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乱峰攙似槊,一水淡如油。

苏轼宋代〕《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aa1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循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镇,即俗所谓石鼻寨也,云孔明所筑。
是夜二鼓,宝鸡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见于武城。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县有鸡爪峰、龙宫寺。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十四日,自宝鸡行至虢。
闻太公磻溪石在县东南十八里,犹有投竿跪饵两膝所著之处。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县,县有董卓城,其城象长安,俗谓之小长安。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琱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镇宿。
道过太白山,相传云,军行鸣鼓角过山下,辄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灵,以今岁旱,方议取之。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气候殊早。
县有官竹园,十数里不绝。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东南行二十余里,朝谒太平宫二圣御容。
此宫乃太宗皇帝时有神降于道士张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为立也。
神封翊圣将军,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
(是日与监宫张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于溪堂。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终南而西,县尉以甲卒见送。
或云近官竹园往往有虎。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驭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鞦。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浴。
)警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攙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aa2。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是日游崇圣观,俗所谓楼观也,乃尹喜旧宅,山脚有授经台尚在。
遂与张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别。
有太平宫道士赵宗有,抱琴见送至寺,作《鹿鸣》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观,观后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遗迹。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
潭水以绳缒石数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砾投之,翔扬徐下,食顷乃不见,其清澈如此。
遂宿于中兴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飞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归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旁饮,无人自献酬。
(昔与子由游虾蟆培,方冬,洞中温温如二三月。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一水淡如

乱 ( 亂 ) luàn
乱 [ luàn ]
  1. 没有秩序:~套。紊~。凌~。
  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3. 混淆:~伦。败常~俗。
  4. 任意随便:~吃。~跑。
  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6. 横渡:~流。
  7. 治理:~臣。
  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峰 fēng《國語辭典》

峰 [ fēng ]

  1. 高而尖的山头。如:「顶峰」、「高峰」、「颠峰」。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2. 形似山头高起的部分。如:「驼峰」、「波峰」。
攙 chān《國語辭典》

搀 [ chān ]

  1. 牵挽、扶持。如:「搀扶」。《红楼梦·第九六回》:「我叫秋纹妹妹同著你搀回姑娘,歇歇去罢。」
  2. 杂入、混合。如:「泥里搀著石灰。」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四九出》:「多搀白水江湖酒,少赚黄边风月钱。」
似 sì/shì《國語辭典》

似 [ sì ]

  1. 相像、相类。如:「相似」、「类似」。五代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继嗣。如:「似嗣」。《诗经·小雅·斯干》:「无相犹矣,似续妣祖。」汉·毛亨·传:「似,嗣。」
  3. 奉赠、给予。唐·贾岛〈剑客〉诗:「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宋·欧阳修〈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1. 好像。如:「似乎」、「似有不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论王霸之余策,览倚伏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长。」
  1. 表示比较、差等之词。如:「一个高似一个」、「一天好似一天」。宋·贺铸〈浣溪沙·楼角初消一缕霞〉词:「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槊 shuò《國語辭典》

槊 [ shuò ]

  1. 武器名。一种长矛。如:「横槊赋诗」。《魏书·卷五八·杨播传》:「不畏利槊坚城,唯畏杨公铁星。」
一水
唐 崔湜 登总持寺阁 纡馀一水合,寥落五陵平。
唐 张九龄 彭蠡湖上 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
唐 杜甫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 追饯同舟日,伤春一水间。
唐 刘长卿 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 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
唐 戴叔伦 次下牢韵 猿叫三声断,江流一水通。
唐 权德舆 七夕 东西一水隔,迢遰两年愁。
唐 白居易 雪中即事荅微之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唐 李翱 广庆寺 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
唐 孟郊 戏赠陆大夫十二丈 其二 渌萍与荷叶,同此一水中。
唐 徐凝 观钓台画图 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 一水悠悠隔渭城,渭城风物近柴荆。
唐 方干 君不来 舟随一水远,路出万山分。
唐 吴融 御沟十六韵 一水终南下,何年派作沟。
唐 司空图 自河西归山二首 其一 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
唐 曹唐 皇初平将入金华山 一水暗鸣闲绕涧,五云长往不还家。
唐 曹唐 织女怀牵牛 桂树三春烟漠漠,银河一水夜悠悠。
唐 陆龟蒙 秋荷 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唐 沈彬 句 地隈一水巡城转,天约群山附郭来。
宋 赵抃 再登亭偶作 河源一水下青嶂,人物两城如画屏。
宋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其一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 杨万里 峡山寺竹枝词五首 其二 一水双崖千万萦,有天无地只心惊。
金 李献能 夜宿虚皇阁下 倚天青壁截云霞,一水高悬界削瓜。
金 李俊民 游青莲 其二 翠揖双峰角,清临一水堂。
元 郭钰 除夕 乡关一水隔,风雪五更寒。  ——《骈字类编》
淡如
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  ——《整理自网络》
油 yóu《國語辭典》

油 [ yóu ]

  1. 动物体内的脂肪或植物种子经压榨炼制而成的液体。如:「牛油」、「猪油」、「花生油」。
  2. 自矿物中提炼而成的可供作燃料的液体。如:「煤油」、「汽油」、「石油」。
  3. 分外、额外的利益。如:「揩油」、「他在这一项工程中捞到不少油水。」
  1. 涂抹、涂饰。如:「油窗户」、「把门重新再油一次。」
  2. 沾染油垢、被油弄脏。如:「衣服油了。」
  1. 浮华不实。如:「油腔滑调」。《红楼梦·第三八回》:「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2. 茂盛、兴盛。如:「油然」。唐·李白〈明堂赋〉:「于斯之时,云油雨霈,恩鸿溶兮泽汪濊,四海归兮八荒会。」
  3. 颜色深暗的。如:「油绿」。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