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平明引入长生殿,共祝尧云百万年。

王禹称宋代〕《寿宁节祝圣寿 其一

待漏齐趋圣节筵,云开金阙上青天。平明引入长生殿,共祝尧云百万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平明引入长生殿百万

平明 píng míng
(1).犹黎明。天刚亮的时候。《荀子·哀公》:“君昧爽而櫛冠,平明而听朝。” 唐 李白 《游太山》诗之三:“平明登 日观 ,举手开云关。”《水浒传》第五七回:“平明时分, 宋江 守中军人马,隔水擂鼓呐喊摇旗。” 苏曼殊 《天涯红泪记》第一章:“平明,辞高等学堂,诸君咸返乡间。”
(2).平正明察;明白。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若有作姦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元 曾瑞 《哨遍·古镜》套曲:“据坚平明正清,非为俺自专。”《明史·章正宸传》:“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 郭沫若 《大山朴》:“‘大约是因为树子嫩,这朵花的养分不足,故尔失了花时。’内子这样平明地对我解说。”  ——《漢語大詞典》
引入 yǐn rù
引导向一个方向发展。例如:引入歧途。
引进以前没有或不存在的东西。例如:引入新品种。
(如用带头羊或诱物)引领到…例如:她已经把小火鸡引入围栏里。
把某种成分或因素引入某种场合或论题中的行为或情况  ——《漢語大詞典》
长生殿(長生殿)cháng shēng diàn
(1). 唐 代宫中之寝殿。《旧唐书·张廷珪传》:“ 则天 从其言,即停所作,仍於 长生殿 召见,深赏慰之。”《旧唐书·越王係传》:“后令内謁者监 段恒俊 与 越王 谋,召中官有武勇者二百餘人,授甲於 长生殿 。”亦称“ 长生院 ”。《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安四年》:“太后寝疾,居 长生院 。” 胡三省 注:“ 长生院 ,即 长生殿 ;明年五王诛二 张 ,进至太后所寝 长生殿 ,同此处也。盖 唐 寝殿皆谓之 长生殿 。此 武后 寝疾之 长生殿 , 洛阳宫 寝殿也。 肃宗 大渐, 越王 係 授甲 长生殿 , 长安 大明宫 之寝殿也。”
(2). 华清宫 殿名,即 集灵台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七月七日 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 天宝 ﹞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 华清宫 ,乃贵妃生日,上命小部音声於 长生殿 奏新曲。”  ——《漢語大詞典》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1.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2.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1.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1.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1.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1.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2.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1.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1.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1.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祝 zhù《國語辭典》

祝 [ zhù ]

  1. 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
  2. 寺庙主持人。如:「庙祝」。
  3. 祭祀所念的祷告词。《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辽史·卷四九·礼志一》:「合门使读祝讫,复位坐。」
  4. 姓。如春秋时魏国有祝侘。
  1. 祈祷、祈求。如:「祝福」、「祝平安快乐」。
  2. 庆贺、颂贺。如:「庆祝」、「祝贺」。
尧 ( 堯 ) yáo
尧 [ yáo ]
     ◎ 传说中上古帝王名:~舜(“尧”和“”,均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天舜日(旧时喻太平盛世)。
云 ( 雲 ) yún《國語辭典》

云 [ yún ]

  1. 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2. 姓。如漢代有云敞。
  1. 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2. 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1.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2. 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3. 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1.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百万(百萬)bǎi wàn
形容数目极大。《国语·晋语二》:“吾命之以 汾阳 之田百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 楚 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寳;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 唐 韩愈 《出门》诗:“ 长安 百万家,出门无所之。”粤剧《关汉卿》第八场:“愿你再写新词,多编剧本,口诛笔伐,胜过他百万雄兵。”  ——《漢語大詞典》
年 nián《國語辭典》

年 [ nián ]

  1. 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
  2. 收成、年成。如:「丰年」、「歉年」、「年景」。《新唐书·卷九十九·戴胄传》:「七月以来,霖潦未止,滨河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
  3. 年节。如:「过年」。宋·陈师道〈早春〉诗:「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
  4. 岁数、年龄。如:「盛年」、「延年益寿」、「年轻力壮」。唐·杜甫〈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5. 时代、时期。如:「八十年代」、「康熙年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诗:「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6. 人生中的某时期。如:「童年」、「青少年」、「壮年」、「老年」。
  7.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个月。如:「这件事要花四年才能完成。」
  8. 姓。如清代有年羹尧。
  1. 每年。如:「年鉴」、「年表」、「年刊」、「年产量」。
  2. 年节的。如:「年糕」、「年画」、「办年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