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幸有一般心乐处,年来雁塔姓名题。

曹义明代〕《寄家因东西南北四韵就寓怀 其二

朝回散步二桥西,景物苍凉望眼迷。疏树淡烟延日暮,危楼叠嶂接天齐。

囊空客久归心切,衣薄天寒旅况悽。幸有一般心乐处,年来雁塔姓名题。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幸有一般乐处年来雁塔姓名

幸有 xìng yǒu
本有;正有。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三:“ 杜曲 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 贺铸 《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漢語大詞典》
一般 yì bān
(1).一样,同样。 唐 王建 《宫词》之三五:“云駮月驄各试行,一般毛色一般缨。”《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谢了恩,寻一块一般的玉,碾一个铃儿接住了,御前交纳。” 元 张养浩 《胡十八》曲:“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西游记》第五八回:“我与他争辨到菩萨处,其实相貌、言语等俱一般,菩萨也难辨真假。” 杨朔 《泰山极顶》:“麦浪一起一伏,仿佛大地也漾起绸缎一般的锦纹。”
(2).犹一番,一种。 唐 裴度 《真慧寺》诗:“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宋 刘克庄 《乳燕飞·寿干官》词:“风流八十,是人间妆点,孩儿眉额。再著三星添上面,又是一般奇特。”《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 隗后 这回装束,别是一般丰采,喜得 襄王 微微含笑。” 闻一多 《太阳吟》:“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的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3).犹言一件,一桩。 唐 白居易 《玉泉寺南踯躅感惜题诗》:“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絃来。” 唐 白居易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诗:“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4).普通,通常。 元 王旭 《留别孙唐卿》诗:“涧有长松谷有兰,人材休把一般看。”《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汪信之 ﹞逢着马头聚处,使几路空拳,将这伞权为枪棒,撇个架子。一般有人喝采,賫发几文钱,将就买些酒饭用度。”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平时他说出啥意见一般都得到 汤阿英 的尊重,这点小事更不在话下了。”
(5).一班。表数量,用于人群。 蒋光慈 《少年漂泊者》:“ 刘老太爷 正在大厅与一般穿得很阔的人们吃酒谈笑,高兴得不亦乐乎。” 丁玲 《母亲》三:“她以为要救 中国 ,一定先要有学问,还要有一般志同道合的朋友。”
(6).哲学名词。指一切事物,或者许多个别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亦指事物的共性。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乐处
快乐的所在  ——《整理自网络》
年来(年來)nián lái
(1).近年以来或一年以来。 唐 戴叔伦 《越溪村居》诗:“年来橈客寄禪扉,多话贫居在翠微。” 清 刘瀛 《珠江奇遇记》:“适媒媪来,以贱价售去,年来音耗遂絶。”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收集画象事,拟暂作一结束,因年来精神体力,大不如前。”
(2).年岁到来。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员外》诗:“跡去梦一觉,年来事百般。”  ——《漢語大詞典》
雁塔 yàn tǎ
(1).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羣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訶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殞。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 如来 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於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瘞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银龕佛影,遥承雁塔之花。”一本作“鴈塔”。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鹤林縈古道,雁塔没归云。”一本作“鴈塔”。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隙》:“听宝磬声传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
(2).塔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慈恩寺 中,亦称 大雁塔 。系 唐高宗 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 唐 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雁塔》:“塔乃 咸阳 慈恩寺 西浮图院也。沙门 玄奘 先起五层。 永徽 中, 武后 与王公捨钱重加营造,至七层,四周有缠腰。 唐 新进士同榜,题名塔上,有行次之列。 唐 韦 、 杜 、 裴 、 柳 之家,兄弟同登,亦有雁行之列。故名‘雁塔’。”后常用为中式高举之典实。 金 郭宣道 《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关心 雁塔 功名晚,试手乌臺岁月忙。”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登紫阁题名 雁塔 ,从今后新风月紧趁逐,旧相思都毕罢。” 清 赵翼 《赠三元钱湘舲》诗:“设令国家更有别科目,不知又领几次 雁塔 名。”参见“ 大雁塔 ”、“ 雁塔题名 ”。  ——《漢語大詞典》
姓名 xìng míng
姓和名字。《孙子·用间》:“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謁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今吾间必索知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昔 曾参 之处 费 , 鲁 人有与 曾参 同姓名者杀人。” 宋 苏轼 《送路都曹》诗引:“予幼时闻父老言,恨不问其姓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这少年也未详其为何省何府人氏,亦不详其姓名。”  ——《漢語大詞典》
题 ( 題 ) tí《國語辭典》

題 [ tí ]

  1. 額頭。《說文解字·頁部》:「題,額也。」《韓非子·解老》:「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
  2. 詩文、演講或一件事情所標立的一項名目。如:「標題」、「詩題」、「文題」。
  3. 考試時要求解答的問題。如:「選擇題」、「試題」、「問答題」。
  4. 量詞。計算題目的單位。如:「十題問答題」、「兩題申論題」。
  1. 簽署、寫在上面。如:「題名」、「題詩」、「題字」。
  2. 述說。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折》:「諸葛亮鋤田鉋地,劉先生織席編履,那等的人題他做甚麼?」同「提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