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嗣宗贤叔侄,况有各才名。

周紫芝宋代〕《次韵文若赠黄叔鱼

倦客愁如许,他乡岁屡更。衰颜人共笑,遗恨老难平。

我欲随归梦,君谁共月明。嗣宗贤叔侄,况有各才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嗣宗贤叔才名

嗣宗 sì zōng
三国 魏 阮籍 的字。“竹林七贤”之一。 唐 杜甫 《示侄佐》诗:“ 嗣宗 诸子姪,早觉 仲容 贤。”参见“ 七贤 ”。  ——《漢語大詞典》
贤叔(賢叔)xián shū
对他人叔叔的敬称。《晋书·郑袤传》:“ 宣帝 谓 袤 曰:‘贤叔大匠垂称於 阳平 、 魏郡 ,百姓蒙惠化。’”  ——《漢語大詞典》
侄 zhí《國語辭典》

侄 [ zhí ]

  1. 坚固、牢固。《玉篇·人部》:「侄,牢也,坚也。」
  1. 同「姪 」。
况 ( 況 ) kuàng《國語辭典》
  1. 「况 」的异体字。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各 gè/gě《國語辭典》

各 [ gè ]

  1. 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本身。如:「各自」。《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1. 每。如:「各个」。《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
才名 cái míng
(1).才华与名望。《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是时, 文帝 为五官将,而 临菑侯 植 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 宋 陆游 《读李杜诗》:“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 清 黄景仁 《夜坐述怀呈思復》诗:“似水才名难疗渴,投閒芳序易消魂。”
(2).指兼有才华与名望。《北齐书·文襄纪》:“至於才名之士,咸被荐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