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月桂 yuè guì
(1).神话传说里的月中桂树。亦借指月亮、月光。 南朝 梁元帝 《刻漏铭》:“宫槐晚合,月桂宵暉。”《初学记》卷一引 南朝 陈 张正见 《薄帷鉴明月诗》:“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一本作“ 桂月 ”。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伏愿皇帝明齐月桂,寿比天榆。”《红楼梦》第四八回:“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参见“ 月中桂 ”。
(2).比喻登第、登科。 唐 李潜 《和主司王起》:“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 唐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宋 梅尧臣 《送王秀才归建昌》诗:“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参见“ 月中桂 ”。
(3).岩桂的一种。常绿乔木,叶互生,花时常不绝,带黄色,伞形花序,浆果小,卵形,暗紫色。供观赏,叶子可作香料。又名天竺桂。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月桂叶如桂花,浅黄色,四瓣,青蕊,花盛发如柿叶蔕稜,出 蒋山 。” 宋 陆游 《九月初作》诗:“两丛月桂门前买,自下中庭破緑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天竺桂》:“此即 闽 、 粤 、 浙 中山桂也,而 台州 天竺 最多,故名。大树繁花,结实如莲子状。 天竺 僧人称为月桂是矣。”参阅《广群芳谱·花谱十九·岩桂》。 ——《漢語大詞典》
(2).比喻登第、登科。 唐 李潜 《和主司王起》:“恩波旧是仙舟客,德宇新添月桂名。” 唐 周墀 《贺王仆射放榜》诗:“虽欣月桂居先折,更羡春兰最后荣。” 宋 梅尧臣 《送王秀才归建昌》诗:“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参见“ 月中桂 ”。
(3).岩桂的一种。常绿乔木,叶互生,花时常不绝,带黄色,伞形花序,浆果小,卵形,暗紫色。供观赏,叶子可作香料。又名天竺桂。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月桂叶如桂花,浅黄色,四瓣,青蕊,花盛发如柿叶蔕稜,出 蒋山 。” 宋 陆游 《九月初作》诗:“两丛月桂门前买,自下中庭破緑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天竺桂》:“此即 闽 、 粤 、 浙 中山桂也,而 台州 天竺 最多,故名。大树繁花,结实如莲子状。 天竺 僧人称为月桂是矣。”参阅《广群芳谱·花谱十九·岩桂》。 ——《漢語大詞典》
星榆 xīng yú
(1).榆荚形似钱,色白成串,因以“星榆”形容繁星。语本《玉台新咏·古乐府·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唐 王初 《即夕》诗:“风幌凉生白袷衣,星榆纔乱絳河低。” 宋 王禹偁 《五老峰》诗:“矗矗拂星榆,峥嶸与众殊。”
(2).指白榆。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 ——《漢語大詞典》
(2).指白榆。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月桂花遥烛,星榆叶对开。” ——《漢語大詞典》
春色 chūn sè
(1).春天的景色。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 宛 洛 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宋 叶绍翁 《游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舍 《二马》第五段四:“春色越重,他心里身上越难过。”
(2).喻娇艳的容颜。 宋 柳永 《梁州令》词:“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小女以蒲柳弱质,几萎秋霜,得赐龙凤仙膏,再生春色。”
(3).喻喜色。 宋 陶谷 《清异录·齿牙春色》:“ 娄师德 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 师德 为齿牙春色。”《西游记》第十二回:“ 萧瑀 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
(4).指脸上的红晕。《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与 柴进 四人,微饮三杯,少添春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看他粉面发红,像是腼腆;赏他一柄桃花宫扇,遮掩春色。”《红楼梦》第三九回:“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漢語大詞典》
(2).喻娇艳的容颜。 宋 柳永 《梁州令》词:“一生惆悵情多少,月不长圆,春色易为老。”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小女以蒲柳弱质,几萎秋霜,得赐龙凤仙膏,再生春色。”
(3).喻喜色。 宋 陶谷 《清异录·齿牙春色》:“ 娄师德 位贵而性通豁,尤善捧腹大笑,人谓 师德 为齿牙春色。”《西游记》第十二回:“ 萧瑀 闻言,倍添春色,知他是个好人。”
(4).指脸上的红晕。《水浒传》第七二回:“ 宋江 与 柴进 四人,微饮三杯,少添春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看他粉面发红,像是腼腆;赏他一柄桃花宫扇,遮掩春色。”《红楼梦》第三九回:“姑娘今日脸上有些春色,眼圈儿都红了。”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深浅(深淺)shēn qiǎn
(1).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指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正贯》:“论罪源深浅,定法诛,然后絶属之分别矣。”《汉书·宣帝纪》:“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 唐 独孤及 《和赠远》:“借问离居恨深浅,祇应独有庭花知。”
(2).比喻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 石灵 《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
(3).偏义。指深。 宋 李持正 《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水浒传》第一回:“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后来的这一扑,力太猛了,这枯干戳进肚皮,有一尺多深浅。”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 石灵 《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
(3).偏义。指深。 宋 李持正 《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水浒传》第一回:“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后来的这一扑,力太猛了,这枯干戳进肚皮,有一尺多深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