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自在 zì zài
(1).安闲自得,身心舒畅。 唐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诗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鶯恰恰啼。” 宋 梅尧臣 《五月十三日大水》诗:“戢戢后池鱼,随波去难留,扬鬐虽自在,江上多网钩。”《红楼梦》第一○九回:“ 贾母 众人听了,心中好不自在。”
(2).自由;无拘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因共扶 盆子 带以璽綬, 盆子 号泣,不得自在。” 唐 李咸用 《游寺》诗:“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 陈毅 《示儿女》诗:“九洲万国共一球,东方自在西方囚。”
(3).犹自然。 宋 苏轼 《过温泉》诗:“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金 元好问 《三香亭杂咏》:“宫园深闭无人到,自在流鶯哭暮春。” 元 萨都剌 《题三氏小楼》诗:“南来北去年年事,岸草汀花自在春。”
(4).佛教以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见闻自在,不住无为。” ——《漢語大詞典》
(2).自由;无拘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因共扶 盆子 带以璽綬, 盆子 号泣,不得自在。” 唐 李咸用 《游寺》诗:“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大军渡河》:“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 陈毅 《示儿女》诗:“九洲万国共一球,东方自在西方囚。”
(3).犹自然。 宋 苏轼 《过温泉》诗:“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金 元好问 《三香亭杂咏》:“宫园深闭无人到,自在流鶯哭暮春。” 元 萨都剌 《题三氏小楼》诗:“南来北去年年事,岸草汀花自在春。”
(4).佛教以心离烦恼之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以我见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见闻自在,不住无为。” ——《漢語大詞典》
逍遥 xiāo yáo
亦作“逍摇”。
(1).徜徉;缓步行走貌。《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姜亮夫 校注:“逍遥即游之义。”《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刘良 注:“逍遥,行貌。”《南史·袁粲传》:“家居负郭,每杖策逍遥,当其意得,悠然忘反。” 杨朔 《孤儿行》:“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遥,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眉开眼笑地仰着小脸蛋儿。”
(2).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成玄英 疏:“逍遥,自得之称。”《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聊逍摇兮遨嬉,纘 仲尼 兮周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官税早输,逍遥散诞。”《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游学访道,快乐逍遥,名利二字尽皆抛。” 理由 《中年颂》:“婚后的生活很逍遥。”
(3).徬徨;徘徊不进。《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史记·孔子世家》:“ 子路 死於 卫 。 孔子 病, 子贡 请见。 孔子 方负杖逍遥於门,曰:‘ 赐 ,汝来何其晚也?’”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周六国前汉人》:“ 仲尼 聘 楚 ,为令尹 子西 所譖,欲如 吴 未定,逍遥此境。”《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桓温 ﹞骄而恃众,怯於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
(4).斟酌;玩味。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既玅思六经,逍遥百氏。”《南史·张充传》:“时復引轴以自娱,逍遥乎前史。” ——《漢語大詞典》
(1).徜徉;缓步行走貌。《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姜亮夫 校注:“逍遥即游之义。”《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刘良 注:“逍遥,行貌。”《南史·袁粲传》:“家居负郭,每杖策逍遥,当其意得,悠然忘反。” 杨朔 《孤儿行》:“我正在街上漫步逍遥,忽然有只小手拉住我的衣角,眉开眼笑地仰着小脸蛋儿。”
(2).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庄子·逍遥游》:“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成玄英 疏:“逍遥,自得之称。”《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聊逍摇兮遨嬉,纘 仲尼 兮周流。”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官税早输,逍遥散诞。”《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游学访道,快乐逍遥,名利二字尽皆抛。” 理由 《中年颂》:“婚后的生活很逍遥。”
(3).徬徨;徘徊不进。《楚辞·离骚》:“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史记·孔子世家》:“ 子路 死於 卫 。 孔子 病, 子贡 请见。 孔子 方负杖逍遥於门,曰:‘ 赐 ,汝来何其晚也?’”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周六国前汉人》:“ 仲尼 聘 楚 ,为令尹 子西 所譖,欲如 吴 未定,逍遥此境。”《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 桓温 ﹞骄而恃众,怯於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
(4).斟酌;玩味。 三国 魏 曹丕 《与朝歌令吴质书》:“既玅思六经,逍遥百氏。”《南史·张充传》:“时復引轴以自娱,逍遥乎前史。” ——《漢語大詞典》
真 zhēn《國語辭典》
真 [ zhēn ]
形- 纯正的、不虚假的。如:「真面目」、「真心诚意」。《庄子·田子方》:「其为人也真 。」
- 的确、实在。如:「真好」、「真棒」。《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唯北狄为不 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 道家称得道成仙的人。如:「太乙真人」、「真人不露相」。《红楼梦·第二五回 》:「魇魔法叔嫂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 自然、本性。如:「天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 肖像、画像。如:「写真」、「留真」。
- 实授的官职。《汉书·卷一二·平帝纪》:「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满秩如真。」
- 姓。如汉代有真玄菟。
活计(活計)huó jì
(1).生计;谋生的工作或职业。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剗。”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你如今做甚么活计,穿的衣服,这等新鲜,全然不像个没饭吃的。”《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某年上避兵来此,因无活计,将十三岁的儿子 秦重 ,过继与 朱 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有八口晨炊不继,犹舍旦夕而问 商 周 ,一身活计茫然,寧遣妻子而不卖古董者,人心矫异,詎非世道之忧乎。”
(2).生活费用或生活资料。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3).泛指东西。《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时随这姑姑家去看时,家里没甚么活计。”《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右偏小屋,有何活计?”
