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马矜鞍辔牛服輈,

梅尧臣宋代〕《莫登楼

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
下见纷纷马与牛。马矜鞍辔牛服輈,
露台歌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韝,
先打六幺後梁州。棚帘夹道多夭柔,
鲜衣壮仆狞髭虬。宝挝呵叱倚王侯,
夸妍斗艳目已偷。天寒酒醺谁尔侜,
倚楹心往形独留,有此光景无能游。
粉署深沉空翠帱,青绫被冷风飕飕。
怀抱既如此,何须望楼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鞍辔

马 ( 馬 ) mǎ
马 [ mǎ ]
  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2. 大:~蜂。~勺。
  3. 姓。
矜 jīn/qín/guān《國語辭典》

矜 [ jīn ]

  1. 憐惜、憐憫。如:「哀矜」。《書經·泰誓上》:「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論語·子張》:「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 敬慎。《書經·旅獒》:「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3. 敬重、推崇。《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嬰以廉恥,故人矜節行。」
  4. 自誇、自負。如:「自矜」。《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1. 莊重自持。如:「矜持」。《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2. 驕傲自大。如:「驕矜」。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辭氣激場,面有矜色。」
  1. 禍亂。《詩經·小雅·菀柳》:「曷以靖之,居以凶矜。」

矜 [ qín ]

  1. 矛或戟的木柄。《文選·賈誼·過秦論》:「鉏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

矜 [ guān ]

  1. 老而無妻的人。《詩經·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禦。」《禮記·禮運》:「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通「鰥」。
  1. 生病、患病。《詩經·小雅·何草不黃》:「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後漢書·卷四·孝和帝紀》:「朕寤寐恫矜,思弭憂釁。」通「瘝」。
鞍辔(鞍轡)ān pèi
鞍子和驾驭牲口的嚼子、缰绳。 唐 韩愈 《招扬之罘》诗:“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轡。”《水浒传》第四七回:“后槽牵过一匹快马,备上鞍轡。” 洪深 《申屠氏》第四本:“后槽刷洗了高头骏马,备上鞍辔,马头马身也披红挂绿。”  ——《漢語大詞典》
牛 niú《國語辭典》

牛 [ niú ]

  1.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体形硕大,性情温驯而力气大,尾巴尖端有长毛,为草食性反刍类家畜。能供拉车、耕田,肉与乳皆可食用,而骨、皮、角等可做器具使用。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乳牛、肉牛与牦牛等。
  2.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共有六颗星。《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4. 姓。如唐代有牛僧孺。
  1. 固执、倔强。如:「牛脾气」、「牛性子」。《红楼梦·第一七回》:「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
服 fú/fù《國語辭典》

服 [ fú ]

  1. 衣装、衣裳的总称。如:「制服」、「礼服」、「便服」。
  2. 丧衣。如古代居丧的服制,以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五服。《魏书·卷八七·节义传·石文德传》:「文德祖父苗以家财殡葬,持服三年,奉养宣妻二十余载。」
  3. 丧事、居丧期间。《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红楼梦·第九六回》:「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
  4. 量词。计算中药服用剂量的单位。如:「他吃了三服药,病全好了。」
  5. 姓。如汉代有服彻。
  1. 穿著、穿戴。《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
  2. 吃、进食。《礼记·曲礼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
  3. 钦佩、顺从。如:「佩服」、「心服口服」。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4. 使折服、使降服。如:「以德服人」。
  5. 担任、从事、承担。如:「服役」、「服刑」。《论语·为政》:「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6. 习惯、适应。如:「水土不服」。《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輈 zhōu《國語辭典》

辀 [ zhōu ]

  1. 古代马车上驾驶座居中一根弯起的木头。《文选·张衡·思玄赋》:「魂眷眷而屡顾兮,马倚辀而徘徊。」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