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玉轶轻轮五香散。

江总南北朝〕《新入姬人应令诗

洛浦流风漾淇水。
秦楼初日度阳台。
玉轶轻轮五香散。
金灯夜火百花开。
非是妖姬渡江日。
定言神女隔河来。
来时向月别姮娥。
别时清吹晴箫史。
数钱拾翠争佳丽。
拂红点黛何相似。
本持纤腰惑楚宫。
暂回舞袖惊吴市。
新人羽帐挂流苏。
故人网户织蜘蛛。
梅花柳色春难遍。
情来春去在须臾。
不用庭中赋绿草。
但愿思着弄明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五香

玉 yù《國語辭典》

玉 [ yù ]

  1. 质地温润坚硬而有光泽的美石,呈半透明状,一般用作装饰品或雕刻材料。如:「青玉」、「宝玉」、「碧玉」。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用玉做成的。如:「玉玺」、「玉簪」、「玉环」。《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 洁白、美好。如:「玉手」、「玉容」。《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灵妃顾我美,粲然启玉齿。」《南史·卷一九·谢晦传》:「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3. 珍贵的、精美的。如:「锦衣玉食」、「玉液琼浆」。《文选·左思·吴都赋》:「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
  4. 尊称他人的身体或言行。如:「玉体」、「玉照」。《文选·曹植·七启》:「将敬涤耳,以听玉音。」
  1. 培养、锻练。《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轶 ( 軼 ) yì
轶 [ yì ]
  1. 超过:~伦(超过同辈)。~才(出众的才能)。~材(不平凡的人才)。
  2. 散失:~事。~闻。
  3. 古同“”,充满而流出。
轻 ( 輕 ) qīng
轻 [ qīng ]
  1. 分量小,与“重(zhòng )”相对:~重。~型。~便(biàn )。~于鸿毛。~尘栖弱草(喻人生渺小短暂)。
  2. 程度浅,数量少:年~。工作~。
  3. 用力小:~放。~声。~闲。~描淡写。
  4. 负载少,装备简省:~装。~骑。~锐(轻装的精锐部队)。
  5. 认为容易,不以为重要:~视。~蔑。~生。
  6. 随便,不庄重:~率(shuài)。~佻。~浮。
轮 ( 輪 ) lún
轮 [ lún ]
  1.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子。车~。~胎。
  2.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齿~儿。
  3. 指“轮船”:江~。拖~。
  4. 像车轮的:日~。月~(指圆月)。年~。
  5. 依次更替:~班。~训。~休。~作。
  6. 转动:间或一~。
  7. 量词:一~红日。头~影院。他比我大一~。
五香 wǔ xiāng
(1).木名。即青木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木香》﹝释名﹞引 唐 王悬河 《三洞珠囊》:“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烧之能上彻九天也。”
(2).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调味香料。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小东门街食肆,多糊炒田鷄……五香野鸭、鷄鸭杂、火腿片之属。”如:五香豆、五香豆腐干。
(3).指都梁、郁金、丘隆、附子、安息五种香料。阴历四月八日 释迦 诞辰用以溶水浴佛。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四月八日》:“八字之佛爰来,五香之水乃浴。”原注:“《高僧传》:靡歌利头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鬱金香为赤色水,丘隆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  ——《漢語大詞典》
散 sàn/sǎn《國語辭典》

散 [ sàn ]

  1. 分离。如:「分散」、「离散」、「烟消云散」。
  2. 分布、撒出。如:「散播」、「散发」、「天女散花」。
  3. 排遣、抒发。如:「散闷」、「散心」。唐·杜甫〈落日〉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4. 解雇、解职。如:「遣散」。
  5. 逃走。《孟子·梁惠王下》:「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散 [ sǎn ]

  1. 不自约束的。如:「懒散」。《荀子·修身》:「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唐·杨倞·注:「散,不拘检者也。」
  2. 零碎、不紧凑。如:「散工」、「散沙」。
  3. 闲逸。如:「闲散」、「散官」。
  4. 杂乱、没有规则。如:「散乱」。《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
  1. 分开、解体。如:「队伍散了」、「头发散了」。
  1. 药粉。如:「胃散」、「药散」、「消暑散」。
  2. 姓。如周代有散宜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