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王安石〔宋代〕《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
叶侯越著姓,胄出实楚叶。
缙云虽穷远,冠盖传累叶。
心大有所潜,肩高未尝胁。
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辟雍海环流,用汝作舟檝。
开胸出妙义,可发蒙起魇。
词如太阿锋,谁敢触其铗。
听之心凛然,难者口因嗋。
抟飞欲峨峨,锻堕今跕跕。
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
若金静无求,在冶惟所挟。
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经纶安所施,有寓聊自惬。
棋经看在手,棋诀传满箧。
坐寻棋势打,侧写棋图贴。
携持山林屐,刺擿沟港艓。
一枰尝自副,当热宁忘箑。
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经笈。
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摺。
欢然值手敌,便与对匕筴。
纵横子堕局,腷膊声出堞。
樵父弛远担,牧奴停晏饁。
旁观各技痒,窃议儿女嗫。
所矜在得丧,闻此更心惵。
熟视笼两手,徐思捻长鬣。
微吟静愔愔,坚坐高帖帖。
未快岩谷叟,斧柯尝烂浥。
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嶪。
或撞关以攻,或觑眼而厌。
或羸行伺击,或猛出追蹑。
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
或外示闲暇,伐事先和燮。
或冒突超越,鼓行令震叠。
或粗见形势,驱除令远蹀。
或开拓疆境,欲并包总摄。
或仅残尺寸,如黑子著靥。
或横溃解散,如尸僵血喋。
或惭如告亡,或喜如献捷。
陷敌未甘虏,报仇方借侠。
讳输宁断头,悔悞乃批颊。
终朝已罢精,既夜未交睫。
翻然悟且叹,此何直劫劫。
孟轲恶妨行,陶侃惩废业。
扬雄有前言,韦曜存往牒。
晋臣抑帝手,捘侯何啻涉。
冶城子争道,拒父乃如辄。
争也实逆德,岂如私斗怯。
艺成况穷苦,此殆天所厌。
如今刘与李,伦等安可躐。
试令取一毫,亦乏寸公镊。
以此待君子,未与回参协。
操具投诸江,道耕而德猎。
缙云虽穷远,冠盖传累叶。
心大有所潜,肩高未尝胁。
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辟雍海环流,用汝作舟檝。
开胸出妙义,可发蒙起魇。
词如太阿锋,谁敢触其铗。
听之心凛然,难者口因嗋。
抟飞欲峨峨,锻堕今跕跕。
忘情塞上马,适志梦中蝶。
若金静无求,在冶惟所挟。
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经纶安所施,有寓聊自惬。
棋经看在手,棋诀传满箧。
坐寻棋势打,侧写棋图贴。
携持山林屐,刺擿沟港艓。
一枰尝自副,当热宁忘箑。
反嗤褦襶子,但守一经笈。
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摺。
欢然值手敌,便与对匕筴。
纵横子堕局,腷膊声出堞。
樵父弛远担,牧奴停晏饁。
旁观各技痒,窃议儿女嗫。
所矜在得丧,闻此更心惵。
熟视笼两手,徐思捻长鬣。
微吟静愔愔,坚坐高帖帖。
未快岩谷叟,斧柯尝烂浥。
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嶪。
或撞关以攻,或觑眼而厌。
或羸行伺击,或猛出追蹑。
垂成忽破坏,中断俄连接。
或外示闲暇,伐事先和燮。
或冒突超越,鼓行令震叠。
或粗见形势,驱除令远蹀。
或开拓疆境,欲并包总摄。
或仅残尺寸,如黑子著靥。
或横溃解散,如尸僵血喋。
或惭如告亡,或喜如献捷。
陷敌未甘虏,报仇方借侠。
讳输宁断头,悔悞乃批颊。
终朝已罢精,既夜未交睫。
翻然悟且叹,此何直劫劫。
孟轲恶妨行,陶侃惩废业。
扬雄有前言,韦曜存往牒。
晋臣抑帝手,捘侯何啻涉。
冶城子争道,拒父乃如辄。
争也实逆德,岂如私斗怯。
艺成况穷苦,此殆天所厌。
如今刘与李,伦等安可躐。
试令取一毫,亦乏寸公镊。
以此待君子,未与回参协。
操具投诸江,道耕而德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飘飘(飄飄)piāo piāo
(1).风吹貌。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野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漢語大詞典》
(2).飞扬貌。 汉 张衡 《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南唐 冯延巳 《春光好》词:“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眠。” 元 张野 《水龙吟·咏游丝》词:“落花天气初晴,随风几缕来何处。飘飘冉冉,悠悠颺颺,欲留还去。”
(3).飞翔貌。《文选·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 李善 注:“飘飘,飞貌。” 唐 李咸用 《投所知》诗:“谁能借与摶扶势,万里飘飘试一飞。” 宋 王安石 《春从沙碛底》诗:“万里卜凤凰,飘飘何时至?”
