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天南北合,道德帝王亲。
乡里黄梅接,家居祖刹邻。
常闻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坚有悬腰石,空无拂镜尘。
已舂诸米熟,自识本心真。
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
衣传千古信,法待五年抻。
拨棹烦师送,投林避众嗔。
风幡俱不动,金瓦定非伦。
汝听宜皆谛,吾言决可遵。
由兹开顿教,为世作良因。
叶坠虽归本,烟斜不向新。
铃声鸣白塔,雾气走黄巾。
塑手藏衣袭,闰姝败钵唇。
全提诸佛印,开尽一花春。
代代灯灯续,尘尘刹刹均。
性天南北合,道德帝王亲。
歌鼓昭陵日,梯航外国珍。
庄严及山谷,赐予山金银。
龙翥开飞帛,春温布縯纶。
镇安清净境,奔走护持神。
楼阁三千界,香灯十二辰。
苏铭模妙墨,柳记刻丰珉。
自昔炎荒地,常容放逐臣。
流人悲去越,从者病居陈。
庚子保忧鹏,春秋谩感麟。
足生行路繭,眉结念亲颦。
卜吐千瓶水,官分十束薪。
九韶先幸舜,五岭后通秦。
气候今无瘴,人情古亦惇。
何尝疏北客,剩喜预嘉宾。
鼓角催归梦,江湖动钓缗。
时花开有信,山果种生仁。
武水长怀古,曹溪每问津。
端居七里郭,相望一由旬。
抱被来投宿,闻钟起及晨。
自怜终北向,天遣试南询。
竟日云垂地,通宵雨溅茵。
桥横一滴上,雀见五方驯。
飞锡泉香发,连山宝气振。
杖寻桃竹把,佩采楚兰纫。
大礼行郊次,洪恩浃海滨。
稍宽三面纲,归作再生民。
甫里将收栗,松江细煮莼。
橘怀工戏彩,萱背更栽椿。
风急团云絮,霜清洗月轮。
治行今数日,问信不嫌频。
三宿真成恋,诸寮且遍巡。
斗茶夸雇渚,羹芋说西岷。
寺有坛经旧,谁知祖意谆。
持归化岭北,大地免沉沦。
常闻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坚有悬腰石,空无拂镜尘。
已舂诸米熟,自识本心真。
拄杖敲顽质,袈裟绕净身。
衣传千古信,法待五年抻。
拨棹烦师送,投林避众嗔。
风幡俱不动,金瓦定非伦。
汝听宜皆谛,吾言决可遵。
由兹开顿教,为世作良因。
叶坠虽归本,烟斜不向新。
铃声鸣白塔,雾气走黄巾。
塑手藏衣袭,闰姝败钵唇。
全提诸佛印,开尽一花春。
代代灯灯续,尘尘刹刹均。
性天南北合,道德帝王亲。
歌鼓昭陵日,梯航外国珍。
庄严及山谷,赐予山金银。
龙翥开飞帛,春温布縯纶。
镇安清净境,奔走护持神。
楼阁三千界,香灯十二辰。
苏铭模妙墨,柳记刻丰珉。
自昔炎荒地,常容放逐臣。
流人悲去越,从者病居陈。
庚子保忧鹏,春秋谩感麟。
足生行路繭,眉结念亲颦。
卜吐千瓶水,官分十束薪。
九韶先幸舜,五岭后通秦。
气候今无瘴,人情古亦惇。
何尝疏北客,剩喜预嘉宾。
鼓角催归梦,江湖动钓缗。
时花开有信,山果种生仁。
武水长怀古,曹溪每问津。
端居七里郭,相望一由旬。
抱被来投宿,闻钟起及晨。
自怜终北向,天遣试南询。
竟日云垂地,通宵雨溅茵。
桥横一滴上,雀见五方驯。
飞锡泉香发,连山宝气振。
杖寻桃竹把,佩采楚兰纫。
大礼行郊次,洪恩浃海滨。
稍宽三面纲,归作再生民。
甫里将收栗,松江细煮莼。
橘怀工戏彩,萱背更栽椿。
风急团云絮,霜清洗月轮。
治行今数日,问信不嫌频。
三宿真成恋,诸寮且遍巡。
斗茶夸雇渚,羹芋说西岷。
寺有坛经旧,谁知祖意谆。
持归化岭北,大地免沉沦。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性天 xìng tiān
(1).犹天性。谓人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语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隶续·汉冀州从事郭君碑》:“资於父母,忠以事君,性天自然。”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序》:“闻见虽稍广,性天不灵,随即废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余观世之小人,未有不好唱歌看戏者,此性天中之诗与乐也。”
(2).指人性和天命。为理学研讨的命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方辨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 ——《漢語大詞典》
(2).指人性和天命。为理学研讨的命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方辨论性天,剖析理欲,严词正色,如对圣贤。” ——《漢語大詞典》
南北 nán běi
(1).南与北;南方与北方。《史记·天官书》:“ 亢 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 南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魏文帝 出 广陵 ,望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张勃 《吴录》:“是冬, 魏文帝 至 广陵 ,临 江 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檮杌闲评》第四四回:“千般奇货穷南北,万种珠璣尽海山。”
(2).从南到北;南北之间。《国语·周语下》:“南北之揆七同也。” 韦昭 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古人以“午”为“南”,以“子”为“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秦 为 阿房殿 ,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
(3).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唐 韦应物 《横壙行》:“象牀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赋雁奴》诗:“鸿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宋 苏轼 《孔毅甫龙尾砚铭》:“厚而坚,足以閲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
(4).指“南学”与“北学”。《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详“ 南北学 ”。
(5).计谋。指本领。《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上前喝 八戒 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 老孙 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6). 明 代俗称男子汉。 明 苏祐 《逌旃璅言》:“时人于好男子无钱使者,輒咤曰‘好南北,无东西’云。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由此观之,积而能散者财之主,积而不散者财之奴,则有东西而无南北,真守财奴矣。 明 方以智 《通雅·称谓》:“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 ——《漢語大詞典》
