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近来诸事废,渔樵唱和是文章。
纷纷万变自鸿荒,人事都归梦一场。
龚胜余生只廉里,渊明初意岂柴桑。
山林有味儿亲圃,风雨无眠客对床。
衰老近来诸事废,渔樵唱和是文章。
龚胜余生只廉里,渊明初意岂柴桑。
山林有味儿亲圃,风雨无眠客对床。
衰老近来诸事废,渔樵唱和是文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衰老 shuāi lǎo
(1).年迈体衰,精力不济。《史记·货殖列传》:“﹝ 陶朱公 ﹞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明 刘基 《题老翁骑牛图》诗:“勿言衰老筋力薄,有牛可放殊不恶。” 叶圣陶 《未厌集·夜》:“从她那动作的滞钝以及步履的沉重,又见得她确实有点衰老了。”
(2).指年迈体衰精力不济的人。《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唐 张乔 《赠头陀僧》诗:“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宋太宗》:“寒暑迭变,不觉渐成衰老。”
(3).犹衰败。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魏郡 张奋 者,家本巨富,忽衰老财散,遂卖宅与 程应 。” ——《漢語大詞典》
(2).指年迈体衰精力不济的人。《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 唐 张乔 《赠头陀僧》诗:“如今竹院藏衰老,一点寒灯弟子烧。”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宋太宗》:“寒暑迭变,不觉渐成衰老。”
(3).犹衰败。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魏郡 张奋 者,家本巨富,忽衰老财散,遂卖宅与 程应 。” ——《漢語大詞典》
近来(近來)jìn lái
指过去不久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唐 柳浑 《牡丹》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清 李翰 《秋怀》诗:“不识 钱塘江 上水,近来添得几层愁。” 杨朔 《潼关之夜》:“近来这里很严,同志们顶好早早回栈房去。” ——《漢語大詞典》
诸事(諸事)zhū shì
(1).各样事情。《史记·李斯列传》:“且陛下富於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叔公如今只要説同这个人相好,他就诸事放心。”《天雨花》第十四回:“诸事已毕,自然岁底方回。”
(2).别的事。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吾诸事不足法,惟书画可法。”
(3).别的物品。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待要与他些甚东西为信物,身边诸事皆无,只有开元通宝金钱五十文,与他为表记。” ——《漢語大詞典》
(2).别的事。 唐 李绰 《尚书故实》:“吾诸事不足法,惟书画可法。”
(3).别的物品。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待要与他些甚东西为信物,身边诸事皆无,只有开元通宝金钱五十文,与他为表记。” ——《漢語大詞典》
废 ( 廢 ) fèi
废 [ fèi ]
- 停止,不再使用:~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除。~黜(罢免,革除)。~帝(被废黜的皇帝)。~弃。~止。~置。因噎~食。
-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话。~品。~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
- 没有用的东西:修旧利~。利用“三~”(“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 荒芜,衰败:田园荒~。几经兴~。
- 重伤或杀死某人:~了他。
渔樵(漁樵)yú qiáo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漢語大詞典》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3).指隐居。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应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 唐 杜甫 《村夜》诗:“胡羯何多难,渔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记·乘醉骑驴》:“乾坤傲,永不踏红尘向市朝,真唤做圣世渔樵。” ——《漢語大詞典》
唱和 chàng hè
(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陆德明 释文:“本又作‘唱’。”《荀子·乐论》:“唱和有应,善恶相象。” 晋 左思 《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若此者,与夫唱和之隆响,动钟鼓之鏗耾,有殷坻頽於前,曲度难胜,皆与謡俗汁协,律吕相应。”《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元年》:“陪侍游宴,与宫女杂坐,或为艳歌相唱和,或谈嘲謔浪。”
(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 德裕 自 浙西 召,欲以相,而 宗閔 中助多,先得进,即引 僧孺 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德裕 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崔宗之 ﹞继又移官 金陵 ,与 李白 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漢語大詞典》
(2).指音律相合。《汉书·律历志上》:“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歌奏用焉。”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新唐书·李宗闵传》:“时 德裕 自 浙西 召,欲以相,而 宗閔 中助多,先得进,即引 僧孺 同秉政,相唱和,去异己者, 德裕 所善皆逐之。”
