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妍歌听黄子,不饮亦清狂。

晁补之宋代〕《次韵张着作文潜饮王舍人才元家时坐客户部李

霜雪埋百花,及时斗春阳。
城南有高士,买屋入花藏。
经时不出门,为花日日忙。
我居在何许,近止东数坊。
亦有佳公子,连车换帷裳。
隔墙蜂蝶諠,开户草木香。
仙人朱桃椎,发绿童脸芳。
此公不可见,此画来远方。
竹欹屠苏坞,柳拂辘轳床。
素儿虽小小,亦足侑客觞。
尚书廊庙具,气若冰壶凉。
忘年此宾主,吾党有辉光。
人生走尘土,岁月颜鬓苍。
曷不休沐暇,过此熏修房。
宴坐二十年,非痴实难量。
张侯不出家,在家说缘忘。
尚拟问两卿,携肴借红妆。
妍歌听黄子,不饮亦清狂。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妍歌黄子清狂

妍歌 yán gē
靡丽之音。《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妍歌妙舞之容,衔组树羽之器。” 李善 注:“《古妍歌篇》曰:‘妍歌展妙声,发曲吐令辞。’” 宋 柳永 《合欢带》词:“妍歌艷舞,鶯惭巧舌,柳妒纤腰。”  ——《漢語大詞典》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1.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黄子 huáng zǐ
(1).矿物名。指黄石脂。《文选·张衡〈南都赋〉》“中黄瑴玉” 李善 注引 晋 张华 《博物志》:“石中黄子,黄石脂。” 唐 顾况 《剡纸歌》:“ 宛委山 里禹餘粮,石中黄子黄金屑。”
(2).指额黄、花黄。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唐 李商隐 《宫中曲》:“赚得羊车来,低扇遮黄子。” 刘学锴 等注:“此‘黄子’当指额黄。”
(3).曲的一种。即女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四·女麴》:“此乃女人以完麦罨成黄子,故有诸名。”
(4).一种野橘名。 宋 苏轼 《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诗:“ 海南 无嘉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 王文诰 辑注:“《番禺杂编·黄子类》: 交州 子橘属也,淡黄色。”
(5).指蟹黄。《红楼梦》第三八回:“ 平儿 早剔了一壳黄子送来。”
(6).行子,行货子。犹东西。用作詈词。《红楼梦》第四十回:“下作黄子!没乾没浄的乱闹。”《镜花缘》第六八回:“俺把你这没良心的混帐黄子!”一说,犹胚子,种子。  ——《漢語大詞典》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1.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2.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3.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1.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1.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1.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2.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1.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饮 ( 飲 ) yǐn
饮 [ yǐn ]
  1. 喝,又特指喝酒:~水思源。~酒。~泣(泪流满面,流到口里,形容悲哀到了极点)。~鸩止渴。
  2. 指可喝的东西:冷~。~料。~食。
  3. 含忍:~恨。~誉(享有盛名,受到称赞)。
  4. 隐没():~羽。
饮 [ yìn ]
  1. 给牲畜水喝:~马。~牛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1.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3.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4.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1.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1.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1.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清狂 qīng kuáng
(1).痴颠。《汉书·昌邑哀王刘贺传》:“察故王衣服言语跪起,清狂不惠。”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凡狂者,阴阳脉尽浊。今此人不狂似狂者,故言清狂也。或曰,色理清徐而心不慧曰清狂。清狂,如今白痴也。”《南史·江禄传》:“ 子徽 亦有文采,而清狂不慧,常以父为戏。”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语多清狂,人谓不慧。”
(2).放逸不羁。 晋 左思 《魏都赋》:“僕党清狂,怵迫 闽 濮 。” 金 赵元 《寄裕之》诗之二:“清狂旧日躭诗客,灰朽而今有髮僧。” 张昭汉 《吊吴子一粟墓》诗:“既侠亦清狂,取予廉復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