(2).从南到北;南北之间。《国语·周语下》:“南北之揆七同也。” 韦昭 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古人以“午”为“南”,以“子”为“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秦 为 阿房殿 ,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
(3).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唐 韦应物 《横壙行》:“象牀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赋雁奴》诗:“鸿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宋 苏轼 《孔毅甫龙尾砚铭》:“厚而坚,足以閲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
(4).指“南学”与“北学”。《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详“ 南北学 ”。
(5).计谋。指本领。《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上前喝 八戒 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 老孙 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6). 明 代俗称男子汉。 明 苏祐 《逌旃璅言》:“时人于好男子无钱使者,輒咤曰‘好南北,无东西’云。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由此观之,积而能散者财之主,积而不散者财之奴,则有东西而无南北,真守财奴矣。 明 方以智 《通雅·称谓》:“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 ——《漢語大詞典》
合 hé/gě《國語辭典》
合 [ hé ]
動- 關閉、合攏。如:「他笑得合不上嘴。」《說文解字·亼部》:「合,合口也。」《戰國策·燕策二》:「蚌合而拑其喙。」
- 會、聚。如:「集合」、「聚合」、「悲歡離合」。《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合大夫而告之。」《後漢書·卷一九·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交媾、交配。如:「交合」。《老子·第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 比對、對照。《孟子·離婁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漢·桓寬《鹽鐵論·論菑》:「夫道古者稽之今,言遠者合之近。」
- 相符、不違背。如:「合法」、「合身」、「合格」、「合意」。
- 調和、配製。《聊齋志異·卷一○·葛巾》:「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鴆湯,其速飲!」
- 交戰、交鋒。《左傳·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貫余手。」漢·王充《論衡·福虛》:「今宋楚相攻,兩軍未合。」
- 折算。如:「一公斤合二點二磅。」
- 配偶。如:「天作之合」。
- 盛放物品的器皿。唐·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通「盒」。
- 量詞。計算交手次數的單位。相當於「回」、「次」。《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鬥經三合,不見輸贏。」
- 姓。如春秋時宋國有合左師。
- 全部的、整個的。如:「合族」、「合家歡」。
- 和諧、融洽。如:「百年好合」。《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 共同、一起。如:「合抱」、「合圍」、「合唱」、「合編」。
- 應該。如:「這件公事理合呈請報備。」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合 [ gě ]
名- 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也稱為「公合」。
道德 dào dé
(1).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后汉书·种岱传》:“臣闻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寧。”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巴金 《家》三三:“他又一次夸张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德力量超过了这个快要崩溃的大家庭。”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漢語大詞典》
(2). 老子 《道德经》的省称。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闭帘注《道德》,开卦述天爵。” 唐 杜甫 《冬日谒玄元皇帝庙》诗:“世家遗旧史,《道德》付今王。” 元 倪瓒 《康素子杂言》诗:“《道德》五千言,玄之又而玄。”
(3).僧道修行的功夫、法术。《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都讲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转。”《水浒传》第五三回:“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忽二女鬼现灯下,向僧作礼曰:‘师等皆饮酒食肉……烦师传语主人,别延道德高者为之,则幸得超生矣。’” ——《漢語大詞典》
帝王 dì wáng
(1).泛指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庄子·天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 汉 贾谊 《过秦论》:“ 秦王 之心,自以为 关中 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清 唐甄 《潜书·室语》:“自 秦 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2).五帝和三王的并称。《庄子·秋水》:“帝王殊禪,三代殊继。” 成玄英 疏:“帝,五帝也。王,三王。三代, 夏 、 殷 、 周 。”《史记·商君列传》:“吾説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 ——《漢語大詞典》
(2).五帝和三王的并称。《庄子·秋水》:“帝王殊禪,三代殊继。” 成玄英 疏:“帝,五帝也。王,三王。三代, 夏 、 殷 、 周 。”《史记·商君列传》:“吾説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