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云淡水平烟树簇,

韦庄唐代〕《谒金门(一名花自落、垂杨碧、出塞)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楼外翠帘高轴,倚遍阑干几曲。云淡水平烟树簇,
寸心千里目。
春漏促,金烬暗挑残烛。一夜帘前风撼竹,梦魂相断续¤
有个娇饶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
远山眉黛绿。
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
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君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
断肠芳草碧。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水平烟树

云 ( 雲 ) yún《國語辭典》

云 [ yún ]

  1. 雲的古字。明·張自烈《正字通·二部》:「云,雲本字。」
  2. 姓。如漢代有云敞。
  1. 說。如:「人云亦云」。《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2. 有。《荀子·法行》:「事已敗矣,乃重大息,其云益乎!」《文選·陸機·答賈謐》:「公之云感,貽此音翰。」
  1.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簡兮》:「云誰之思,西方美人。」
  2. 用於句中,無義。《詩經·邶風·雄雉》:「道之云遠,曷云能來。」《左傳·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3. 用於句尾,無義。《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余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
  1. 如此。《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子之言云,又焉用盟?」
淡 dàn《國語辭典》

淡 [ dàn ]

  1. 味道不鹹、不重。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2. 稀薄、不濃厚。如:「淡酒」、「雲淡風輕」。《莊子·山林》:「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 色淺。如:「淡黃色」。
  4. 不熱心。如:「冷淡」、「淡淡的應了一聲。」
  5.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生意清淡」。
  1. 淺、不深。如:「淡妝濃抹」、「淡掃蛾眉」。
  1. 北方方言。指無聊、無意義的話。如:「瞎扯淡」。《儒林外史·第四回》:「眾人慌了,求張鄉紳……說情,知縣准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了一個淡,趕了出去。」
  2. 姓。如明代宦官劉謹,仗勢欺人,同州一帶劉姓恥與劉謹同姓,遂改姓為淡。
水平 shuǐ píng
(1).水面平静。《管子·侈靡》:“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遬竭。” 唐 刘禹锡 《插田歌》:“水平苗漠漠,演火生墟落。” 元 王恽 《游华不注记》:“是日也,天朗气淑,清风徐来,水平不波,鸣丝歌板,响动林谷。”
(2).指同水平面平行。 萧军 《八月的乡村》九:“对面那个队员也开始向他们这边走过来,步枪变换了位置,不水平地横在手里。”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 小钢炮 乘势来了个水平投弹,轰隆一声,敌人的自动枪停止了。”
(3).古代测定水平面的器具。 唐 李靖 《卫公兵法》卷下:“水槽,长二尺四寸,两头及中閒凿为三池……以水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则为高下準……计其尺寸,则高下丈尺分寸可知,谓之水平。” 宋 苏轼 《论八丈沟不可开状》:“三县官吏文状称 罗适 、 崔公度 当初相度 八丈沟 时,只是经马行过,不曾差壕寨用水平打量地面高下。”
(4).指示水位的标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 宣武门 子城内,如培塿者五,砌之以砖…… 京 营旧卒云:‘此水平也。京城地势惟 宣武门 最低,衢巷之水,遇雨,皆滙于子城。每夜雨太骤,守卒即起,视此培塿,水将及顶,则呼开门以洩之。’”
(5).指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陈毅 《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诗:“大军威武多雄壮,训练水平更繁难。” 巴金 《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发奖大会上的讲话》:“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不断提高自己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  ——《漢語大詞典》
烟树(煙樹)yān shù
亦作“烟树”。 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迷烟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漢語大詞典》
簇 cù《國語辭典》

簇 [ cù ]

  1. 聚拢。唐·黄滔〈江州夜宴献陈员外〉诗:「多少欢娱簇眼前,浔阳江上夜开筵。」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词:「云淡水平烟树簇,寸心千里目。」
  1. 聚集成堆或成团的物体。如:「花团锦簇」。宋·杨万里〈再和罗武冈钦若酴醿长句〉:「春风一夜吹滕六,旋落旋销不成簇。」
  2. 量词。计算群集的人或物的单位。《水浒传·第五回》:「过了一条板桥,远远地望见了一簇红霞。」《红楼梦·第五回》:「当下秦氏引了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
  1. 很、全。《红楼梦·第二八回》:「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一九回》:「署院举目一看,见他二人穿的都是簇新的袍褂。」
  2. 聚集、围绕。如:「簇拥」、「簇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