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从人(從人)cóng rén
(1).随从;仆从。《墨子·备城门》:“从人非亓故人。” 孙诒让 间诂:“言非其故所属吏卒。” 唐 杜甫 《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从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水浒传》第五二回:“ 李逵 在外面听得堂里哭泣,自己磨拳擦掌价气,问从人都不肯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顾东桥》:“ 东桥 顾从人,赏银五钱遣之。”
(2).指投靠他人。《汉书·韩信传》:“ 韩信 , 淮阴 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
(3).指嫁人。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定情篇》:“右 汉 繁钦 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
主张合纵的人。《史记·张仪列传》:“夫从人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祸,无及为已。”《文选·班固〈答宾戏〉》:“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骋辞。”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从人合之,助六国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漢語大詞典》
(2).指投靠他人。《汉书·韩信传》:“ 韩信 , 淮阴 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
(3).指嫁人。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定情篇》:“右 汉 繁钦 所作也,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而自相悦媚。”
主张合纵的人。《史记·张仪列传》:“夫从人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言其利不言其害,卒有 秦 祸,无及为已。”《文选·班固〈答宾戏〉》:“从人合之,衡人散之,亡命漂説,羈旅骋辞。”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从人合之,助六国者;衡人散之,佐 秦 者也。” ——《漢語大詞典》
指画(指畫)zhǐ huà
(1).亦作“ 指寡 ”。用手指示意。《墨子·明鬼下》:“昔 夏王 桀 ,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推哆大戏,生列兕虎,指画杀人。”《墨子·明鬼下》:“有勇力之人, 费中 、 恶来 、 崇侯虎 ,指寡杀人。” 孙诒让 间诂:“上説‘推哆大戏’作‘指画’。 毕 云:‘寡,画字假音。《太平御览》引作画。’”
(2).指点,规划。《礼记·玉藻》:“凡有指画於君前,用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王性之 记问该洽,尤长於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説,动数百千言。”《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天将又蘸着酒在桌上写出 秀童 二字;又向空中指画,详其字势,亦此二字。”《红楼梦》第一○二回:“法师下坛……洒了法水,将剑指画了一回。”
(3).见“ 指头画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诸将出讨,奉行方略,罔不克捷,违失指画,多致奔亡。”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 绍兴 六年……三月,復上兵书,指画利害尤急。”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宋总兵》:“公独能聚米借筹,歷歷指画。” 续范亭 《如是我闻》诗:“公来详指画,决心务垦殖。” ——《漢語大詞典》
(2).指点,规划。《礼记·玉藻》:“凡有指画於君前,用笏。”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王性之 记问该洽,尤长於国朝故事,莫不能记。对客指画诵説,动数百千言。”《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天将又蘸着酒在桌上写出 秀童 二字;又向空中指画,详其字势,亦此二字。”《红楼梦》第一○二回:“法师下坛……洒了法水,将剑指画了一回。”
(3).见“ 指头画 ”。《北齐书·神武帝纪下》:“诸将出讨,奉行方略,罔不克捷,违失指画,多致奔亡。”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 绍兴 六年……三月,復上兵书,指画利害尤急。”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宋总兵》:“公独能聚米借筹,歷歷指画。” 续范亭 《如是我闻》诗:“公来详指画,决心务垦殖。” ——《漢語大詞典》
竹 zhú《國語辭典》
竹 [ zhú ]
名- 植物名。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木质,有隆起之节,节间部中空,细长作管状,色绿。竹茎坚韧,可供建筑制器之用。
- 乐器名。笛、箫之属。《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简册。如:「竹帛」、「竹简」。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明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
- 姓。如汉代有竹多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如意 rú yì
(1).符合心意。《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 宋 欧阳修 《准诏言事上书》:“故所求无不得,所欲皆如意。”《红楼梦》第四回:“谁料天下竟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卖与了 薛 家!” 巴金 《灭亡》第六章:“她底唯一的心思就是使女儿事事如意。”
