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王绪清代〕《丁洲怀古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
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扬州耀赢得舟中不休

扬州(扬州)
书淮海惟扬州周礼东南曰扬州尔雅江南曰扬州  ——《分类字锦》
空 kōng/kòng/kǒng《國語辭典》

空 [ kōng ]

  1. 没有东西的。如:「空屋」、「空手而回」、「赤手空拳」。
  2. 不切实际的。如:「空言」、「空论」。《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传》:「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
  3. 广阔、高旷。如:「海阔天空」。《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汉·毛亨·传:「空,大也。」
  1. 徒然、白白的。如:「空想」、「空欢喜一场」。唐·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 只、仅仅。唐·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 天、天际。如:「高空」、「晴空」、「星空」、「领空」、「皓月当空」。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2. 虚无所有。如:「扑空」、「买空」、「卖空」。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
  3.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各自的因缘,并无实体的概念。如:「空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 [ kòng ]

  1. 闲暇时间。如:「拨空」、「没空」、「抽空」。
  2. 间隙、可乘之机。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不想皇帝亲幸,问出端的,要将我加刑,我得空逃走了。」《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里婆子捉个空,招著陈大郎一溜溜进门来。」
  1. 腾出。如:「文章开头须空两格。」、「空出一点时间。」
  2. 缺乏、短少。如:「亏空」。唐·白居易〈春忆二林寺旧游因寄朗满晦三上人〉诗:「最惭僧社题桥处,十八人名空一人。」
  1. 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如:「空地」、「机舱内空得很。」
把 bǎ/bà《國語辭典》

把 [ bǎ ]

  1. 握住、拿著。如:「把手言欢」、「把住栏干」。《说文解字·手部》:「把,握也。」唐·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2. 看守。如:「把守」、「把关」。唐·贯休〈古塞下曲〉七首之一:「下营依遁甲,分帅把河隍。」《水浒传·第六一回》:「守门的左右约有四五十军士,簇捧著一个把门的官人在那里坐定。」
  3. 给与。《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虞家小厮又悄悄的从后门叫了一个卖草的,把他四个钱。」
  4. 抱著小孩大小便。如:「把屎」、「把尿」。
  1. 量词:➊ ​ 计算有柄、有把手器物的单位。如:「一把刀」、「两把伞」。➋ ​ 计算成束的长条状物品的单位。如:「一把葱」、「两把筷子」、「三把火把」。➌ ​ 计算手所能盈握数量的单位。如:「一把盐」、「两把花生米」。➍ ​ 计算手部动作的单位。如:「推他一把」、「拉你一把」。➎ ​ 计算火的单位。如:「放一把火」、「一把怒火」、「一把无名火」。
  1. 表示约数。如:「丈把长」、「个把钟头」。《儒林外史·第二回》:「李老爹这几年在新任老爷手里著实跑起来了,怕不一年要寻千把银子。」
  1. 将:➊ ​ 表示处理、处置的意思。如:「把门关上」、「把脸洗净」。➋ ​ 表示致使、导致的意思。如:「把他惹恼了」、「把你气哭了」、「把我急疯了」。
  2. 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取了去。」

把 [ bǎi ]

  1. (一)​1.之又音。

把 [ bà ]

  1. 柄,器具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如:「枪把」、「刀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一·礼记音义之一》:「把中,音霸,手执处也。」也称为「把儿」、「把子」。
  2. 花、叶或果实等的梗子。如:「花把儿」、「叶把儿」。
残 ( 殘 ) cán
残 [ cán ]
  1. 害,毁坏:~害。摧~。
  2. 不完全,余下的:~余。~阳。~存。~废。~佚。苟延~喘。
  3. 凶恶:~忍。~酷。凶~。
旗 qí《國語辭典》

旗 [ qí ]

  1. 装在竿上,有特别图案,作为某种标帜或号令的布帛或纸。如:「国旗」、「旌旗」、「令旗」、「摇旗呐喊」。《文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宋·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词:「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2. 清代军队的部署单位。参见「[[八旗]]」条。
  3. 清代蒙古的行政区域。相当于「县」。参见「盟旗制度 」条。
  4. 姓。如汉代有旗光。
耀 yào《國語辭典》

耀 [ yào ]

  1. 光辉、光彩。《后汉书·卷三○下·郎𫖮传》:「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之耀者也。」汉·王充《论衡·雷虚》:「当雷之时,电光时见,大若火之耀。」
  2. 比喻荣誉。如:「荣耀」。
  1. 照射。如:「照耀」、「耀眼」。《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阻深暗味,得耀乎光明。」
  2. 自夸。如:「炫耀」、「夸耀」、「耀武扬威」。
  3. 显扬。如:「光宗耀祖」。《国语·周语上》:「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 观兵。』」

耀 [ ​yuè ]

  1. (一)​之又音。
赢得(贏得)yíng de
(1).获利所得。《史记·货殖列传》:“然其赢得过当,愈於纤嗇,家致富数千金,故 南阳 行贾尽法 孔氏 之雍容。” 司马贞 索隐:“又蒙其所得之赢过於本资,故云‘过当’。”
(2).落得、剩得。 唐 韩偓 《五更》诗:“光景旋消惆悵在,一生赢得是凄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谩道不想,怎不想?空赢得肚皮儿里劳攘。”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祖席》:“便是世变 江 河 ,赢得芳名不毁。” 郭沫若 《星空·石佛》诗:“佛哟,痴人!你出了家庭做甚?赢得个石头冰冷,锁着了你的灵魂。”
(3).博得。 唐 皇甫枚 《飞烟传》:“近来赢得伤春病,柳弱花欹怯晓风。”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叶剑英 《远望集·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 王西彦 《麻舅舅丢掉了一条胳膊》:“ 麻舅舅 呢,最能体贴小孩子的爱好和憎恶,也就赢得了 小清 从心的欢喜。”  ——《漢語大詞典》
舟中
唐 包融 送国子张主簿 遥见舟中人,时时一回顾。
唐 刘驾 江村 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  ——《骈字类编》
骂 ( 罵 駡 ) mà
骂 [ mà ]
  1. 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人。~街。~名。咒~。辱~。
  2. 斥责:他父亲~他没出息。
不休 bù xiū
不停止,不罢休。《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鬦不休,以有侯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即如《大风》《垓下》《易水》《秋风》,古人已臻极至,无容更赘一词,乃尚剌剌不休,用心无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浩然 《艳阳天》第二二章:“﹝ 哑吧 ﹞嘴里边‘啊吗吗,啊吗吗’地叫个不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