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击碎珊瑚处,敲残牙齿时。

邵雍宋代〕《铁如意吟

此物铁为之,何尝肯妄持。
长随大{上敝下瓦}子,永伴小车儿。
击碎珊瑚处,敲残牙齿时。
谁能学此辈,才始人鞭笞。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珊瑚牙齿

击 ( 擊 ) jī
击 [ jī ]
  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òng)。~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
  2. 攻打:~败。~毁。打~。声东~西。
  3. 碰,接触:撞~。目~。肩摩毂()~(亦作“摩肩击毂”)。
碎 suì《國語辭典》

碎 [ suì ]

  1. 破裂。如:「破碎」、「粉碎」。《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西游记·第一○回》:「不容分说,就把他招牌、笔、砚等一齐捽碎。」
  1. 细小、不完整的。如:「碎布」、「碎石」。《汉书·卷三○·艺文志》:「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水浒传·第三回》:「只自收拾了些少碎银两,打拴一个包裹。」
  2. 琐细、烦杂。如:「琐碎」。《晋书·卷四五·刘毅传》:「尚书以毅悬车致仕,不宜劳以碎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
  3. 言语叼絮、啰嗦。如:「闲言碎语」。《红楼梦·第六二回》:「二则姨妈老人家嘴碎饶这么样,我还听见常说你们不知过日子。」
珊瑚 shān hú
(1).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鲜艳美观,可做装饰品。 汉 班固 《西都赋》:“珊瑚碧树,周阿而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八·珊瑚》:“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居水中直而软,见风日则曲而硬,变红色者为上, 汉 赵佗 谓之火树是也。亦有黑色者不佳,碧色者亦良。昔人谓碧者为青琅玕,俱可作珠。 许慎 《説文》云:‘珊瑚色赤,或生於海,或生於山。’据此説,则生於海者为珊瑚,生於山者为琅玕,尤可徵矣。”
(2).指珊瑚珠。《清史稿·舆服志二》:“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珠宝杂饰惟宜。”参见“ 珊瑚珠 ”。
(3).喻俊才。 清 汪懋麟 《沁园春·赠次功》词:“羡珊瑚照耀,词源似海,珠璣错落,笔阵如流。”《镜花缘》第四二回:“从此珊瑚在网,文博士本出宫中;玉尺量才,女 相如 岂遗苑外?”
(4).鸟名。又名山呼、山胡。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卷四五:“山胡,一名山呼,一名珊瑚,出 岭 南,巧声之鸟。”参见“ 山胡 ”。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1. 居住:穴居野~。
  2.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4. 决定,决断:~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6. 止,隐退:~暑。
处 [ chù ]
  1. 地方:~~。~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好~。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敲 qiāo《國語辭典》

敲 [ qiāo ]

  1. 叩、击。如:「敲打」、「敲锣」。唐·李商隐〈北青萝〉诗:「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2. 斟酌、推究。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卷一·听经猿记》:「举手推敲,颇类苦吟之贾岛。」
  3. 揩油、讹诈、勒索。如:「敲诈」、「敲竹杠」、「狠敲一笔」。
  1. 短杖。《文选·贾谊·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
残 ( 殘 ) cán
残 [ cán ]
  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
牙齿(牙齒)yá chǐ
(1).人类和某些动物口腔内外的、具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坚硬组织。有撕咬、咀嚼功能。一般为多枚,亦有两枚者。 三国 魏 曹丕 《十五》诗:“号羆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宋 陆游 《雨夜南堂独坐》诗:“老夫眼暗牙齿疏,七十未满六十餘。”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听说牙齿的性质的好坏,也有遗传的。”
(2).俗称齿轮的轮齿或螺纹的剖面为牙齿。  ——《漢語大詞典》
时 ( 時 ) shí
时 [ shí ]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
  2. 较长的时间:~代。古~。
  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
  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
  5. 常常:~常。学而~习之。
  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
  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
  9. 某一时刻:按~上班。
  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
  11. 机会:~机。待~而动。
  12. 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