(4).轻盈舒缓,超尘脱俗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飘飘凌云意,强御莫能慑。”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 刘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辉,飘飘乎云霞之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 韩老六 ﹞把 杨老疙疸 灌得手脚飘飘,不知铁锹有几个齿了。”
(5).形容动荡不安、不平静。《隋书·文学传·孙万寿》:“如何载笔士,翻作负戈人。飘飘如木偶,弃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澜飘飘,风雨任运推转,何必越性干祈。” 宋 曾巩 《寄孙正之》诗:“貌癯心苦气飘飘,长饿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无定。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唐 刘长卿 《睢阳赠李司仓》诗:“飘飘 洛阳 客,惆悵 梁园 秋。” 明 王云凤 《送客》诗:“云气溟濛雨欲丝,飘飘游子别离时。”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训》:“与飘飘往,与忽忽来,莫知其所之。”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飘飘四季过,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诗:“飘飘岁月此双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远。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志飘飘焉,嶢嶢焉,似若狭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落落词高,飘飘意远。文异水而涌泉,笔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韵酬陆彦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飘飘新句总堪传。”
(9).形容遥远、久远。 三国 魏 徐干 《室思诗》:“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飘飘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诗之二:“賔朋半海内,弟妹各天涯。驻马临岐处,飘飘独望家。” ——《漢語大詞典》
凌云(凌雲,淩雲)líng yún
直上云霄。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唐 裴夷直 《寄婺州李给事》诗之一:“不知壮气今何似,犹得凌云贯日无?”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之一:“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水浒传》第三九回:“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 黄巢 不丈夫。”《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李白 紫衣纱帽,飘飘然有神仙凌云之态。”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久有凌云志,重上 井冈山 。”
淩雲:直上云霄。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宋 苏轼 《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漢語大詞典》
淩雲:直上云霄。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宋 苏轼 《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漢語大詞典》
意 yì《國語辭典》
意 [ yì ]
名- 意思。《易经·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唐·杜牧〈答庄充书〉:「是意能 遣辞,辞不能成意,大抵为文之旨如此。」
- 见解、看法。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吾意不然。」
- 私念、成见。《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情趣。如:「春意」、「醉意」。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登山则情满 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
- 情感。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唐·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之二:「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 愿望。如:「称心如意」。《吕氏春秋·仲冬纪·长见》:「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
- 内心、胸襟。《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宽仁爱人,意豁如也。」
- 姓。如明代有意秀。
- 怀疑。《韩非子·存韩》:「为计而使诸侯有意伐之心,至殆也。」《汉书·卷四七·文三王传·梁孝王刘武传》:「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 猜测、推测。如:「出其不意」。《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管子·小问》:「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
- 考虑。《诗经·小雅·正月》:「终逾绝险,曾是不意。」《礼记·王制》:「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 或。《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鲍为之与?」《庄子·盗跖》:「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通「抑」。
强御(强禦)qiáng yù
亦作“彊御”。
(1).豪强,有权势的人。《诗·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御。”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今放民於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彊,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 晋 之 董狐 , 齐 之 南史 ,此其上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被纠》:“近日地方使君,逞风力者,动云不畏强御,然则强御乃我辈也。” 冰心 《〈1959-1961儿童文学选〉序》:“这些故事中的儿童,都是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不怕艰难,不畏强御的。”
(2).强而有力;有力的保卫者。《左传·昭公十二年》:“ 穆子 曰:‘吾军帅彊御,卒乘竞劝,今犹古也, 齐 将何事?’”《国语·周语中》:“ 晋 得其民,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是有五胜也:有辞,一也;得民,二也;军帅强御,三也;行列治整,四也;诸侯辑睦,五也。” 明 何景明 《用直》:“故直节之士,邦之司绳,而国之强御也。” ——《漢語大詞典》
(1).豪强,有权势的人。《诗·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彊御。”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今放民於权利,罢盐铁以资暴彊,遂其贪心,众邪群聚,私门成党,则强御日以不制,而并兼之徒奸形成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何则?彰善贬恶,不避强御。若 晋 之 董狐 , 齐 之 南史 ,此其上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被纠》:“近日地方使君,逞风力者,动云不畏强御,然则强御乃我辈也。” 冰心 《〈1959-1961儿童文学选〉序》:“这些故事中的儿童,都是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不怕艰难,不畏强御的。”
(2).强而有力;有力的保卫者。《左传·昭公十二年》:“ 穆子 曰:‘吾军帅彊御,卒乘竞劝,今犹古也, 齐 将何事?’”《国语·周语中》:“ 晋 得其民,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是有五胜也:有辞,一也;得民,二也;军帅强御,三也;行列治整,四也;诸侯辑睦,五也。” 明 何景明 《用直》:“故直节之士,邦之司绳,而国之强御也。” ——《漢語大詞典》
莫 mò/mù《國語辭典》
莫 [ mò ]
副- 表示禁止的用语,相当于「勿」、「毋」。如:「非请莫入」、「闲言莫说」。《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唐·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没有。《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孟子·梁惠王上》:「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 不能、不可。如:「变化莫测」、「莫测高深」。
- 姓。如北魏有莫含,清代有莫友芝。
莫 [ mù ]
名- 「暮」的本字。指日落、黄昏时候。《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宋·张元干〈石州慢·雨急云飞〉词:「雨急云飞,瞥然惊散,莫天凉月。」
- 一种蔬菜。《诗经·魏风·汾沮洳》:「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 晚、迟。《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通「暮」。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名-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慑 ( 懾 ) shè
慑 [ shè ]
- 恐惧,害怕:~服。~惮。~息。
- 威胁,使恐惧:威~。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