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屠钓,踟蹰板筑。
任重悠悠,生涯浩浩。善难拔茅,恶易蔓草。逆思药石,逊求非道。
珠岂朝珍,璧宁国宝。想贤若焚,忧人如捣。
我闻在昔,有古天子。虞华骈圣,周昌多士。缉熙朝野,体邦经始。
惟河出图,唯岳降神。是代皆有,何代无人。怀宝迷邦,高尚隐沦。
价待哲后,见须明君。伊予不聪,故阙斯闻。
目因见生,才为时育。何为山阿,何为空谷。声殊雊雉,响异呦鹿。
岂须托梦,宁俟延卜。想象屠钓,踟蹰板筑。
仁者博爱,大士兼抚。慈均春阳,泽若时雨。心忘分别,情无去取。
等皆长养,同加妪煦。譬流趋海,如子归父。
顾探怀抱,非为富贵。代既同人,时亦皆醉。六合岳崩,九州海沸。
事须经纶,属当连师。投袂剑起,澄清泾渭。
念我栖迟,安步任心。夏兴石泉,春游香林。欢逾丝竹,乐过瑟琴。
无疑无难,谁诃谁禁。百非不起,万累俱沈。
思怀友朋,远至欢适。躬开二敬,径延三益。缱绻故旧,绸缪宿昔。
善言无违,相视莫逆。情如断金,义若投石。
仲节犹嫩,春色始娇。湛露未晞,轻云已消。绿竹猗猗,红桃夭夭。
香气四起,英蕊六摇。蜂开采花,雀戏新条。
风光绿野,日照青丘。孺鸟初飞,新泉始流。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采芳中阿,折华道周。任情止息,随意去留。
如垄生木,木有异心。如林鸣鸟,鸟有殊音。如江游鱼,鱼有浮沉。
岩岩山高,湛湛水深。事迹易见,理相难寻。
晨朝已失,桑榆复过。漏有去箭,流无还波。切念不减,疑虑益多。
季俗易骄,危心少和。我之忧矣,用是作歌。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想象 xiǎng xiàng
见“ 想像 ”。
(1).缅怀;回忆。2.犹设想。 ——《漢語大詞典》
(1).缅怀;回忆。2.犹设想。 ——《漢語大詞典》
屠钓(屠釣)tú diào
宰牲和钓鱼。旧指操贱业者。《韩诗外传》卷八:“ 太公望 少为人壻,老而见去,屠牛 朝歌 ,赁於 棘津 ,钓於 磻溪 。” 三国 魏 曹植 《陈审举表》:“ 吕尚 之处屠钓,至陋也。”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三:“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八:“随身百轴字平安,身世无如屠钓宽。” ——《漢語大詞典》
踟蹰(踟躕)chí chú
亦作“ 踟跦 ”。亦作“ 踟躕 ”。亦作“ 踟躇 ”。
(1).徘徊不前貌;缓行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躕。”《文选·成公绥〈啸赋〉》:“逍遥擕手,踟跦步趾。”一本作“ 踟躕 ”。 李周翰 注:“踟躕,缓行貌。”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苻坚 为 慕容冲 所袭, 坚 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 坚 , 坚 不能及,马又跪而受焉, 坚 援之得登岸而走 庐江 。” 唐 戴叔伦 《感怀》诗之一:“踟躕復踟躕,世路今悠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日既暮,踟躇旷野,无所归宿。” 何其芳 《街》:“我在北方那个大城里,当黄昏,当深夜,往往喜欢独自踟躕在那些长长的平直的大街上。”
(2).犹豫;迟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沫水》:“命蜚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躕,千载后,不知如。” 唐 白居易 《食笋》诗:“且食勿踟躕,南风吹作竹。” 清 侯方域 《与吴骏公书》:“故再四踟躕,卒不敢以不言。” 清 龚自珍 《奴史问答》:“主人中夜起,弹琴对烛神踟躕。” 李健吾 《末一个女人》:“给一个土匪修坟,这种光景我们从来还没有经过;我们踟躕着,臊起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隔了好一会, 李阿虎 踟躇着想什么,但是他终于下了决心。”
(3).逗留;歇息。《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自虚 恃所乘壮,乃命僮僕輜重,悉令先于 赤水 店俟宿,聊踟蹰焉。” 唐 沈既济 《任氏传》:“ 郑子 随之东,至 乐游园 ,已昏黑矣。见一宅,土垣车门,室宇甚严。白衣将入,顾曰:‘愿少踟蹰。’而入。” 宋 欧阳修 《再至汝阴三绝》之三:“十四五年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蹰。”
(4).须臾;瞬间。 南朝 梁 何逊 《与苏九德别》诗:“踟躇暂举酒,倐忽不相见。”《魏书·萧衍传》:“运神器於顾眄,定宝命於踟蹰。” 宋 苏轼 《和刘柴桑》:“万刼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5).相连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 李善 注:“踟蹰,相连貌。”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窓峥嶸而緑色,户踟蹰而临空。”
(6).古代刻漏器,用以承水。《初学记》卷二五引 殷夔 《漏刻法》:“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於水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
(7).梭的别称。 元 龙辅 《女红馀志》卷上:“梭,一名踟蹰。” 清 王士禛 《蚕词》之三:“白苇与儂作璘藉,黄金与儂作踟躇。”自注:“踟躇,梭也。” ——《漢語大詞典》
(1).徘徊不前貌;缓行貌。《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躕。”《文选·成公绥〈啸赋〉》:“逍遥擕手,踟跦步趾。”一本作“ 踟躕 ”。 李周翰 注:“踟躕,缓行貌。”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苻坚 为 慕容冲 所袭, 坚 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 坚 , 坚 不能及,马又跪而受焉, 坚 援之得登岸而走 庐江 。” 唐 戴叔伦 《感怀》诗之一:“踟躕復踟躕,世路今悠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鸿渐》:“日既暮,踟躇旷野,无所归宿。” 何其芳 《街》:“我在北方那个大城里,当黄昏,当深夜,往往喜欢独自踟躕在那些长长的平直的大街上。”
