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桃李,依旧成阡。
归去来兮,吾生复何之。
故园三径在,桃李不成蹊。
台榭荒凉已无忧,阶除寂寞人已希。
胡飘飘而不返,将役役以奚为。
丈夫不自量,处世宁堪悲。
省一朝之若是,悟百年之已非。
饭山曾是饿唐甫,首阳曾是饿夷齐。
名重天下何足比,利重天下何足奇。
觉利名之不昧,知贫贱而勿悲。
归去来兮归去来,长安纵好休徘徊。
足巾屏之行李,拂藜杖之尘埃。
杜宇知我意,声声苦相催。
故园行乐处,满地生苍苔。
归去来兮,闽山之巅。
山奇水秀,可以忘年。
水渺茫而法白,山排闼以争前。
昔年桃李,依旧成阡。
石径萦纡而藤萝耸茂,茅茨幽迥而松菊争妍。
盘餐三百口,食足二顷田。
吟且咏,乐且禅。
饱而嬉,困而眠。
心坦坦,腹平平。
正是故园行乐处,谁知此乐乐悠然。
东风起兮百草芊,缘杨飞絮杏花鲜。
蝶翅乱,鸟声喧。
翠欲黛,红欲燃。
归去故园行乐处,几阵南风入舜弦。
西风至兮鸿雁来,万物萧条景物猜。
虫声切,猿啸哀。
梧桐败,菊花开。
归去故园行乐处,清风明月好安排。
霜风凛凛雪花飞,村落无人猿夜啼。
泉酒冽,溪鱼肥。
燃兽炭,拨蹲鸱。
归去故园行乐处,竹外梅花三两枝。
红日三竿渔父去,云迷四野牧童归。
朝暮之情何已矣,四时之景已如斯。
已矣乎曷之,予知归去兮。
松菊候门而南山耸媚,花鸟欣迎而北岭喧呼。
悔知非之既晚,乐成赋以归欤。
故园三径在,桃李不成蹊。
台榭荒凉已无忧,阶除寂寞人已希。
胡飘飘而不返,将役役以奚为。
丈夫不自量,处世宁堪悲。
省一朝之若是,悟百年之已非。
饭山曾是饿唐甫,首阳曾是饿夷齐。
名重天下何足比,利重天下何足奇。
觉利名之不昧,知贫贱而勿悲。
归去来兮归去来,长安纵好休徘徊。
足巾屏之行李,拂藜杖之尘埃。
杜宇知我意,声声苦相催。
故园行乐处,满地生苍苔。
归去来兮,闽山之巅。
山奇水秀,可以忘年。
水渺茫而法白,山排闼以争前。
昔年桃李,依旧成阡。
石径萦纡而藤萝耸茂,茅茨幽迥而松菊争妍。
盘餐三百口,食足二顷田。
吟且咏,乐且禅。
饱而嬉,困而眠。
心坦坦,腹平平。
正是故园行乐处,谁知此乐乐悠然。
东风起兮百草芊,缘杨飞絮杏花鲜。
蝶翅乱,鸟声喧。
翠欲黛,红欲燃。
归去故园行乐处,几阵南风入舜弦。
西风至兮鸿雁来,万物萧条景物猜。
虫声切,猿啸哀。
梧桐败,菊花开。
归去故园行乐处,清风明月好安排。
霜风凛凛雪花飞,村落无人猿夜啼。
泉酒冽,溪鱼肥。
燃兽炭,拨蹲鸱。
归去故园行乐处,竹外梅花三两枝。
红日三竿渔父去,云迷四野牧童归。
朝暮之情何已矣,四时之景已如斯。
已矣乎曷之,予知归去兮。
松菊候门而南山耸媚,花鸟欣迎而北岭喧呼。
悔知非之既晚,乐成赋以归欤。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昔年 xī nián
往年;从前。 唐 孟浩然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宋 贺铸 《减字浣溪沙》词之一:“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只无人与共登临。”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鶯花不管兴亡事,妆点春光似昔年。” ——《漢語大詞典》
桃李 táo lǐ
(1).桃花与李花。《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珪璋其节,桃李其容。”
(2).《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 仁杰 又尝荐夏官侍郎 姚元崇 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川剧《柳荫记》第三场:“老朽 孟继轲 ,设馆 尼山 ,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 江 南。”
(3).喻人的青春年少。 明 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顾文康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艳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撡。”
(4).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宋 叶适 《周会卿》诗序:“一干之兰,芳香出林,岂纷然桃李能限断哉!” ——《漢語大詞典》
(2).《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 仁杰 又尝荐夏官侍郎 姚元崇 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川剧《柳荫记》第三场:“老朽 孟继轲 ,设馆 尼山 ,数十余年,循循善诱,教人不倦,门前桃李,广遍 江 南。”
(3).喻人的青春年少。 明 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閲 归熙甫 作《顾文康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艳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撡。”
(4).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艷,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宋 叶适 《周会卿》诗序:“一干之兰,芳香出林,岂纷然桃李能限断哉!” ——《漢語大詞典》
依旧(依舊)yī jiù
照旧。《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 天监 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时年幼,依旧居内。” 唐 赵璜 《题七夕图》诗:“明年七月重相见,依旧高悬织女图。” 清 孙枝蔚 《避乱赠刘二含哲》诗:“桂花依旧身无恙,听説 长安 血似池。” 茅盾 《色盲》:“虽然依旧是多事之秋,但空气是不热。” ——《漢語大詞典》
成阡
晁补之北渚亭赋千章之萩合抱之杨立而成阡 ——《韵府拾遗 先韵》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