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风急(风急)
唐 王维 田园乐七首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唐 杜甫 水会渡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唐 李咸用 秋夕书怀寄所知 三岛路遥身汨没,九天风急羽差池。
唐 张乔 塞上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唐 方干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唐 郑谷 失鹭鸶 月昏风急何处宿,秋岸萧萧黄苇枝。
唐 罗隐 秋日酬张特玄 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 ——《骈字类编》
唐 杜甫 水会渡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唐 李咸用 秋夕书怀寄所知 三岛路遥身汨没,九天风急羽差池。
唐 张乔 塞上 勒兵辽水边,风急卷旌旃。
唐 方干 送钱特卿赴职天台 雾昏不见西陵岸,风急先闻瀑布声。
唐 郑谷 失鹭鸶 月昏风急何处宿,秋岸萧萧黄苇枝。
唐 罗隐 秋日酬张特玄 风急几闻江上笛,月高谁共酒家楼。 ——《骈字类编》
旌旗(旌旂)jīng qí
亦作“ 旌旂 ”。亦作“旍旂”。亦作“旍旗”。
(1).旗帜的总称。《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 汉 应玚 《弈势》:“旌旂既列,权虑蜂。” 汉 枚乘 《七发》:“旍旗偃蹇,羽毛肃纷。” 三国 魏 曹植 《怀亲赋》:“步壁垒之常制,识旌旗之所停。”《宋书·谢晦传》:“旍旂相照,蔽夺日光。” 宋 刘过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土鲁番表文》:“旌旂闪烁,超越乎 墨乌戚尔 。”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2).借指军士。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白马金鞍从 武皇 ,旌旗十万宿 长杨 。”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漢語大詞典》
(1).旗帜的总称。《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 汉 应玚 《弈势》:“旌旂既列,权虑蜂。” 汉 枚乘 《七发》:“旍旗偃蹇,羽毛肃纷。” 三国 魏 曹植 《怀亲赋》:“步壁垒之常制,识旌旗之所停。”《宋书·谢晦传》:“旍旂相照,蔽夺日光。” 宋 刘过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土鲁番表文》:“旌旂闪烁,超越乎 墨乌戚尔 。”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2).借指军士。 唐 王昌龄 《青楼曲》之一:“白马金鞍从 武皇 ,旌旗十万宿 长杨 。” 陈毅 《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 阎罗 。” ——《漢語大詞典》
乱 ( 亂 ) luàn
乱 [ luàn ]
- 没有秩序:~套。紊~。凌~。
-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
- 混淆:~伦。败常~俗。
- 任意随便:~吃。~跑。
-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
- 横渡:~流。
- 治理:~臣。
-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
刁斗 diāo dǒu
古代行军用具。斗形有柄,铜质;白天用作炊具,晚上击以巡更。《史记·李将军列传》:“及出击 胡 ,而 广 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一本作“ 刀斗 ”。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以铜作鐎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刁斗。”一说铃形。 司马贞 索隐引 荀悦 云:“刁斗,小铃,如宫中传夜铃也。”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羽书时断絶,刁斗昼夜惊。” 唐 李颀 《古从军行》:“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燕已归飞我未归,刁斗声中忽惊岁。”《花月痕》第四七回:“将到 寿州 ,望着贼营灯火,如一天繁星,刁斗之声,络绎不絶。” ——《漢語大詞典》
三更 sān gēng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唐 崔颢 《七夕词》诗:“ 班姬 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2).指三更更鼓。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 怀贞夫人 倚门而立者有间,室外有打三更之声。” ——《漢語大詞典》
(2).指三更更鼓。 郭沫若 《高渐离》第四幕:“ 怀贞夫人 倚门而立者有间,室外有打三更之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