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儒生 rú shēng
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之降 汉 ,从儒生弟子百餘人。”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説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列子·周穆王》:“ 鲁 有儒生,自媒能治之。” 唐 元结 《寄源休》诗:“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郁达夫 《读陈孝威〈上罗斯福总统书〉后感》诗:“儒生未必全无用,纸上谈兵笔有神。” ——《漢語大詞典》
辛苦 xīn kǔ
(1).辛味与苦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之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 宋 苏轼 《东坡羹颂》:“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 清 金农 《曲江之上杂书》诗之三:“辛苦服三苓,《本草》出袖内。”
(2).穷苦;困厄。《左传·襄公九年》:“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宋书·徐湛之传》:“ 永兴公主 一门嫡长,早罹辛苦。” 唐 李白 《寒女吟》:“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清 刘大櫆 《窦祠记》:“百姓辛苦流亡,无所控诉。”
(3).辛勤劳苦。《左传·昭公三十年》:“ 吴光 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幽栖多暇豫,从役知辛苦。” 金 李汾 《再过长安》诗:“自怜 季子 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 清 李渔 《巧团圆·试艰》:“拼得喫些辛苦,有甚么做不来。” 刘大白 《田主来》诗:“辛苦种得一年田,田主偏来当债讨。”
(4).使……劳累。《逸周书·酆保》:“ 商 为无道,弃德刑范,欺侮羣臣,辛苦百姓,忍辱诸侯。”《宋书·竟陵王诞传》:“ 大明 二年,发民筑治 广陵城 , 诞 循行,有人干舆扬声大駡曰:‘大兵寻至,何以辛苦百姓!’”
(5).憔悴貌。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三:“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其去岁十月至其今年三月,恒菜食,既辛苦疲瘦,姨母更劝令渐进,裁少少而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视汝头如蓬葆,辛苦至矣,可便升车,往见汝父。”
(6).辛酸悲苦。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其( 徐思叔 )词云:‘……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7).指身体痛苦难受。《北齐书·徐之才传》:“帝又病动,语 士开 云:‘恨用 之才 外任,使我辛苦。’”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四折:“柴林下那个宰臣,教火烧了身,兀的不辛苦杀 凌烟阁 上人。”《恨海》第四回:“女儿!我此刻格外辛苦了,头晕的就同没了主一般。”
(8).套语。用于表示慰劳。 明 高启 《梦锺离两兄》诗:“握手説辛苦,杯觴復同持。”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人有往来行役之事,彼此相慰劳曰辛苦。”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真不巧,碰到今天下雪,你太辛苦了。”
(9).用于求人做事。如:这事还得您辛苦一趟。 ——《漢語大詞典》
(2).穷苦;困厄。《左传·襄公九年》:“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宋书·徐湛之传》:“ 永兴公主 一门嫡长,早罹辛苦。” 唐 李白 《寒女吟》:“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清 刘大櫆 《窦祠记》:“百姓辛苦流亡,无所控诉。”
(3).辛勤劳苦。《左传·昭公三十年》:“ 吴光 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幽栖多暇豫,从役知辛苦。” 金 李汾 《再过长安》诗:“自怜 季子 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 清 李渔 《巧团圆·试艰》:“拼得喫些辛苦,有甚么做不来。” 刘大白 《田主来》诗:“辛苦种得一年田,田主偏来当债讨。”
(4).使……劳累。《逸周书·酆保》:“ 商 为无道,弃德刑范,欺侮羣臣,辛苦百姓,忍辱诸侯。”《宋书·竟陵王诞传》:“ 大明 二年,发民筑治 广陵城 , 诞 循行,有人干舆扬声大駡曰:‘大兵寻至,何以辛苦百姓!’”
(5).憔悴貌。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三:“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其去岁十月至其今年三月,恒菜食,既辛苦疲瘦,姨母更劝令渐进,裁少少而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视汝头如蓬葆,辛苦至矣,可便升车,往见汝父。”
(6).辛酸悲苦。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其( 徐思叔 )词云:‘……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7).指身体痛苦难受。《北齐书·徐之才传》:“帝又病动,语 士开 云:‘恨用 之才 外任,使我辛苦。’”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四折:“柴林下那个宰臣,教火烧了身,兀的不辛苦杀 凌烟阁 上人。”《恨海》第四回:“女儿!我此刻格外辛苦了,头晕的就同没了主一般。”
(8).套语。用于表示慰劳。 明 高启 《梦锺离两兄》诗:“握手説辛苦,杯觴復同持。”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人有往来行役之事,彼此相慰劳曰辛苦。”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真不巧,碰到今天下雪,你太辛苦了。”
(9).用于求人做事。如:这事还得您辛苦一趟。 ——《漢語大詞典》
望 wàng《國語辭典》
望 [ wàng ]
动- 向远处或高处看。如:「登高望远」、「一望无际」。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宋·汪元量〈潮州歌〉:「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 希冀、期盼。如:「盼望」、「期望」、「渴望」。《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拜访、慰问。如:「拜望」、「探望」。
- 怨恨、责备。《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不意君之望臣深也!岂以臣为重去将哉?」《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
- 将近、接近。唐·韩愈〈祭窦司业文〉:「逾七望八,年孰非翁。」《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那我虽然不至于老迈不堪,也是望五的人了。」
- 志愿、心愿。如:「愿望」、「绝望」。
- 名誉、名声。如:「名望」、「声望」、「德高望重」。《三国演义·第八三回》:「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
- 农历每月十五日,地球上所看见的满月月相,后指农历的每月十五日。《文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宋·苏轼〈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 向、朝。如:「望后退」、「望前看」、「望我点点头」。
一饱(一饱)
宋 苏轼 撷菜,并引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骈字类编》
趑趄 zī jū
亦作“ 趑且 ”。亦作“趦趄”。
(1).相前进又不敢前进。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易》曰:‘臀无肤,其行赼趄。’”一本作“趦趄”;今本《易·夬》作“次且”。《文选·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李善 注:“一夫挥戟,万人不得进。《广雅》曰:‘趑趄,难行也。’”《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三年》:“帝徵 江州 刺史 周迪 出镇 湓城 ,又徵其子入朝。 迪 趑且顾望,并不至。”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甲子三月接 青君 信,知吾父有病,即欲归 苏 ,又恐触旧忿。正趑趄观望间,復接 青君 信,始痛悉吾父业已辞世。” 茅盾 《青年苦闷的分析》:“你自然得小心,但不可不放开脚步走上前去,不容趑趄!”
