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笙镛(笙鏞)shēng yōng
亦作“ 笙庸 ”。 古乐器名。镛,大钟。《书·益稷》:“笙鏞以间,鸟兽蹌蹌。” 孔颖达 疏:“吹笙繫鐘,更迭而作。” 孙星衍 注引 郑玄 曰:“东方之乐谓之笙。笙,生也,东方生长之方,故名乐为笙也。西方之乐谓之庸。庸,功也,西方物熟有成功。亦谓之颂,颂亦是颂其成也。”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赤帝微音》:“博硕斯荐,笙鏞备举。”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一出:“今日这旌善除凶,两阶干羽,六律笙鏞。” 清 侯方域 《拟上遣官致祭先师孔子阙里群臣谢表》:“风生 泗水 ,初传元运之笙鏞;神降 尼丘 ,永式遐心之金玉。” ——《漢語大詞典》
间 ( 間 ) jiān/jiàn
间 [ jiān ]
- 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中~。~距。~奏。天地之~。
- 在一定空间或时间内:田~。人~。
- 房子内隔成的部分:里~。衣帽~。~量。
- 量词,房屋的最小单位:一~房。
- 空隙:~隙。当~儿。亲密无~。
- 隔开,不连接:~隔。~断。~接。~日。~歇。黑白相~。
- 挑拨使人不和:离~。~谍。反~计。
- 拔去,除去:~苗。
- 偏僻的小路:~道。~行(从小路走)。
-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焉”。
玉宇 yù yǔ
(1).用玉建成的殿宇,传说中天帝或神仙的住所。 南朝 梁 萧纶 《祀鲁山神文》:“金坛玉宇,是众妙之游遨;丹崖翠幄,信灵人之响像。”《云笈七籤》卷八:“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户在琼闕之内,此皆太微之所馆,天帝之玉宇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果然看见雪白的楼瓦,斜阳中映衬得如同琼宫玉宇一般。”
(2).华丽的宫殿。 南朝 宋 刘铄 《拟古·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学士紫宸早谒》:“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
(3).指太空。 宋 陆游 《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诗:“西行到 峨眉 ,玉宇万里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是夜,玉宇无尘,银河泻露。”《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玉宇淡悠悠,金波彻夜流。”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4). 宋 汴京 御苑中石洞名。《宣和遗事》前集:“北有洞曰‘玉宇’。石自壁出,隐崭巖峻立,奇花异草,扶疏茂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蔡京 《太清楼侍宴记》云……东西廡各有殿,东曰 琼兰 ,西曰 凝芳 ,后曰 积翠 ,南曰 瑶林 ,北洞曰 玉宇 。” ——《漢語大詞典》
(2).华丽的宫殿。 南朝 宋 刘铄 《拟古·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玉宇璇阶,云门露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学士紫宸早谒》:“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啮环。”
(3).指太空。 宋 陆游 《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诗:“西行到 峨眉 ,玉宇万里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是夜,玉宇无尘,银河泻露。”《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玉宇淡悠悠,金波彻夜流。”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4). 宋 汴京 御苑中石洞名。《宣和遗事》前集:“北有洞曰‘玉宇’。石自壁出,隐崭巖峻立,奇花异草,扶疏茂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蔡京 《太清楼侍宴记》云……东西廡各有殿,东曰 琼兰 ,西曰 凝芳 ,后曰 积翠 ,南曰 瑶林 ,北洞曰 玉宇 。” ——《漢語大詞典》
文物 wén wù
(1).指礼乐制度。古代用文物明贵贱,制等级,故云。《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百官。”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旧唐书·褚无量传》:“请旁询硕儒,俯摭旧典,採曲臺之故事,行圆丘之正仪,使圣朝叶昭旷之涂,天下知文物之盛,岂不幸甚。”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尧 时文物也麄踈,礼乐犹带鸿荒餘。”
(2).文彩物色。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於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3).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严,鑾和虚卫。”《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嶷 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隋书·炀帝纪上》:“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 唐 宋之问 《驾出长安》诗:“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4).文人,文士。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窦叔向》:“有卓絶之行,登第於 大历 初,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
(5).历代相传的文献古物。 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 隋 之文物。” 宋 文天祥 《跋诚斋〈锦江文稿〉》:“呜呼!庚申一变, 瑞 之文物煨烬十九。” 徐迟 《凤翔》:“精美贵重的文物,几座珍宝馆也陈列不了。”
(6).借谓文化悠久。 清 冯桂芬 《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故数文物之邦,必曰东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 ——《漢語大詞典》
(2).文彩物色。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宫室居处则有堵雉之限,冠盖旌旗则有文物之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诗云‘为章於天’,谓文明也。其在文物,赤白曰章。”
(3).指车服旌旗仪仗之类。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文物空严,鑾和虚卫。”《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嶷 身长七尺八寸,善持容范,文物卫从,礼冠百僚。”《隋书·炀帝纪上》:“丙辰,上御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 唐 宋之问 《驾出长安》诗:“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秦 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4).文人,文士。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宋 叶适 《刘子怡墓志铭》:“今两乡文物,争自磨洗,齐衡一州,自君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窦叔向》:“有卓絶之行,登第於 大历 初,远振佳名,为文物冠冕。”
(5).历代相传的文献古物。 唐 颜师古 《等慈寺碑》:“即倾许之人徒,收亡 隋 之文物。” 宋 文天祥 《跋诚斋〈锦江文稿〉》:“呜呼!庚申一变, 瑞 之文物煨烬十九。” 徐迟 《凤翔》:“精美贵重的文物,几座珍宝馆也陈列不了。”
(6).借谓文化悠久。 清 冯桂芬 《重建吴江松陵书院记》:“故数文物之邦,必曰东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 ——《漢語大詞典》
昭清 zhāo qīng
清明。《汉书·礼乐志》:“大孝备矣,休德昭清。”《宋史·乐志九》:“休德昭清,元气回復。” ——《漢語大詞典》
辉 ( 輝 ) huī
辉 [ huī ]
- 闪射的光彩:光~。满室生~。~煌。
- 照耀:~映。~耀。~照。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