(2).器物名。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又,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崇 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南史·韦叡传》:“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禪心入大乘。”按,近代的如意,长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现在所用搔痒之具,叫“痒痒挠”、“不求人”,即古时爪杖、如意之遗制。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释民要览·道具》。 ——《漢語大詞典》
(2).器物名。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又,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崇 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南史·韦叡传》:“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禪心入大乘。”按,近代的如意,长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现在所用搔痒之具,叫“痒痒挠”、“不求人”,即古时爪杖、如意之遗制。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释民要览·道具》。 ——《漢語大詞典》
假手 jiǎ shǒu
(1).借他人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书·伊训》:“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左传·隐公十一年》:“鬼神实不逞于 许 君,而假手于我寡人。”《三国志·魏志·张邈传》:“诸将谓 布 曰:‘将军常欲杀 备 ,今可假手於 术 。’” 宋 秦观 《王导论》:“ 灵公 之死,虽假手於 穿 ,实 盾 志也。”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呜呼! 孔子 之道不能以教天下,而必假手於佛,吾嘆之久矣。”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十三章:“ 姚士杰 是傻瓜吗?他喜欢新社会吗?他想破坏灯塔社,他能直接上手吗?他当然要假手别人。”
(2).特指请人代笔。《后汉书·阳球传》:“亦有笔不点牘,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隋书·儒林传·刘炫》:“至於公私文翰,未尝假手。”《说唐》第十二回:“原来 杨公 的一应书札,都假手於 李靖 。”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3).称科举考试中代人作文的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沉持要登科》:“时挟书假手之禁甚严。” ——《漢語大詞典》
(2).特指请人代笔。《后汉书·阳球传》:“亦有笔不点牘,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隋书·儒林传·刘炫》:“至於公私文翰,未尝假手。”《说唐》第十二回:“原来 杨公 的一应书札,都假手於 李靖 。”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要自己做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假手于人是不行的。”
(3).称科举考试中代人作文的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一:“选司考练,总是假手冒名,势家嘱请。”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沉持要登科》:“时挟书假手之禁甚严。” ——《漢語大詞典》
爬搔 pá sāo
(1).用爪甲轻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癩。”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譬之疥癣,岂足爬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乃曳长者共寝,命少者立牀下为之爬搔。”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
(2).喻整顿。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 晋公 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仓场,利孔也。而主宰者率蘧庐其官,而脂泽其家,乃弊竇百如窜穴矣。公咄嗟间,爬搔殆尽,即胥隶无所庸姦。” ——《漢語大詞典》
(2).喻整顿。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 晋公 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仓场,利孔也。而主宰者率蘧庐其官,而脂泽其家,乃弊竇百如窜穴矣。公咄嗟间,爬搔殆尽,即胥隶无所庸姦。” ——《漢語大詞典》
松 ( 鬆 ) sōng《國語辭典》
松 [ sōng ]
名- 松科植物的總稱。種類極多,一般為常綠喬木。幹聳直,皮粗厚,葉如針,花單性,結毬果,木材用途甚廣,可供醫藥和工藝用。
- 姓。如隋代有松贇。
养和(養和)yǎng hé
(1).保养身心。和,指人体元气。《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晋书·贺循传》:“逍遥养和,恬神自足。”《元典章·圣政二·减私租》:“富户每的田地养和喉嗉,係更纳租税。”
(2).靠背椅的别名。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序:“有 桐庐 养和一,怪形拳跼,坐若变去,谓之‘乌龙养和’。”《新唐书·李泌传》:“ 泌 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 金 宇文虚中 《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清 黄宗羲 《余若水周唯一两先生墓志铭》:“又得悬崖奇木,製为养和,坐卧其间。” ——《漢語大詞典》
(2).靠背椅的别名。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序:“有 桐庐 养和一,怪形拳跼,坐若变去,谓之‘乌龙养和’。”《新唐书·李泌传》:“ 泌 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 金 宇文虚中 《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清 黄宗羲 《余若水周唯一两先生墓志铭》:“又得悬崖奇木,製为养和,坐卧其间。”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