(2).犹豫;迟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沫水》:“命蜚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躕,千载后,不知如。” 唐 白居易 《食笋》诗:“且食勿踟躕,南风吹作竹。” 清 侯方域 《与吴骏公书》:“故再四踟躕,卒不敢以不言。” 清 龚自珍 《奴史问答》:“主人中夜起,弹琴对烛神踟躕。” 李健吾 《末一个女人》:“给一个土匪修坟,这种光景我们从来还没有经过;我们踟躕着,臊起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隔了好一会, 李阿虎 踟躇着想什么,但是他终于下了决心。”
(3).逗留;歇息。《太平广记》卷四九○引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自虚 恃所乘壮,乃命僮僕輜重,悉令先于 赤水 店俟宿,聊踟蹰焉。” 唐 沈既济 《任氏传》:“ 郑子 随之东,至 乐游园 ,已昏黑矣。见一宅,土垣车门,室宇甚严。白衣将入,顾曰:‘愿少踟蹰。’而入。” 宋 欧阳修 《再至汝阴三绝》之三:“十四五年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蹰。”
(4).须臾;瞬间。 南朝 梁 何逊 《与苏九德别》诗:“踟躇暂举酒,倐忽不相见。”《魏书·萧衍传》:“运神器於顾眄,定宝命於踟蹰。” 宋 苏轼 《和刘柴桑》:“万刼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5).相连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 李善 注:“踟蹰,相连貌。” 南朝 梁 江淹 《灵丘竹赋》:“窓峥嶸而緑色,户踟蹰而临空。”
(6).古代刻漏器,用以承水。《初学记》卷二五引 殷夔 《漏刻法》:“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於水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
(7).梭的别称。 元 龙辅 《女红馀志》卷上:“梭,一名踟蹰。” 清 王士禛 《蚕词》之三:“白苇与儂作璘藉,黄金与儂作踟躇。”自注:“踟躇,梭也。” ——《漢語大詞典》
板筑(板築)bǎn zhù
(1).筑墙用具。板,夹板;筑,杵。筑墙时,以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管子·度地》:“以冬无事之时,笼臿板筑各什六。” 尹知章 注:“谓什人共贮六具。”《史记·黥布列传》:“ 项王 伐 齐 ,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 裴駰 集解引 李奇 曰:“板,墙板也。筑,杵也。”
(2).泛指土木建筑。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毋夺农功。”《魏书·郭祚传》:“时詔营明堂国学, 祚 奏曰:‘……边郊多垒,烽驛未息,不可於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
(3).指筑城或筑墙。《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崇韜 ( 郭崇韜 )筑新城凡六日, 王彦章 闻之,将兵数万人驰至……时板筑仅毕,城犹卑下。” 宋 梅尧臣 《建德新墙诗》:“山廨不营堵,筠篁为密篱……鸡騖恣穿逸,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羣走皆不怡。” 清 戴名世 《唐允隆传》:“上官下教居人於湖滨,筑楼守望,工程严迫,费且不貲,人皆避去。 允隆 独慨然任之,不费官币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
(4).代指墙或城墙。 宋 梅尧臣 《观水》诗:“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大笑曰:‘从何取土?’ 丞昭 云:‘纫布囊括其口,投上流以塞之,不设板筑可成巨防。’”
(5).相传 商 傅说 筑于 傅岩 , 武丁 举以为相。事见《孟子·告子下》。后因以“板筑”指地位低微的人或隐逸。 清 汪懋麟 《二日同袁密山饮自远南楼》诗:“板筑故人能醉客,不须天末起乡愁。” ——《漢語大詞典》
(2).泛指土木建筑。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毋夺农功。”《魏书·郭祚传》:“时詔营明堂国学, 祚 奏曰:‘……边郊多垒,烽驛未息,不可於师旅之际,兴板筑之功。’”
(3).指筑城或筑墙。《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 崇韜 ( 郭崇韜 )筑新城凡六日, 王彦章 闻之,将兵数万人驰至……时板筑仅毕,城犹卑下。” 宋 梅尧臣 《建德新墙诗》:“山廨不营堵,筠篁为密篱……鸡騖恣穿逸,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羣走皆不怡。” 清 戴名世 《唐允隆传》:“上官下教居人於湖滨,筑楼守望,工程严迫,费且不貲,人皆避去。 允隆 独慨然任之,不费官币及民钱,刻日而板筑就。”
(4).代指墙或城墙。 宋 梅尧臣 《观水》诗:“秋水漫长堤,郊原上下迷。孤城闭板筑,高树见巢栖。”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太祖 ﹞大笑曰:‘从何取土?’ 丞昭 云:‘纫布囊括其口,投上流以塞之,不设板筑可成巨防。’”
(5).相传 商 傅说 筑于 傅岩 , 武丁 举以为相。事见《孟子·告子下》。后因以“板筑”指地位低微的人或隐逸。 清 汪懋麟 《二日同袁密山饮自远南楼》诗:“板筑故人能醉客,不须天末起乡愁。”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