(2).形容踌躇不定,怀有二心。《三国志·蜀志·张裔传》:“乃以 裔 为 益州 太守,径往至郡。 闓 遂趦趄不宾,假鬼教曰:‘ 张府君 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麤,不足杀,令缚与 吴 。’於是遂送 裔 於 权 。” 唐 沈亚之 《省试策三道之二》:“极绥怀之仁,网开三面,武引七德,而鼠盗蜂结,趑趄未宾,忠臣义士,有以愤激。” 宋 司马光 《冯太尉谥勤威议》:“昔者 晋 人不恭,敢距大邦,负固阻兵,趑趄不庭, 太宗 征之,霆骇风趋,狐狼之墟,化为乐都。”
(3).滞留;盘桓。 唐 柳宗元 《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且足下志气高,好读《南北史》书,通国朝事。穿穴古今,后来无能和。而僕稚騃,卒无所为,但趑趄文墨笔砚浅事。” 明 唐顺之 《游塘候巡公》诗之一:“公门几岁罢趦趄,俯仰衡茅每晏如。”
(4).见“ 趑雎 ”。 ——《漢語大詞典》
(1).相前进又不敢前进。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易》曰:‘臀无肤,其行赼趄。’”一本作“趦趄”;今本《易·夬》作“次且”。《文选·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李善 注:“一夫挥戟,万人不得进。《广雅》曰:‘趑趄,难行也。’”《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三年》:“帝徵 江州 刺史 周迪 出镇 湓城 ,又徵其子入朝。 迪 趑且顾望,并不至。” 清 沈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至甲子三月接 青君 信,知吾父有病,即欲归 苏 ,又恐触旧忿。正趑趄观望间,復接 青君 信,始痛悉吾父业已辞世。” 茅盾 《青年苦闷的分析》:“你自然得小心,但不可不放开脚步走上前去,不容趑趄!”
(2).形容踌躇不定,怀有二心。《三国志·蜀志·张裔传》:“乃以 裔 为 益州 太守,径往至郡。 闓 遂趦趄不宾,假鬼教曰:‘ 张府君 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麤,不足杀,令缚与 吴 。’於是遂送 裔 於 权 。” 唐 沈亚之 《省试策三道之二》:“极绥怀之仁,网开三面,武引七德,而鼠盗蜂结,趑趄未宾,忠臣义士,有以愤激。” 宋 司马光 《冯太尉谥勤威议》:“昔者 晋 人不恭,敢距大邦,负固阻兵,趑趄不庭, 太宗 征之,霆骇风趋,狐狼之墟,化为乐都。”
(3).滞留;盘桓。 唐 柳宗元 《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且足下志气高,好读《南北史》书,通国朝事。穿穴古今,后来无能和。而僕稚騃,卒无所为,但趑趄文墨笔砚浅事。” 明 唐顺之 《游塘候巡公》诗之一:“公门几岁罢趦趄,俯仰衡茅每晏如。”
(4).见“ 趑雎 ”。 ——《漢語大詞典》
光范(光範)guāng fàn
犹光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熊子复》:“及改秩作邑满,造朝謁光范。”《剪灯馀话·江庙泥神记》:“偶得接见於光范,陡然忽动其柔情,莫或自持。” ——《漢語大詞典》
祈 qí《國語辭典》
祈 [ qí ]
动- 向神明求福。如:「祈祷」、「祈福」。《说文解字·示部》:「祈,求福也。」《诗经·周颂·噫嘻·序》:「〈噫嘻〉,春夏祈谷于上帝也。」汉·郑玄·注:「祈,犹祷也,求也。」《礼记·月令》:「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 请、求。如:「祈求」、「祈请」。《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发彼有的,以祈尔爵。」汉·毛亨·传:「祈,求也。」《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惮耕稼采薪之劳,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乐。」
- 京城千里之地。《诗经·小雅·祈父·序》:「〈祈父〉,刺宣王也。」汉·郑玄·笺:「祈、圻、畿同。」通「圻」、「畿」。
- 姓。如晋代有祈嘉,元代有祈望芳。
哀怜(哀憐)āi lián
(1).怜惜;同情。《管子·入国》:“掌孤数行问之,必知其食饮飢寒、身之膌胜,而哀怜之。” 唐 韦应物 《马明生遇神女歌》:“ 马生 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 何其芳 《画梦录·炉边夜话》:“两个听者都以一刻沉默来表示哀怜。”
(2).请求怜悯。《镜花缘》第三四回:“为今之计,惟有且写几张哀怜呈词,到各衙门递去……救得舅兄出来。” ——《漢語大詞典》
(2).请求怜悯。《镜花缘》第三四回:“为今之计,惟有且写几张哀怜呈词,到各衙门递去……救得舅兄出来。”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