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范成大宋代〕《春日田园杂兴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骑吹东来里巷喧,行春车马闹如烟。系牛莫系门前路,移系门西系碡边。
寒食花枝插满头,蒨裙青袂几扁舟。一年一度游山寺,不上灵岩即虎丘。
郭里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步屧寻春有好怀,雨余蹄道水如杯。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边忽自回。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已插棘针樊笋径,更铺渔纲盖樱桃。
吉日初开种稻包,南山雷动雨连宵。今年不欠秧田水,新涨看看拍小桥。
桑下春蔬绿满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头洗择店头卖,日暮裹盐沽酒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溪头店头日暮沽酒

溪头(溪頭,谿頭)xī tóu
犹溪边。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诗:“桥痕穿谷口,亭影压溪头。”
谿頭:犹溪中。 清 徐恪 《桃叶曲》:“五月南风来,谿头长莲叶。”  ——《漢語大詞典》
洗 xǐ/xiǎn《國語辭典》

洗 [ xǐ ]

  1. 以水或溶剂涤除污秽、污垢。如:「洗衣」、「洗碗」、「一贫如洗」。《诗经·大雅·行苇》:「或献或酢,洗爵奠斝。」《西游记·第四八回》:「只见陈家老者,著两个僮仆,扫开道路,又两个送出热汤洗面。」
  2. 清除、洗雪。如:「洗罪」、「洗冤」。《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3. 杀、抢。如:「一帮抢匪把全村的人都洗了。」
  1. 古代用以盛水的盥洗器具,似今日的脸盆。《仪礼·士冠礼》:「夙兴设洗,直于东荣。」

洗 [ xiǎn ]

  1. 植物名。即大枣。鼠李科枣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边缘具钝锯齿。夏季开淡绿色花,成聚繖花序。核果呈长椭圆形,成熟时为金红色。《尔雅·释木》:「洗,大枣。」
  2. 姓。如明代有洗光。
择 ( 擇 ) zé/zhái
择 [ zé ]
     ◎ 挑拣,挑选:~取。~优。抉~。~善而从。饥不~食。
择 [ zhái ]
     ◎ 义同“择”(zé),用于口语:~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菜。~食。
店头(店頭)diàn tóu
(1).集市。 宋 范成大 《大宁河》诗:“梨枣从来数 内丘 , 大寧 河畔果园稠。荆箱扰扰拦街卖,红皱黄团满店头。”自注:“北人谓道上聚落为店头。”
(2).商店。 鲁迅 《书信集·致陈铁耕》:“此书共印一百部,店头早已售罄了。”  ——《漢語大詞典》
卖 ( 賣 ) mài《國語辭典》

卖 [ mài ]

  1. 出售货物以换钱。如:「卖货」、「卖花」。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绿,五月粜新谷。」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2. 背地害人以利己。如:「卖国」、「卖友求荣」。《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3. 炫耀、显露。如:「卖弄」、「卖乖」、「倚老卖老」。《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于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
  1. 姓。如明代有卖廷杰。
日暮 rì mù
傍晚;天色晚。《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 杜牧 《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交河 有书生,日暮独步田野间。”  ——《漢語大詞典》
裹 guǒ《國語辭典》

裹 [ guǒ ]

  1. 纏繞、包紮。如:「裹傷口」。《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一手把著新郎的手,用一根紅紙裹的新秤桿兒,把那塊蓋頭往下一挑。」
  2. 包羅、囊括。《呂氏春秋·孟春紀·本生》:「其於物無不受也,無不裹也,若天地然。」
  1. 包封的物品。如:「今天郵差送來一件包裹。」
盐 ( 鹽 ) yán
盐 [ yán ]
  1. 无机化合物,一种有咸味的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成分是氯化钠,用来制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调味剂和防腐剂(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种类):~巴。~卤。~分(fèn )。~田。
  2. 〔~酸〕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原料,多用于工业和医药。
  3. 化学上称酸类与碱类中和而成的化合物:酸式~。碱式~。
沽酒 gū jiǔ
(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 江阴 江 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 续范亭 《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诗:“城南有茅屋,结构在西坡。沽酒临北市,汲水下东河。”
(2).卖酒。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水浒传》第十五回:“篱外高悬沽酒旆,柳荫闲缆钓鱼船。”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