(4).以诗词相酬答。 唐 张籍 《哭元九少府》诗:“閒来各数经过地,醉后齐吟唱和诗。”《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妾虽不敏,颇解吟咏。今遇知音,不敢爱丑,当与郎君赏鉴文墨,唱和词章。”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 崔宗之 ﹞继又移官 金陵 ,与 李白 相遇,诗酒唱和。”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 南朝 宋 谢灵运 《鞠歌行》:“德不孤兮必有邻,唱和之契冥相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唱和之礼,或尔汝之。”唱,一本作“ 倡 ”。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文章 wén zhāng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墨子·非乐上》:“是故 子墨子 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鏤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后汉书·张衡传》:“文章焕以粲烂兮,美纷紜以从风。” 宋 梅尧臣 《赋孔雀送魏生》诗:“一身粲烂文章多,引声笙竽奈远何。” 清 纳兰性德 《五色蝴蝶赋》:“矧綵翼之有斐兮,备文章之自然。” 徐迟 《精神分析》:“可是这匹畜生的身上,金舆错衡,黼黻文章。”
(2).礼乐制度。《礼记·大传》:“考文章,改正朔。” 郑玄 注:“文章,礼法也。” 孙希旦 集解:“文章,谓礼乐制度。”《论语·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朱熹 集注:“文章,礼乐法度也。” 唐 韩愈 《读〈礼仪〉》:“於是 孔子 曰‘吾从 周 ’,谓其文章之盛也。” 严复 《原强》:“其法令文章之事,歷变而愈繁。”
(3).指车服旌旗等。古代于其上加彩饰以区别尊卑贵贱。《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明贵贱。” 杜预 注:“车服旌旗。”《孔子家语·问礼》:“既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
(4).文字。 汉 崔瑗 《草书势》:“书契之兴,始自 頡皇 ,写彼鸟跡,以定文章。”《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廓文章,不便使用。”
(5).文辞或独立成篇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延笃传》:“能著文章,有名京师。” 唐 杜甫 《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宋 张元干 《陇头泉》词:“视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称尊。” 郭沫若 《蒲剑集·革命诗人屈原》:“人类最初,只有言语,没有文字,到了有文字的发明,才开始用文字纪录言语,便成为所谓文章。”
(6).特指文学作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綉矣……然后来不用,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
(7).才学。《后汉书·韩棱传》:“ 肃宗 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寳剑…… 寿 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汉文,宝剑名。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少师佯狂》:“时僧 云辨 ,能俗讲,有文章,敏於应对。”
(8).曲折隐晦的含义或情节。《红楼梦》第十九回:“ 寳玉 听这话里有文章,不觉吃了一惊。”《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 阎二 先生听到‘报效’二字,便晓得其中另有文章。”
(9).指主意或点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康顺风 高兴地拍手说:‘哈哈!还是老兄肚子里文章多,就照这办!’” ——《漢語大詞典》
(2).礼乐制度。《礼记·大传》:“考文章,改正朔。” 郑玄 注:“文章,礼法也。” 孙希旦 集解:“文章,谓礼乐制度。”《论语·泰伯》:“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朱熹 集注:“文章,礼乐法度也。” 唐 韩愈 《读〈礼仪〉》:“於是 孔子 曰‘吾从 周 ’,谓其文章之盛也。” 严复 《原强》:“其法令文章之事,歷变而愈繁。”
(3).指车服旌旗等。古代于其上加彩饰以区别尊卑贵贱。《左传·隐公五年》:“昭文章,明贵贱。” 杜预 注:“车服旌旗。”《孔子家语·问礼》:“既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
(4).文字。 汉 崔瑗 《草书势》:“书契之兴,始自 頡皇 ,写彼鸟跡,以定文章。”《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廓文章,不便使用。”
(5).文辞或独立成篇的文字。《史记·儒林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延笃传》:“能著文章,有名京师。” 唐 杜甫 《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宋 张元干 《陇头泉》词:“视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称尊。” 郭沫若 《蒲剑集·革命诗人屈原》:“人类最初,只有言语,没有文字,到了有文字的发明,才开始用文字纪录言语,便成为所谓文章。”
(6).特指文学作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则确然以文章之事,当具辞义,且有华饰,如文綉矣……然后来不用,但书文章,今通称文学。”
(7).才学。《后汉书·韩棱传》:“ 肃宗 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寳剑…… 寿 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汉文,宝剑名。 唐 韩愈 《苗氏墓志铭》:“夫人年若干,嫁 河南 法曹 卢府君 ,讳 貽 ,有文章德行。”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少师佯狂》:“时僧 云辨 ,能俗讲,有文章,敏於应对。”
(8).曲折隐晦的含义或情节。《红楼梦》第十九回:“ 寳玉 听这话里有文章,不觉吃了一惊。”《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 阎二 先生听到‘报效’二字,便晓得其中另有文章。”
(9).指主意或点子。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回:“ 康顺风 高兴地拍手说:‘哈哈!还是老兄肚子里文章多,就照这办!’”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