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

齐己唐代〕《相和歌辞。采莲曲

越江女,越江莲,齐菡萏,双婵娟。嬉游向何处,
采摘且同船。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涟。时逢岛屿泊,
几共鸳鸯眠。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薄暮归去来,
苎罗生碧烟。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浩唱容与清波漪涟

浩唱 hào chàng
放声高歌。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怳临风以浩唱,折琼茅而延佇。” 清 吴伟业 《和杨铁崖天宝遗事》:“浩唱扇低 槐市 月,缓声衫动 石头 风。”  ——《漢語大詞典》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2. 放,射:~射。百~百中。焕~。
  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4. 散开,分散:~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6. 打开,揭露:~现。~掘。
  7. 产生,出现:~生。~愤。奋~。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9. 显现,显出:~病。~抖。~憷。
  10. 开始动作:~动。
  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发 [ fà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容与(容與)róng yǔ
    (1).徘徊犹豫,踌躇不前貌。《楚辞·离骚》:“忽吾行此流沙兮,遵 赤水 而容与。” 游国恩 纂义:“谨按……容与即犹豫,亦即夷犹,踌躇不前之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舟凝滞於水滨,车逶迟於山侧,棹容与而詎前,马寒鸣而不息。” 宋 苏轼 《奉和凝祥池》:“鸣鑾自容与,立马久回翔。”
    (2).从容闲舒貌。《楚辞·九歌·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后汉书·冯衍传下》:“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 李贤 注:“容与犹从容也。”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纶巾羽扇容与,争看列仙儒。” 明 刘兑 《妖红记》:“即辰秋气清爽,想惟深闺容与,淑履多福。” 周贻白 注:“容与,闲暇自行。”
    (3).随水波起伏动荡貌。《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旧唐书·阎立本传》:“ 太宗 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 太宗 激赏数四,詔座者为咏,召 立本 令写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新月无力,易于沉水;夜静山空,扁舟容与。” 郁达夫 《无题》诗之二:“緑波容与漾双鸥,触我离怀万里愁。”
    (4).放纵,放任。《庄子·人间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 成玄英 疏:“容与,犹放纵也。”《淮南子·精神训》:“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 高诱 注:“无所容与於情欲也。”  ——《漢語大詞典》
    清波 qīng bō
    (1).清澈的水流。 汉 严忌 《哀时命》:“知贪饵而近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宋 王安石 《车螯》诗之二:“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巴金 《复仇集·爱的摧残》:“ 赛纳河 的清波在月光下发亮。”
    (2).六朝时歌曲名。 康有为 《〈味梨集〉序》:“六朝时, 汉 《鐃歌》《鼓吹》曲既废,於是《清波》《白鳩》《子夜》《鸟栖》之曲,亦以长短句为章。”  ——《漢語大詞典》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1.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2.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3.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4.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5.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1.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2.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3. 生命。如:「輕生」、「餘生」。
    4.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5.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6.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7.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8.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9.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10.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2.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3.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4.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1.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2.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1.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漪涟(漪漣)yī lián
    微波。 南朝 宋 谢灵运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宋 欧阳修 《奉寄知郡陆经通判杨褒》诗:“十里秋风红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