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皎然唐代〕《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晨起峰顶怀人望空

晨起
庾信思旧铭序高台已倾稷下有闻琴之泣壮士一去燕南有击筑之悲项羽之晨起帐中李陵之徘徊岐路韩王孙之质赵楚公子之留秦无假穷秋于时悲矣 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忽遇北风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惨懔毛发萧条瞿然注视怵惕以为异候意绪殆非中国人楚越间声音特异鴂舌啅噪今听之怡然不怪已与为类矣 韦应物谢栎阳令归西郊赠别诸友生诗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眇朱子晨起对雨诗晨起候前障白烟 林端  ——《骈字类编》
峰顶 fēng dǐng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漢語大詞典》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1.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2.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3.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4.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5.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6.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7.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8.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9. 二一四部首之一。
怀人(懷人)huái rén
(1).思念远行的人。《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乡的人。 明 杨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赋得蜀江》:“别后怀人更怀土,烦君时一到沧洲。”
(3).所怀念的人。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漢語大詞典》
望空 wàng kōng
犹言望白署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吕延济 注:“望空谓不识是非,但望空署白而已。”
(1).谓凭白无据。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那婆娘舌剌剌挑茶斡剌,百枝枝花儿叶子,望空里揣与他箇罪名儿。”
(2).向着空中。《四游记·玉帝设宴会群臣》:“ 刘天君 大喜,望空拜谢。”《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小的送他到 广东 家里,他家亲戚、本家有百十人,都望空谢了老爷的恩典。”  ——《漢語大詞典》
碧 bì《國語辭典》

碧 [ bì ]

  1. 青绿色的美石。《说文解字·玉部》:「碧,石之青美者。」《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
  1. 青绿色的。如:「碧草」、「碧波荡漾」。唐·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唐·李商隐〈常娥〉诗:「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