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清旷。

彭汝砺宋代〕《大暑息林下

溪流转东西,日色不可障。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清旷。行矣难少留,白云在吾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幽林山谷清旷

幽林 yōu lín
幽深茂密的树林。 汉 班固 《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 晋 左思 《魏都赋》:“菀以玄武,陪以幽林。”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源水看花入,幽林採药行。” 清 姚鼐 《复鲁絜非书》:“其得於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  ——《漢語大詞典》
隤 tuí《國語辭典》

隤 [ tuí ]

  1. 崩坠、坠落。《文选·宋玉·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太平广记·卷四○○·李员》:「夜有甚雨,隤其堂之北垣。」
  2. 败坏。《汉书·卷五四·李广传》:「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3. 降临。《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址。」唐·颜师古·注:「隤,降也。」唐·韦元旦〈游神泉诗序〉:「垂拱元夏,隤祥应运,非醴泉欤?」
  1. 疝气。汉·刘熙《释名·释疾病 》:「阴肿曰隤,气下隤也。」《黄帝内经素问·卷二·阴阳别论》:「三阳别论,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其传为隤疝。」
山谷 shān gǔ
(1).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吕氏春秋·谨听》:“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於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閒之所。” 唐 杜甫 《南池》诗:“峥嶸 巴 閬 间,所向尽山谷。”《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餘兵散布山谷,扬旗呐喊,以助兵势。” 萧乾 《雁荡行》:“山谷里是一片稻田,深黄葱绿。”
(2). 山谷道人 的省称。详“ 山谷道人 ”。  ——《漢語大詞典》
弛 chí《國語辭典》

弛 [ shǐ ]

  1. 放松弓弦。《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墨子·三辩》:「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弓张而不弛。」
  2. 松懈、怠缓。如:「松弛」。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
  3. 舍弃、废除。《文选·张衡·西京赋》:「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二·官政二》:「庆历中,议弛茶盐之禁及减商税。」
  4. 毁坏。《国语·鲁语上》:「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文选·贾谊·过秦论》:「宗庙崩弛,国家为墟。」

弛 [ ​chí ]

  1. (一)​之又音。
楫 jí《國語辭典》

楫 [ jí ]

  1. 行船划水用的桨。如:「舟楫」。《晋书·卷六二·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没 ( 沒 ) méi/mò《國語辭典》
  1. 「沒 」的異體字。
清旷(清曠)qīng kuàng
(1).清朗开阔。《后汉书·仲长统传》:“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唐 权德舆 《晚渡扬子江却寄江南亲故》诗:“胸中千万虑,对此一清旷。” 清 蒋士铨 《第二碑·题坊》:“表幽贞,留私葬,扫除芜秽还清旷。” 冰心 《南归》:“草树葱笼,地方清旷,同公园一般。”
(2).清明旷达。 南朝 梁 沈约 《报博士刘杳书》:“犹復少存閒远,徵怀清旷。” 宋 林逋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宋史·文苑传四·苏舜钦》:“耳目清旷,不设机关以待人,心安閒而体舒放。”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 芜湖 令 陈岸亭 湛深禪理,诗故清旷。”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