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量移还恩宥,方寸稍放纵。

王禹偁宋代〕《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

申湖在陕服,自昔名所重。
许昌遗唐律,人口尚传诵。
旧迹固蓁莽。胜概犹出众。
前年谪商於,过此方忧恐。
无暇濯溪泉,恻恻心甚痛。
量移还恩宥,方寸稍放纵。
故人孙汉公,勤恳事迎送。
柅车得三宿,延我入溪洞。
春残尚有蝶,夏首始见蝀。
朱樱实颇繁,黄鸟声亦哢。
地幽接府署,亭高瞰村垄。
萦砌水逶迤,入檐山巃嵷。
鲤翻自跃金,蜗曳烧余汞。
石危君子介,昏乱小人勇。
虚凉集鸥鹭,爽垲无蚊蠓。
芰叶巧如剪,萍根密非种。
迳苔自斑驳,岸草互蓊菶。
官酝绿开瓶,时果青出笼。
醉中猛别後,依灼似一梦。
唯愁当要路,时复栖闒茸。
解梁虽近山,尧埆费耕墥。
常风有盬南,日夕尘塕埲。
云泉既辽远,草树非秀耸。
况兹炎蒸月,絷缚何所动。
缅怀八龙会,南溪与谁共。
栖萼本多才,甘棠应少讼。
枕簟与琴书,鴒原聊自奉。
篇章取李杜,讲贯本姬孔。
古文阅韩柳,特策开晁董。
清吹席上来,当暑闭冰冻。
菱脆擘琼枝,瓜甘浮蜜筩。
气秋绿筱战,露晓圆荷捧。
照湖小贺监,溪堂轻马总。
此景且不同,此怀可长恸。
平生好泉石,况复官散冗。
近闻田紫微,涟水许就俸。
援例苟得请,申湖当入用。
终老占溪居,卧看秋泉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量移恩宥方寸放纵

量移 liàng yí
(1).多指官吏因罪远谪,遇赦酌情调迁近处任职。 唐 白居易 《自题》诗:“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旧唐书·玄宗纪上》:“﹝ 开元 二十年﹞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处。”《宋史·钦宗纪》:“﹝ 靖康 元年七月﹞詔:‘ 蔡京 子孙二十三人已分窜远地,遇赦不许量移。’”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量移》:“ 唐 朝人得罪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谓之量移。”
(2).泛指迁职。 明 王世贞 《除夕张山人分韵是日有浙藩之报》之二:“自怜迟暮意,初作量移人。”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归舟》:“ 道光 辛丑秋七月,由 粤 西量移 苏 抚。”  ——《漢語大詞典》
还 ( 還 ) huán/hái
还 [ huán ]
  1.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乡。~俗。衣锦~乡。返老~童。
  2.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手。~击。以眼~眼。以牙~牙。
  3. 偿付:归~。偿~。~本。原物奉~。
  4. 古同“”,环绕。
  5. 姓。
还 [ hái ]
  1. 依然,仍然:这本书~没有看完。
  2. 更加:今天比昨天~冷。
  3. 再,又:锻炼身体,~要注意休息。
  4. 尚,勉强过得去:身体~好。
  5. 尚且:他~搬不动,何况我呢?
恩宥 ēn yòu
降恩宽宥。《宋书·郑鲜之传》:“夫恩宥十世,非不隆也;功高赏厚,非不报也。”《旧唐书·裴茙传》:“但自朕登极已来,屡施恩宥,肆诸朝市,所未忍为。”《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輦下诸军亦希赏给。”  ——《漢語大詞典》
方寸 fāng cùn
(1).方始一寸。极言矮小。《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
(2).一寸见方。《淮南子·说山训》:“视方寸於牛,不知其大於羊;总视其体,乃知其大相去之远。”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有山蜘蛛垂丝如疋布,将及 旻 , 旻 引弓射杀之,大如车轮。因断其丝数尺,收之。部下有金创者,剪方寸贴之,血立止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五:“《吴书》亦云,‘方围四寸’,则知 秦 璽方寸耳。”
(3).指心。脑海。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始知流俗之士,难与之言。凡有异同,蓄诸方寸。”参见“ 方寸心 ”。
(4).心绪;心思;心得。《魏书·董绍传》:“老母在 洛 ,无復方寸,既奉恩贷,实若更生。”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遂令边雁转怕人,絶域何由达方寸?” 元 张可久 《朝天子·春思》曲:“泪粉涕痕,伤春方寸,飘零寄此身。” 清 郑燮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你千万不要再存糊涂念头,乱我方寸。”参见“ 方寸乱 ”。  ——《漢語大詞典》
稍 shāo/shào《國語辭典》

稍 [ shāo ]

  1. 略微。如:「请稍候」、「稍纵即逝」。
  2. 颇、甚。《文选·江淹·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
  3. 已经。唐·赵冬曦〈和尹懋秋夜游灉湖〉诗二首之一:「山暗云犹辨,潭幽月稍来。」
  4. 正、方才。宋·陈师道〈寄晁无斁春怀〉诗:「稍听春鸟语叮咛,又见官池出断冰。」
  1. 俸禄。《仪礼·聘礼》:「赴者至,则衰而出,唯稍受之。」汉·郑玄·注:「稍,廪食也 。」
  2. 钱财、赌本。《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公子宽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来决赌何如?」
  3. 姓。如汉代有稍腾。

稍 [ ​shào ]

  1. (一)​之又音。
放纵(放縱)fàng zòng
(1).放任而不受约束。《书·太甲中》“欲败度,纵败礼” 孔 传:“言已放纵情欲,毁败礼仪法度。”《隋书·循吏传·敬肃》:“ 述 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皮日休》:“虎狼放纵,百姓手足无措。” 何其芳 《梦中道路》:“我过了一年半的放纵的学校生活。”
(2).指纵容。 老舍 《新爱弥儿》:“小孩子是娇惯不得的,有点小毛病就马上将就他,放纵他,他会吃惯了甜头而动不动的就装病玩。”
(3).指书法、文章、才情等恣肆奔放。 唐 鲁收 《怀素上人草书歌》:“划然放纵惊云涛,或时顿挫縈毫髮。” 宋 曾巩 《赠黎安二生序》:“读其文,诚閎壮雋伟,善反復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4).谓任意滋蔓。《诗·郑风·山有扶苏》“湿有游龙” 汉 郑玄 笺:“红草放纵枝叶於隰中。”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