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悄团圞坐,觉空庭水气周遭。

易顺鼎清代〕《湘春夜月 其二 三月十五夜月晕

记前宵。也曾照破无聊。谁选尺二情天,宽画广寒牢。

为有数层云气,更数层风色,料定明朝。问红窗镫火,劝人愁死,著甚根苗。

去年今夜,重城黯黯,故国迢迢。难得一家人影,把老蟾清泪,点滴都销。

悄团圞坐,觉空庭水气周遭。仙梦醒,讶何方笑语,飘来上界,几阵如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团圞空庭水气周遭

悄 qiǎo/qiāo《國語辭典》

悄 [ qiǎo ]

  1. 忧愁。如:「忧心悄悄」。《诗经·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汉·毛亨·传:「悄,忧也。」唐·白居易〈夜雨有念〉诗:「胡为悄不乐,抱膝残灯前。」
  2. 寂静。如:「静悄悄」、「悄然无声」。唐·白居易〈琵琶行〉:「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宋·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词:「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
团圞(團圞)tuán luán
(1).团栾。圆貌。 前蜀 牛希济 《生查子》词:“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 元 曾瑞 《醉花阴·怀离》套曲:“明滴溜参儿相搀,剔团圞月儿初淡。”《孽海花》第二回:“见尚有一客……体雄伟而不高,面团圞而发亮,十分和气。” 续范亭 《中秋夜泊南湖》诗:“ 烟雨楼 头游子梦,团圞月照岸边舟。”
(2).团栾。借指月宫。 清 洪升 《长生殿·闻乐》:“七寳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
(3).团栾。团聚。 唐 杜荀鹤 《乱后山中作》诗:“兄弟团圞乐,覊孤远近归。” 明 冯梦龙 《山歌·比》:“奴愿团圞到白头,不作些时别。”《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把妻儿老小接在一处,团圞着,强如做个穷翰林。”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我们是雍睦地享受着团圞的幸福的。”
(4).团栾。环绕貌。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相呼团圞坐,聊慰衰莫齿。”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和狱中诗》:“忘怀且共团圞坐,满炷炉香説善因。”  ——《漢語大詞典》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1.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2.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3.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4. 搭乘。如:「坐車」、「坐船」。
  5. 干犯。如:「坐法當死」。
  6.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7.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8.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1.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1.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2.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1.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觉 ( 覺 ) jué/jiào
觉 [ jué ]
  1.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知~。触~。视~。~察。
  2. 睡醒;醒悟:~悟。~醒。“~今是而昨非”。
觉 [ jiào ]
  1.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睡了一大~。
空庭 kōng tíng
幽寂的庭院。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虚馆絶諍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 刘长卿 《客舍喜郑三见寄》诗:“穷巷无人鸟雀閒,空庭新雨莓苔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良夜迢迢甚伴?对空庭寂寞,花光清絶。”  ——《漢語大詞典》
水气(水氣)shuǐ qì
(1).古代哲学概念。指五行中水的精气。《吕氏春秋·应同》:“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意林》卷五引 汉 任奕 《任子》:“木气,人勇;金气,人刚;火气,人强而躁;土气,人智而宽;水气,人急而贼。”
(2).指云气;水上的雾气。《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 汉 郑玄 笺:“倬然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运於天。” 北周 庾信 《同颜大夫初晴》诗:“夕阳含水气,反景照 河 隄。” 明 杨慎 《艺林伐山·远水如岸》:“海滨之人曰:远望海水,似高于地,有如岸焉,盖水气也。”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水利》:“雨者,水气所化。水利修,亦致雨之术也。”
(3).中医称寒水之气。谓人体之水气因受寒而凝滞不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贤气有时閒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下》:“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宋 张虙 《月令解》卷九:“鼽嚏之疾,亦水气所成。”
(4).指水肿。《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肿重”注:“咳喘而不肿胀,谓之痰饮;肿重而不咳喘,谓之水气。”《初学记》卷三十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经〉集注》:“鱧鱼……主除水气、面大肿及五痔。”  ——《漢語大詞典》
周遭(週遭)zhōu zāo
周围。 唐 刘禹锡 《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宋 王安石 《移桃花》诗:“晴沟涨春緑周遭,俯视行影移渔舠。”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一:“朱阑周遭,设青幕障之。”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一:“我在花台边一个破缺的石凳上坐下,巡视着周遭的一切。”
(1).四周;周围。 金 元好问 《乡郡杂诗》之四:“新堂縹緲接飞楼,云锦週遭霜树秋。”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见四週遭粉壁上,都画着《醉仙图》。” 清 李调元 《金殿》诗:“祈福王孙内府空,週遭尽是渗金铜。”
(2).指环绕一圈。 宋 杨万里 《雨后郡圃行散》诗:“ 剑池 一日百週遭,雨后闲来照鬢毛。”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你看俺 溜金王 手下,雄兵万餘,把 淮阴 城围了七週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