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银杯乍灭心中火,

耿湋唐代〕《许下书情寄张韩二舍人

谪宦军城老更悲,近来频夜梦丹墀。银杯乍灭心中火,
金镊唯多鬓上丝。绕院绿苔闻雁处,满庭黄叶闭门时。
故人高步云衢上,肯念前程杳未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银杯心中

银杯(銀盃)yín bēi
亦作“ 银盃 ”。亦作“ 银桮 ”。
(1).银质酒杯。 唐 白居易 《春池闲泛》诗:“花助银盃气,松添玉軫声。”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桮。”
(2).银质杯形礼器。一种奖品。参见“ 金杯 ”。  ——《漢語大詞典》
乍 zhà《國語辭典》

乍 [ zhà ]

  1. 突然。《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唐·白居易〈琵琶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2. 初、刚刚。如:「乍暖还寒」、「新来乍到」、「霪雨乍晴」。
  3. 暂时。《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
  4. 怎、哪。《西游记·第三三回》:「乍想到了此处,遭逢魔障,又被他遣山压了。」
  1. 因害怕而颤抖。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不由我意张狂,心惊乍。」
  2. 壮著、放大。《红楼梦·第六七回》:「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了,只得乍著胆子进来。」
灭 ( 滅 ) miè
灭 [ miè ]
  1. 火熄:熄~。
  2. 完,尽,使不存在 :~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3. 淹没:~顶之灾。
心中 xīn zhōng
(1).中心点。《墨子·经说上》:“捷与狂之同长也,心中自是往相若也。” 孙诒让 间诂:“规画其边,周匝成圜形,则自圜边为多线,以往凑中点,其长诸线必正相等,此即同长相若之义。”
(2).心里。《国语·晋语二》:“使百姓莫不有藏恶於其心中。” 晋 欧阳建 《临终诗》:“下顾所怜女,惻惻心中酸。”《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太太也觉心中颇有所感,忍泪含笑劝解。”  ——《漢語大詞典》
火 huǒ《國語辭典》

火 [ huǒ ]

  1. 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可燃物、燃点和氧气是火的三要件。《书经·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水浒传·第四六回》:「便去灶前寻了把草,灶里点个火……那火顷刻开天也似般大。」
  2. 中医指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现象。如:「肝火」、「上火」、「退火」。
  3. 枪炮弹药等武器称为「火」。如:「军火」、「火药」。
  4.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5. 姓。如明代有火源洁。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赤红色的。如:「火红」、「火狐狸」。唐·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
  1. 燃烧。《礼记·王制》:「昆虫未蛰,不以火田。」《新唐书·卷九三·李靖传》:「(李靖)​军次伏俟城,吐谷浑尽火其莽,退保大非川。」
  2. 动怒。如:「他一火,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1. 急速、紧急。如:「火速赴约」、「十万火急」。《庄子·天地》:「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