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漕府君黄绶,儒宫我绛幨。

晁补之宋代〕《和关彦远雪

春雨翻成雪,朝垆未觉炎。
拂檐惊乍响,缀袖喜初沾。
庭薄宁堪迹,空繁讵可瞻。
正怜风共起,终恨雨同渐。
疏箔光来细,重扉气入严。
形容樗栎隐,意象岱嵩添。
孤洁怜墙仞,虚明快屋檐。
栖枯偶猜蝶,穿隙暂疑蟾。
诗案闲飘楮,妆帷误洒奁。
萦盈仙缕结,琐屑女针铦。
屐上长干足,颐间角里髯。
手龟良欠药,肤粟重遭爓。
池忆秦龙死,河怀汉马潜。
三章满尝吊,两骑望能占。
有德群污化,无威众动恬。
坚凝我无必,皎洁尔何嫌。
僵卧安非介,甘餐武亦廉。
妍辞太子简,拙兴客儿盐。
搏作隋珠灿,垂为纣箸尖。
公车贫笑跣,洹水梦忧歼。
氅鹤清宜绕,衣狐寠莫兼。
且当除讽渴,未暇怯樵痁。
戒婢当迟埽,呼奴更出觇。
揽来真可数,消去岂堪拈。
便洗埋灰釜,行操割亩镰。
它时玄尚白,今岁突应黔。
漕府君黄绶,儒宫我绛幨。
寒吟无与律,贫病不须砭。
玉饭流脂滑,金羹割尾纤。
山阴子猷兴,归去为谁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漕府黄绶儒宫

漕府 cáo fǔ
管理漕务的官署。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惻隐从其祈。”  ——《漢語大詞典》
君 jūn《國語辭典》

君 [ jūn ]

  1. 封建时代一国之主。如:「君王」、「国君」。《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2. 主宰者。《老子·第七○章》:「言有宗,事有君。」三国魏·王弼·注:「君,万物之主也。」
  3. 封号。如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
  4. 称谓:➊ ​ 用以尊称父祖辈。如:「家君」、「严君」。汉·孔安国〈书经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➋ ​ 妻妾称自己的丈夫为「君」。如:「夫君」、「郎君」。《礼记·内则》:「君已食,彻焉。」汉·郑玄·注:「凡妾称夫曰君。」➌ ​ 对人的尊称。如:「诸君」、「胡君」。《史记·卷九六·张丞相传》:「君勿言,吾私之。」➍ ​ 对他人母亲或妻子的尊称。如:「太君」、「细君」。
  5. 姓。如明代有君助。
  1.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
黄绶(黄綬)huáng shòu
(1).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 唐 刘长卿 《送从弟贬袁州》诗:“名羞黄綬繫,身是白眉郎。”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 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
(2).借指官吏或官位。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綬欺。”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颀》:“惜其伟才,只到黄綬,故其论家,往往高於众作。” 明 徐渭 《龛山凯歌》之二:“县尉卑官禄米微,教辞黄綬着戎衣。”  ——《漢語大詞典》
儒宫 rú gōng
古代官立学校。《陈书·儒林传·沈不害》:“至是国学未立, 不害 上书曰:‘……宜其弘振礼乐,建立庠序,式稽古典,紆迹儒宫,选公卿门子,皆入于学。’”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命守 高平 ,命副儒宫。朱衣银鱼,象服以崇。”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学名额表》:“建置学舍数十厦,面势显敞,允为儒宫。” 清 昭梿 《啸亭续录·本朝钦定诸书》:“列圣万几之暇,乙览经史,爰命儒臣选择简编,亲为裁定,颁行儒宫。”  ——《漢語大詞典》
我 wǒ《國語辭典》

我 [ ​wǒ ]

語音
  1. 自稱。《易經·中孚卦·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2. 自稱己方。《左傳·莊公十年》:「春,齊師伐我。」《漢書·卷五四·李廣傳》:「我軍雖煩擾,虜亦不得犯我。」
  1. 表示親切之意的語詞。《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漢·曹操〈步出夏門行〉:「經過至我碣石,心惆悵我東海。」
  1. 私心、私意。如:「大公無我」。《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 姓。如戰國時有我子。

我 [ ​ě ]

讀音
  1. (一)​之讀音。
绛 ( 絳 ) jiàng
绛 [ jiàng ]
     ◎ 赤色,火红。
幨 chān/chàn《國語辭典》

幨 [ chān ]

  1. 车上的帷幔。《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乃用素车,白布幨帷。」
  2. 泛指床帐或帐幕。晋·张敞《东宫旧事》:「皇太子纳妃,有绿石、绮绢、里床幨二。」
  1. 皱起、突起。《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强者在内而摩其筋,夫筋之所由幨,恒由此作。」汉·郑玄·注:「幨,绝起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