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仍 réng《國語辭典》
仍 [ réng ]
动- 因循、沿袭。《文选·张衡·思玄赋》:「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论〉:「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
- 屡次、频频。《国语·周语下》:「晋仍无道而鲜胄,其将失之矣。」《汉书·卷九·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
- 依然、还。如:「他的病仍不见好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于是、因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崔祖思友善……及闻祖思死,恸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夸 ( 誇 ) kuā/kuà《國語辭典》
夸 [ kuā ]
名- 奢侈。《荀子·仲尼》:「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唐·杨倞·注:「夸,奢侈也。」
- 姓。如战国时有仙人夸蛾。
- 炫耀。《列子·杨朱》:「而欲尊礼义以夸人,矫情性以招名。」《史记·卷一○八·韩长孺传》:「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
- 称赞、赞美。唐·皮日休〈惜义鸟〉诗:「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 骄矜自大。唐·韩愈〈乌氏庙碑铭〉:「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桓。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
- 美好的。《淮南子·修务》:「曼颊皓齿,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泽而性可说者,西施、阳文也。」
- 大。《文选·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
县尹(縣尹)xiàn yǐn
一县的长官。《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此子为 穿封戌 , 方城 外之县尹也。”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诗:“鄙夫忝县尹,愧慄难为情。”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奇案》:“县尹与 戴 有钱债情,密嘱解和。” ——《漢語大詞典》
风骚 fēng sāo
(1).指《诗》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宋书·谢灵运传论》:“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 唐 贾岛 《喜李馀自蜀至》诗:“往来自此过,词体近《风》《骚》。”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二:“辛苦十年摹 汉 魏 ,不知何故远《风》《骚》。”
(2).借指诗文。 唐 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留连日日奉杯宴,殊无閒隙吟风骚。”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八:“今天到某秀才家里写几张字画,明天到某一教书馆里谈论点风骚,倒也十分有趣。”
(3).借指文采、才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发扬,心不遂閒缀作,十分的卖风骚,显秀丽,夸才调。我这里详句法,看挥毫。”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 唐宗 宋祖 ,稍逊风骚。”
(4).风流放荡。《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老儿虽然风骚,到底老人家,只好虚应故事,怎能勾满其所欲?”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我为人性格风骚,洞房中最怕寂寥。”
(5).特指女性举止轻佻。 茅盾 《动摇》一:“ 金凤姐 已经走到跟前,依旧脸上搽着雪白的铅粉,嘴唇涂得猩红,依旧乜着眼,扭着腰,十分风骚。”
(6).指风流放荡的人。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箇老风骚,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7).犹风情。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却恋他酒杯来往,儿女风骚。” 杨朔 《火并》:“每年元宵节,秧歌出街的时候,人们可以看见他扮着《拾玉镯》的 孙巧姣 ,或者《小上坟》的寡妇,专在女人面前卖弄风骚。”
(8).谓体态俊俏美好。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定婚》:“有貌有貌多俊俏。 陈平 説我最风骚,新大褶,皂罗袍,方巾四角带儿飘。”《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9).风光,光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到任。 寄华 此时身子如在云里雾里,好不风骚。”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一场:“上元景,好风骚,灯如花,月如锣。” ——《漢語大詞典》
(2).借指诗文。 唐 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留连日日奉杯宴,殊无閒隙吟风骚。”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八:“今天到某秀才家里写几张字画,明天到某一教书馆里谈论点风骚,倒也十分有趣。”
(3).借指文采、才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发扬,心不遂閒缀作,十分的卖风骚,显秀丽,夸才调。我这里详句法,看挥毫。” 毛泽东 《沁园春·雪》词:“ 唐宗 宋祖 ,稍逊风骚。”
(4).风流放荡。《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老儿虽然风骚,到底老人家,只好虚应故事,怎能勾满其所欲?”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见王》:“我为人性格风骚,洞房中最怕寂寥。”
(5).特指女性举止轻佻。 茅盾 《动摇》一:“ 金凤姐 已经走到跟前,依旧脸上搽着雪白的铅粉,嘴唇涂得猩红,依旧乜着眼,扭着腰,十分风骚。”
(6).指风流放荡的人。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箇老风骚,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7).犹风情。 明 陆采 《明珠记·买药》:“却恋他酒杯来往,儿女风骚。” 杨朔 《火并》:“每年元宵节,秧歌出街的时候,人们可以看见他扮着《拾玉镯》的 孙巧姣 ,或者《小上坟》的寡妇,专在女人面前卖弄风骚。”
(8).谓体态俊俏美好。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定婚》:“有貌有貌多俊俏。 陈平 説我最风骚,新大褶,皂罗袍,方巾四角带儿飘。”《红楼梦》第三回:“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9).风光,光彩。《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旗帜鼓乐,高头骏马,送入衙门到任。 寄华 此时身子如在云里雾里,好不风骚。”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一场:“上元景,好风骚,灯如花,月如锣。” ——《漢語大詞典》
客 kè《國語辭典》
客 [ kè ]
名- 宾,相对于主人而言。如:「宾客」、「请客」、「寒夜客来茶当酒」。《礼记·曲礼下》:「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做生意、买卖等的人对顾主的称呼。如:「顾客」、「乘客」、「客满」。《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升概既平,愈客甚谨。」《老残游记·第五回》:「渐渐的打尖的客陆续都到店里。」
- 泛称从事某种活动或具有某类特长的人。如:「镖客」、「掮客」、「说客」、「 政客」、「珠宝客」。
- 寄食贵族豪门的人。如:「食客」、「门客」。《战国策·齐策四》:「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晋书·卷六九·刁协传》:「刁氏素殷富,奴客纵横。」
- 寄旅于外的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杜甫〈中夜〉诗:「长为万里客,有愧百年身。」
- 泛称人。如:「旅人过客」。《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
- 量词。计算定量出售食品的单位。如:「他点了一客八分熟的牛排。」
- 姓。如汉代有客孙。
- 寄居、旅居。《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会天下之乱,遂弃官客荆州,建安中乃还。」
- 以客礼相待。《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来奔,公子光客之。」唐·司马贞·索隐:「是谓客礼以接待也。」
- 次要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一·朱子周易本义》:「传为主,经为客。」
-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如:「客观」。
应有(應有)yīng yǒu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漢語大詞典》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漢語大詞典》
秋来(秋来)
唐 李益 送客还幽州 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
唐 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 其一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唐 司空图 山中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燕子楼三首 其一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唐 杜牧 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 秋来气势洪河壮,霜后精神泰华狞。
唐 司空图 山中 世间万事非吾事,只愧秋来未有诗。 ——《骈字类编》
唱和 chàng hè
(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唱’。”《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 晋 左思 《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鏗耾,有殷坻頽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謡俗汁协,律吕相应。”《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謔浪。”
(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 德裕 自 浙西 召,欲以相,而 宗閔 中助多,先得进,即引 僧孺 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德裕 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崔宗之 ﹞继又移官 金陵 ,与 李白 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漢語大詞典》
(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 德裕 自 浙西 召,欲以相,而 宗閔 中助多,先得进,即引 僧孺 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德裕 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崔宗之 ﹞继又移官 金陵 ,与 李白 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漢語大詞典》
诗 ( 詩 ) shī
诗 [ shī ]
-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