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怕上西楼洒乡泪,东风吹雨湿征衣。

汪元量宋代〕《蓟北春望

江南二月蕨笋肥,江北客行殊未归。
怕上西楼洒乡泪,东风吹雨湿征衣。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西楼乡泪东风湿征衣

怕 pà《國語辭典》

怕 [ pà ]

  1. 恐惧、害怕。如:「贪生怕死」、「妳怕不怕雷电交加的夜晚?」唐·杜甫〈丽春〉诗:「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2. 担心、疑虑。如:「我怕你累著了。」、「我怕他别有用心。」
  1. 可能、或许、大概。表猜测。如:「这堆橘子怕有十来斤吧!」《儒林外史·第二六回》:「他怕不也有二十五六岁,他对人自说二十一岁。」
  2. 岂、难道。表反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怕不要周全?只是关著财利上事,连夫妻两个,心肝不托著五脏的。」《老残游记·第五回》:「他再有个长短,这家业怕不是众亲族一分?」
  3. 如果、倘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三出》:「梅香,怕有赏春佳客来买酒,你与我安排了酒器,整顿则个。」《董西厢·卷五》:「可怜我四海无家独自个,怕得工夫肯略来看觑我么?」
  1. 姓。如唐代有怕善,宋代有怕篯。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1.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3.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4.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5.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1.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3.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4.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5.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6.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7.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8. 登載。如:「上報」、「上帳」。
  9.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10.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11.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12.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1.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2.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3.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4.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1.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1. 參見「上聲 」條。
西楼(西楼)
唐 孙逖 山阴县西楼 都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
唐 李白 相和歌辞 长门怨二首 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唐 韦应物 寄李儋元锡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唐 戎昱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唐 白居易 城上夜宴 风月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
唐 贾岛 寄韩潮州愈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唐 王建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西楼临方塘,嘉木当华轩。
唐 夷陵女郎 空馆夜歌 其二 西楼美人春梦长,绣帘斜捲千条入。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二首 其二 醉倚西楼人已远,柳溪无浪月澄澄。
唐 李群玉 江楼独酌怀从叔 楚色忽满目,滩声落西楼。
唐 薛能 塞上蒙汝州任中丞寄书 西楼一望知无极,更与何人把酒杯。
唐 韩偓 春恨 平明未卷西楼幕,院静时闻响辘轳。
宋 欧阳修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 三年北户梅边暖,万里西楼雪外寒。
元 元好问 西楼曲 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
元 朱德润 和赵季文觱栗吟 高堂风露生凉秋,兴来乘月登西楼。
元 张昱 七夕 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
元 杨维桢 无题效商隐体四首 其一 卷衣甲帐春容晓,吹笛西楼月色凉。
唐 李煜 相见欢 其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骈字类编》
洒 ( 灑 ) sǎ/xǐ《國語辭典》

洒 [ cuǐ ]

  1. 高峻。《詩經·邶風·新臺》:「新臺有洒,河水浼浼。」漢·毛亨·傳:「洒,高峻也。」

洒 [ xiǎn ]

  1. 深峻。《爾雅·釋丘》:「望厓洒而高岸。」
  2. 肅敬。《禮記·玉藻》:「君子之飲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

洒 [ xǐ ]

  1. 洗滌。《說文解字·水部》:「洒,滌也。」《孟子·梁惠王上》:「南辱於楚,寡人恥 之,願比死者壹洒之。」同「洗 」。

洒 [ sǎ ]

  1. 參見「洒家 」條。→「灑」的異體字(09985)​
乡泪(鄉淚)xiāng lèi
思乡的眼泪。 南朝 梁 江淹 《望荆山》诗:“岁晏君如何,乡泪各沾衣。” 唐 司空图 《长亭》诗:“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小琅玕山馆诗》:“客中乡泪随春尽,身外閒愁借酒消。”  ——《漢語大詞典》
东风(東風)dōng fēng
(1).东方刮来的风。《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 灵脩 兮憺忘归。”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杨朔 《海市》:“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
(2).指春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唐 李白 《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暉。”《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刘大白 《湖滨晚眺》诗:“微波吐露东风语:明日是清明,青山分外清。”
(3).代指春天。 唐 罗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诗:“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4).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谢觉哉 《不惑集·干劲》:“而且东风已经在广大的工农劳动人民中刮起来了,仅仅是某些干部尚风平浪静。” 陈毅 《满江红》词:“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 郭沫若 《新华颂》:“多种族,如弟兄,千秋万岁颂东风。”
(5).菜名。《文选·左思〈吴都赋〉》:“草则藿、蒳、豆蔻……东风、扶留。” 刘逵 注:“东风,亦草也,出 九真 。”《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顾微 《广州记》:“东风华叶似‘落娠妇’,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参见“ 东风菜 ”。  ——《漢語大詞典》
吹 chuī《國語辭典》

吹 [ chuī ]

  1. 噘著嘴将气体用力从口中呼出来。如:「吹奏」、「吹口哨」。《诗经·小雅·鹿鸣》:「鼓瑟吹笙。」
  2. 气流顺著某方向流动。如:「风吹雨打」。唐·杜甫〈绝句漫兴〉诗九首之二:「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3. 夸口、说大话。如:「吹牛」、「吹嘘」。
  4. 事情作罢或关系断绝。如:「他们的婚事,早就吹了。」

吹 [ chuì ]

  1. 参见「鼓吹」(一)​条。
雨 yǔ/yù《國語辭典》

雨 [ yǔ ]

  1.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降落的小水滴。如:「春雨」、「梅雨」、「风雨交加」、「秋风秋雨愁煞人」。
  2. 朋友。如:「旧雨新知」。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雨 [ yù ]

  1. 下雨。《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有若传》:「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2. 降落、落下。如:「雨雪」、「雨雹」。《淮南子·本经》:「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宋·苏轼〈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 滋润、灌溉。唐·孟郊〈终南山下作〉诗:「山村不假阴,流水自雨田。」唐·鲍溶〈答客〉诗:「劳问圃人终岁事,桔槔声里雨春畦。」
湿 ( 濕 ) shī
湿 [ shī ]
  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相对:~度。潮~。~润。~热。~漉漉。
  2. 中医学名词:~气。~邪。~泻。
征衣 zhēng yī
(1).旅人之衣。 唐 岑参 《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 刘儗 《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 孙枝蔚 《出门》诗:“冻树鷄鸣早,征衣烛灭迟。”
(2).出征将士之衣。 唐 赵嘏 《送李裴评事》诗:“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髮,报秋榆叶落征衣。” 宋 司马光 《出塞》诗:“霜重征衣薄,风高战鼓鸣。” 清 顾炎武 《赠朱监纪四辅》诗:“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3).泛指军服。 续范亭 《寿徐老》诗之三:“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