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潇洒秋气清,千竿修竹开前楹。
君家书屋锁閒云,庭前丛桂吹清芬。东轩虚敞坐凉夜,扑帘香雾来纷纷。
金吹不动露华洁,月里仙人降瑶节。奇葩点缀黄金枝,灵种移来白银阙。
秋林潇洒秋气清,千竿修竹开前楹。自是燕山尚清贵,不与桃李争芳荣。
花下诗成日未尽,更喜幽人往来近。清绝何如元镇图,应识耕云是高隐。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秋林
唐 刘禹锡 秋晚新晴夜月如练有怀乐天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
唐 孟郊 湘弦怨 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唐 沈亚之 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 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 ——《骈字类编》
唐 孟郊 湘弦怨 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唐 沈亚之 汴州船行赋岸傍所见 古木晓苍苍,秋林拂岸香。 ——《骈字类编》
潇洒(瀟灑)xiāo sǎ
见“ 瀟洒 ”。
亦作“ 瀟洒 ”。
(1).洒脱不拘、超逸绝俗貌。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在风尘。” 宋 姜夔 《续书谱·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 钟元常 ,其次 王逸少 ,今观二家之书,皆瀟洒纵横,何拘平正?” 明 沈鲸 《双珠记·京邸叙亲》:“寓吾家后廊,瀟洒仙模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道静 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沈默。”
(2).悠闲自在。 明 高攀龙 《与卞子静书》:“兀坐家中无事,襟怀虽得瀟洒,而触目民艰,未免时復攒眉。”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 方主任 心里想:‘你倒潇洒,闲着没事,散散步,等着学习吧。’”
(3).凄清、寂寞貌。 唐 李德裕 《题奇石》诗:“藴玉抱清辉,闲庭日瀟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宋 苏舜钦 《湘公院冬夕有怀》诗:“去年急雪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禪房瀟洒皆依旧,世路崎嶇有万殊。”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一折:“俺这山林瀟洒,古寺荒凉,惟仙人能往,岂俗士能通。” 清 王辂 《采桑子》词:“芸窗寂静摊书好,一盏茶浓,瀟洒谁同?暗递清琴隔院风。”
(4).幽雅、整洁。 唐 姚合 《溪路》诗:“此路何瀟洒,永无公卿跡。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宋 文天祥 《官籍监》诗序:“予监一室颇瀟洒,明窗净壁,树影横斜,可爱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甚是瀟洒,正可先生安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如今搬在城里一个曲巷小楼,且是瀟洒。”
(5).清凉。 唐 李白 《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凉风日瀟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唐 司空图 《歌者》诗之三:“清回烦暑成瀟洒,艷逐寒云变惨悽。”
(6).雨落貌。 唐 韦应物 《夏夜忆卢嵩》诗:“不知 湘 雨来,瀟洒在幽林。” 唐 权德舆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瀟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元 揭傒斯 《黄鹄山听雨》诗:“瀟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漢語大詞典》
亦作“ 瀟洒 ”。
(1).洒脱不拘、超逸绝俗貌。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瀟洒在风尘。” 宋 姜夔 《续书谱·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 钟元常 ,其次 王逸少 ,今观二家之书,皆瀟洒纵横,何拘平正?” 明 沈鲸 《双珠记·京邸叙亲》:“寓吾家后廊,瀟洒仙模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道静 立刻被他那爽朗的谈吐和潇洒不羁的风姿吸引得一改平日的矜持和沈默。”
(2).悠闲自在。 明 高攀龙 《与卞子静书》:“兀坐家中无事,襟怀虽得瀟洒,而触目民艰,未免时復攒眉。”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三:“ 方主任 心里想:‘你倒潇洒,闲着没事,散散步,等着学习吧。’”
(3).凄清、寂寞貌。 唐 李德裕 《题奇石》诗:“藴玉抱清辉,闲庭日瀟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宋 苏舜钦 《湘公院冬夕有怀》诗:“去年急雪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禪房瀟洒皆依旧,世路崎嶇有万殊。”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一折:“俺这山林瀟洒,古寺荒凉,惟仙人能往,岂俗士能通。” 清 王辂 《采桑子》词:“芸窗寂静摊书好,一盏茶浓,瀟洒谁同?暗递清琴隔院风。”
(4).幽雅、整洁。 唐 姚合 《溪路》诗:“此路何瀟洒,永无公卿跡。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宋 文天祥 《官籍监》诗序:“予监一室颇瀟洒,明窗净壁,树影横斜,可爱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甚是瀟洒,正可先生安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如今搬在城里一个曲巷小楼,且是瀟洒。”
(5).清凉。 唐 李白 《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凉风日瀟洒,幽客时憩泊。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唐 司空图 《歌者》诗之三:“清回烦暑成瀟洒,艷逐寒云变惨悽。”
(6).雨落貌。 唐 韦应物 《夏夜忆卢嵩》诗:“不知 湘 雨来,瀟洒在幽林。” 唐 权德舆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瀟洒四冥合,空濛万顷连。” 元 揭傒斯 《黄鹄山听雨》诗:“瀟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漢語大詞典》
秋气(秋氣)qiū qì
指秋日凄清、肃杀之气。《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一:“ 曲江 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 明 刘基 《秋日即事》诗之七:“秋气萧条 宋玉 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 ——《漢語大詞典》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形-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 寂静。如:「冷清」、「清静」。
-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 整顿。如:「清党」、「肃清」。
-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 参见「血清 」条。
- 姓。如宋代有清贤。
千竿
宋 苏轼 书普慈长老壁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椽。
宋 苏轼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其二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骈字类编》
宋 苏轼 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游,见而录之 其二 焚山岂不能,爱此千竿碧。 ——《骈字类编》
修竹(脩竹)xiū zhú
长长的竹子。《世说新语·企羡》“ 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 《临河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门掩长松,篱编修竹,是好奇胜也。” 清 金农 《慕园题竹》诗:“便娟修竹覆櫩楹,山格幽姿天与成。”
脩竹: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漢語大詞典》
脩竹: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漢語大詞典》
开 ( 開 ) kāi
开 [ kāi ]
-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分割:对~。三十二~本。
- 通,使通:~导。~窍。
-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 扩大、发展:~扩。~拓。
- 发动或操纵:~动。~车。
- 起始:~始。~宗明义。
- 设置、建立:~创。~国。~设。
-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 支付:~销。~支。
- 沸腾,滚:~水。
- 举行:~运动会。
-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前楹 qián yíng
殿堂前部的柱子。 唐 李白 《秋夕抒怀》诗:“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宋史·礼志五》:“前楹施帘,设东阁殿后之左右。”《金史·礼志五》:“大乐署设登歌之乐於殿上前楹间稍南,北向。”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