(4).维持生计,生活。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君家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5).犹工夫。《朱子语类》卷二:“且更着实用功,不可只於文字上作活计也。”
(6).指宗教徒修行的功课。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六:“予时方十六七,心不然之,然闻清修自守,是道人活计,喜之耳。”
(7).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活计全别。”《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这装白泥的工作是出名的既吃力又难干的活计。”
(8).特指裁缝、刺绣等工作或技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描画剪裁,扎拉钉扣,是个活计儿,他没有不会的。” 凌叔华 《绣枕》:“这样一个水葱儿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计!这鸟真绣得爱死人。”
(9).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釵 ﹞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 苏州 玉工用宝砂金刚钻造办仙佛人物禽兽炉瓶盘盂,备极博古图诸式。其碎者则镶嵌屏风、挂屏、插牌,谓之玉活计。”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在 李娥英 凝视着的夜空里,出现了故乡 石磨头 那泥泞的小路。她怎样一步一跌地拉着妈妈的衣襟去绣庄送活计。” ——《漢語大詞典》
(2).生活费用或生活资料。 唐 牟融 《游报本寺》诗:“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
(3).泛指东西。《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时随这姑姑家去看时,家里没甚么活计。”《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右偏小屋,有何活计?”
(4).维持生计,生活。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君家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5).犹工夫。《朱子语类》卷二:“且更着实用功,不可只於文字上作活计也。”
(6).指宗教徒修行的功课。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六:“予时方十六七,心不然之,然闻清修自守,是道人活计,喜之耳。”
(7).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俺这篮中鱼尾,又不比案上罗列,活计全别。”《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这装白泥的工作是出名的既吃力又难干的活计。”
(8).特指裁缝、刺绣等工作或技艺。《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描画剪裁,扎拉钉扣,是个活计儿,他没有不会的。” 凌叔华 《绣枕》:“这样一个水葱儿似的小姐,还会这一手活计!这鸟真绣得爱死人。”
(9).做成的或待做的手工制品。《红楼梦》第三六回:“﹝ 宝釵 ﹞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 苏州 玉工用宝砂金刚钻造办仙佛人物禽兽炉瓶盘盂,备极博古图诸式。其碎者则镶嵌屏风、挂屏、插牌,谓之玉活计。”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在 李娥英 凝视着的夜空里,出现了故乡 石磨头 那泥泞的小路。她怎样一步一跌地拉着妈妈的衣襟去绣庄送活计。” ——《漢語大詞典》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名-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 姓。如汉代有常惠。
-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形-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 寂静。如:「冷清」、「清静」。
-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 整顿。如:「清党」、「肃清」。
-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 参见「血清 」条。
- 姓。如宋代有清贤。
净 ( 凈 ) jìng/chēng
净 [ jìng ]
- 清洁:~化。~水。~土。~心(a.清净的心;b.心里没有牵挂)。~院(佛寺。亦称“净宇”)。干~。洁~。窗明几~。
- 使干净:~面。~手(大小便)。
- 空,什么也没有:~尽。
- 单纯,纯粹的:~利。~值。~价。~重(zhòng )。纯~。
- 单,只,全:满地~是树叶。
- 中国传统戏剧扮演男人的角色名:~角(亦称“花脸”、“黑头”)。
- ◎ 冷的样子。
乐 ( 樂 ) lè/yuè/yào/lào
乐 [ lè ]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
-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
- 笑:这事太可~了。
-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声~。~池。~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歌(❶音乐与歌曲;❷有音乐伴奏的歌曲)。~正(周代乐官之长)。~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 姓。
◎ 喜好、欣赏。用于文言文:知者~水,仁者~山。
◎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
希夷 xī yí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漢語大詞典》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