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道人迹爱山,朝昏阅终岁。

陈师道宋代〕《平翠阁

我家山水间,耳目厌华丽。
闻道浙西山,经年通梦寐。
从为远游客,忘郤归来计。
欲买湖上田,谢绝人间世。
湖山多变态,横斜光景异。
随山转朱阁,临顾穷幽邃。
惟有宣公楼,浮空堆乱翠。
疑是水仙人,临墙露高髻。
道人迹爱山,朝昏阅终岁。
最爱烟雨中,半掩青罗袂。
我来悲岁晚,风霜扫昏翳。
不见岭头云,未尽登临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道人爱山朝昏终岁

道人 dào rén
(1).有极高道德的人。《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 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稟高亮之纯粹,抗峻标以邈俗,虚灵机以如愚,不贰过而諂黷者,贤人也。居寂寞之无为,蹈修直而执平者,道人也。”
(2).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汉书·京房传》:“法曰:‘道人始去,寒,涌水为灾。’” 颜师古 注:“道人,有道术之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 汉 桓谭 《新论》:“ 淮南王 之子娉迎道人作为金银。”
(3).道教徒;道士。《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傕 使公卿诣 汜 请和, 汜 皆执之,相攻击连月,死者万数” 裴松之 注引《献帝起居注》:“ 傕 性喜鬼怪左道之术,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謳击鼓下神,祠祭六丁,符劾厌胜之具,无所不为。”《宋史·吴元扆传》:“乃集道人设坛,洁斋三日,百拜祈祷。” 明 汤式 《风入松·寓意》曲:“杜鹃啼过落花多,天气近清和,道人不管公家事,一樽酒抚掌而歌。”
(4).佛教徒;和尚。 汉 牟融 《理惑论》:“僕尝游 于闐 之国,数与沙门道士相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 支 曰:‘贫道重其神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竺法兰 在 简文 坐, 刘尹 问:‘道人何以在朱门?’”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晋 宋 间佛学初行,其徒犹未有僧称,通曰道人,其姓则皆从所授学。” 清 张锡祚 《赠涧上僧》诗:“道人了观化,心止神流行。”
(5).佛寺中打杂的人。《水浒传》第四回:“那汉子道:‘我这酒挑上去,只卖与寺内火工道人、直厅轿夫、老郎们、做生活的喫。’”《西游记》第三六回:“那道人道:‘师父莫怪,我做不得主,我是这里扫地撞鐘打勤劳的道人。’”参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道人道士之别》。  ——《漢語大詞典》
迹 ( 跡 ) jì《國語辭典》
  1. 「迹 」的异体字。
爱山(爱山)
唐 白居易 宿西林寺 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
宋 苏轼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骈字类编》
朝昏 cháo hūn
(1).早晚。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唐 刘长卿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诗:“离心与流水,万里共朝昏。” 元 汤式 《一枝花·嘲素梅》套曲:“冷淡偎村径,朝昏傍驛亭。” 叶圣陶 《穷愁》:“为人子者,即言甘旨。朝昏餐食,当谋无饥。”
(2).借指日子,生活。《宋书·王僧达传》:“又妻子为居,更无餘累、婢僕十餘,粗有田入,岁时是课,足继朝昏。” 宋 王禹偁 《甘菊冷淘》诗:“况吾草泽士,藜藿供朝昏。”《天雨花》第十回:“姊夫又得虚癆证,家贫难以度朝昏。”  ——《漢語大詞典》
阅 ( 閱 閲 ) yuè
阅 [ yuè ]
  1. 看,察看:~览。~读。翻~。传(chuán )~。批~。订~。检~。~兵。
  2. 经历:~历。已~三月。
  3. 容,容许:“我躬不~”。
  4. 本钱:折~。
  5. 总聚,汇集:“川~水以成川”。
终岁(終歲)zhōng suì
终年;整年。《管子·治国》:“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 唐 白居易 《丘中有一士》诗:“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嘆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