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赖得(賴得)lài de
幸亏,好在。 唐 元稹 《人道短》诗:“若此撩乱事,岂非天道短,赖得人道长。” 宋 周邦彦 《玉团儿》词:“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明 叶宪祖 《团花凤》第三折:“赖得大爷贤明, 白秀才 也不曾受亏。” ——《漢語大詞典》
契 qì/qiè/xiè《國語辭典》
契 [ qì ]
动- 刻。如:「契刻」、「契舟求剑」。《诗经·大雅·绵》:「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淮南子·齐俗》:「故胡人弹骨,越人契臂,中国歃血也。」
- 投合、切合。如:「相契」、「契合」。《新唐书·卷九三·李𪟝传》:「其用兵多筹算,料敌应变,皆契事机。」
- 刻出来的文字。如:「契文」、「殷契」。
- 合同、合约。如:「地契」、「房契」。《韩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
- 志趣相投的朋友。晋·陶渊明〈桃花源诗〉:「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唐·武元衡〈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
契 [ xiè ]
名- 人名。殷代始祖。高辛氏的儿子,尧时为司徒,封于商。也作「偰」。
契 [ qiè ]
动- (一)2.之又音。
- 畏怯。通「怯」。参见「契需 」条。
宰衡 zǎi héng
(1).《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 高庙 ,加 安汉公 号曰‘宰衡’。”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周公 为太宰, 伊尹 为阿衡,采 伊 周 之尊以加 莽 。”后以指宰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縉绅以清谈为庙略。” 唐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赖得契宰衡,持钓慰风俗。”
(2).作动词。指为相。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右辖抑神致雨二异》:“以公异日当宰衡天下,故敢求决于公。” ——《漢語大詞典》
(2).作动词。指为相。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李右辖抑神致雨二异》:“以公异日当宰衡天下,故敢求决于公。” ——《漢語大詞典》
持钧(持鈞)chí jūn
执政。 唐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诗:“赖得契宰衡,持钧慰风俗。”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调和鼎鼐理阴阳,秉轴持钧政事堂。” ——《漢語大詞典》
慰 wèi《國語辭典》
慰 [ wèi ]
动- 安抚,用言行或物质等使人宽心。如:「慰问」、「劝慰」。《诗经·邶风·凯风》:「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生儿如此,足慰人意。」
- 心安。如:「欣慰」。
- 忧郁。《庄子·外物》:「心若县于天地之闲,慰睯沉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
风俗(風俗)fēng sú
(1).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宋 司马光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 洛阳 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 巴金 《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 中国 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
(2).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漢語大詞典》
(2).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