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阎绝寇警,仓廒发馀粟。
维三十六峰,秀甲东南服。笃生大中丞,如海王百谷。
夙偕武夷君,并主赤城箓。沆瀣餐七台,明霞卧九曲。
一朝念黎元,曳杖下云陆。孩提见异质,仪羽何郁郁。
虎头燕颔姿,万里飞食肉。龙泉太阿锷,见者讵敢触。
意气干层霄,襟次苞岳渎。皇王及帝霸,一一悟正鹄。
居邻紫阳宅,先觉窃自淑。刚严继子厚,方雅表正叔。
三十登熙朝,历块徵骥騄。岭海行花封,罗浮玩朝旭。
含香入铨省,造请绝苴牍。当门忌兰𦶜,故里蓺松菊。
明主念旧勋,飞诏起林麓。朅来柄文衡,越士罄程督。
楼船汎沧海,蓝笋历天目。浩荡窥人文,豪英听约束。
夜课三千徒,朝荐十六族。泰山纳寸壤,渤澥收一掬。
伊余实驽蹇,盐车困驰逐。顾盼超骊黄,立贡千里足。
世轻园令金,公拟卞和玉。提携洞底里,邂逅吐肝腹。
峨峨翠虚亭,清燕几回瞩。礼数捐苛烦,杯斝绝边幅。
潢池忽中扰,帝命驰大纛。强弩横钱塘,朱旂镇三竺。
威严控豪右,字恤逮樵牧。闾阎绝寇警,仓廒发馀粟。
遂令全越氓,比户胤膏沐。仰父仍俯子,左餐更右粥。
凿凿元戎疏,宰司罄采录。方酬大贤绩,永显儒效速。
胡为跨青鸾,倏尔谶妖鵩。剧知勋庸盛,翻讶日月促。
譬彼南阳龙,尽瘁事兴复。一朝殒大星,精爽尚肃肃。
缅怀涧中藻,已拱墓傍木。吞声受恩士,血泪尽痛哭。
先民失懿范,遗统竟谁属。惟应圣门业,永永耀斑竹。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闾阎(閭閻)lǘ yán
(1).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史记·平準书》:“守閭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唐 白居易 《湖亭望水》诗:“岸没閭阎少,滩平船舫多。”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以臣所见,閭阎十室九空,而百物昂贵,小民奔走拮据,艰於生计。”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民间。《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 甘茂 起 下蔡 閭阎,显名诸侯,重彊 齐 楚 。”《梁书·处士传·何胤》:“顷者学业沦废,儒术将尽,閭阎搢绅,尠闻好事。”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五:“皆言衣食于官久,不愿为农,又皆习弓刀,一旦散之閭阎,必皆为盗贼。” 章炳麟 《驳建立孔教议》:“未尝普施閭阎,貤及謡俗。”
(3).借指平民。《史记·李斯列传论》:“ 李斯 以閭阎歷诸侯,入事 秦 。”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閭阎凋瘵,远近共知。” 孙中山 《军政府宣言》:“以卫国保种自任,战士不爱其命,闾阎不惜其力,则革命可成。” ——《漢語大詞典》
绝 ( 絕 絶 ) jué
绝 [ jué ]
-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寇警 kòu jǐng
敌军入侵的警报。《后汉书·祭彤传》:“自是 匈奴 衰弱,边无寇警, 鲜卑 、 乌桓 并入朝贡。” 三国 魏 高堂隆 《谏明帝疏》:“若有寇警,则臣惧版筑之士,不能投命虏庭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将来 缅甸 设有寇警,必另求援兵,不应则失统御之体,应之则苦师旅之烦,恐鞭长莫及,反难善处。” ——《漢語大詞典》
仓廒(倉廒)cāng áo
亦作“ 仓敖 ”。亦作“ 仓厫 ”。 储藏粮食的处所。《文献通考·市籴二》:“得息米造成仓廒。”《文献通考·国用三》:“奉行之吏因循,止将岁供额斛,於 真 、 扬 、 楚 、 泗 仓敖,为卸纳摺运之地。”《水浒传》第十回:“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代役》:“见今城中盖造仓廒,预备军储。” 清 魏源 《筹漕篇上》:“无素备之仓厫与一定之成宪,而仓卒暂试者,尤左也。”《清史稿·灾异志一》:“ 江 水骤发,城内水深丈餘……衙署民房城垣仓厫均有倒塌。” 宋 袁文 以为“ 敖 乃地名, 秦 以 敖 地为仓,故尔。今所在竟谓仓为敖,盖循习之误”。参阅《瓮牖闲评》卷六。 ——《漢語大詞典》
发 ( 發 髮 ) fā/fà
发 [ fā ]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 放,射:~射。百~百中。焕~。
-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 散开,分散:~散。
-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 打开,揭露:~现。~掘。
- 产生,出现:~生。~愤。奋~。
-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 显现,显出:~病。~抖。~憷。
- 开始动作:~动。
-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馀 ( 余 餘 ) yú
馀 [ yú ]
- 见“余”。
- 姓。
粟 sù《國語辭典》
粟 [ sù ]
名- 植物名。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草本。叶似玉蜀黍而较狭长。花小而密,呈圆锥花序。果实为粒状,黄色,可食。为北方粮食之大宗。俗称为「小米」。
- 谷实的总称。《淮南子·诠言》:「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治国。」
- 俸禄。《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 皮肤遇寒时在表面所起的小颗粒。宋·苏轼〈雪后书北台〉诗二首之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俗称为「鸡皮疙瘩」。
- 姓。如汉代有粟举。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