苏联」。
  5. 前任的简称。如:「前妻」、「前总理」。
  6. 未来的。如:「前程」、「前途」、「前景看好」。
  1. 向前走。如:「勇往直前」、「畏缩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上去 shǎng qù
(1).由一处趋于某处或由低处到高处。《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 李四 本是个浑虫,听了这话,先走到石头边……上去向那石头楞子上,当的就是一脚。” 赵树理 《杨老太爷》:“念书人腿长--老师们、同学们人多得很,碰巧了有个连手,说上去就上去了。”
(2).引申为兴旺发达。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句话并不是我的‘创作’,这是好些人的意见。”
(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看上去,愈觉﹝ 杨素梅 ﹞美丽非常。”《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只要把现在所定的货物、价目,填写上去便是了。”
(4).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前。 丁玲 《松子》:“ 松子 看见她不动,真急了,走上去又敲了她一下。”  ——《漢語大詞典》
乃 nǎi《國語辭典》

乃 [ nǎi ]

  1. 你、你的。如:「乃母」、「乃兄」。宋·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 他、他的。《周禮·天官·小宰》:「各脩乃職。」
  1. 是。如:「失敗乃成功之母。」《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水滸傳·第二三回》:「眾上戶道:『真乃英雄好漢!』」
  1. 然後、於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2. 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3. 而。《荀子·正論》:「然則鬥與不鬥邪,亡於辱之與不辱也,乃在於惡之與不惡也。」
  4. 若、如果。《孟子·公孫丑上》:「乃所願,則學孔子也。」
  1. 竟、居然。《列子·湯問》:「人之巧乃可與造化者同功乎?」《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而廷尉乃當之罰金!」
  2. 才、始。《禮記·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文選·楊惲·報孫會宗書》:「於今乃睹子之志矣。」
  1. 語助詞。用於發語或轉折。《書經·大禹謨》:「帝德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文。」
从 ( 從 ) cóng/zòng《國語辭典》
  1. 「從 」的異體字。
许 ( 許 ) xǔ/hǔ
许 [ xǔ ]
  1. 应允,认可:~可。允~。特~。
  2. 承认其优点:赞~。嘉~。
  3. 预先答应给与:~诺。
  4. 女方接受男方求亲:~配。~嫁。以身相~。
  5. 或者,可能:也~。或~。
  6. 处,地方:何~人。
  7.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几~。少~。
  8. 这样:如~。
  9.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许昌市东。
  10. 姓。
许 [ hǔ ]
  1. 〔~~〕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公过(公過)gōng guò
犹言政治罪犯。《管子·山权数》:“ 晋 有臣不忠於其君,虑杀其主,谓之公过。” 马非百 新诠:“ 闻一多 云:‘过’当为‘猧’,猧即猾也。公猾犹公贼也。 郭沫若 云:‘公过’,犹今言政治犯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