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亲下拜,问感恩、知己谁深浅。
黄阁仍开卷。只敷陈、平生四字,昙聃尽遣。江左风流归冀北,霖雨九垓春泫。
看赐瓮、十围金茧。国士无双亲下拜,问感恩、知己谁深浅。
先世泽,藉公展。
副封白去经纶显。小延英、逾时伏对,怀中鹞扁。太保只今推坐论,西旅徒然贡犬。
真异数、朝参暂免。所喜圣朝无阙事,且闲删、雅颂兼谟典。
重补衮,五云剪。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国士无双(國士無雙)guó shì wú shuāng
谓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 信 者,国士无双。” 宋 黄庭坚 《送少章从翰林苏公馀杭》诗:“东南 淮 海惟 扬州 ,国士无双 秦少游 。” 清 归懋仪 《百字令·答龚璱人公子即和原韵》词:“更羡国士无双,名姝絶世,仙侣 刘 樊 数。” 高旭 《哭张伯纯先生》诗:“ 夷吾江 左再来身,国士无双入幕频。” ——《漢語大詞典》
亲 ( 親 ) qīn/qìng
亲 [ qīn ]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属。~人。~缘。双~(父母)。~眷。
- 婚姻:~事。
-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戚。~故。~邻。~朋。
-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
- 本身,自己的:~睹。~聆。~笔。
- 感情好,关系密切:~密。相~。~睦。~疏。
-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吻。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下拜 xià bài
《左传·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赐 齐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 、 武 ,使 孔 赐伯舅胙。’ 齐侯 将下拜。” 杨伯峻 注:“下拜者,降于两阶之间,北面再拜稽首……此为当时臣对君之礼。”后指跪下而拜。《史记·孟尝君列传》:“ 冯驩 结轡下拜。” 唐 宋之问 《扈从登封告成颂》:“万方俱下拜,相与乐昇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王伯丹 见是先生来了,倒也知道敬重,亲自迎了出来,先行下拜。” ——《漢語大詞典》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感恩 gǎn ēn
感怀恩德。《三国志·吴志·骆统传》:“饗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溼,加以密意,诱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唐 陈润 《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寧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三国演义》第三九回:“ 飞 得免诛戮,感恩无地,岂肯走乎!” 老舍 《茶馆》第二幕:“您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 ——《漢語大詞典》
知己 zhī jǐ
(1).谓了解、赏识自己。《战国策·楚策四》:“驥於是俛而喷,仰而鸣,声达於天,若出金石声者,何也?彼见 伯乐 之知己也。”《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 宋 杨万里 《陈安行舍人阁学挽词》之一:“ 孝宗 最知己,交臂失城墉。” 巴金 《秋》六:“我没有一个指导我的先生,我也没有一个知己的朋友。”
(2).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莫道山高水远无知己,你看海角天涯都有俺旧弟兄。”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我也常想看看 日本 ,但不喜欢让人家招待。也讨厌让便衣钉梢,只想同两三位知己走走。” ——《漢語大詞典》
(2).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莫道山高水远无知己,你看海角天涯都有俺旧弟兄。” 鲁迅 《书信集·致山本初枝》:“我也常想看看 日本 ,但不喜欢让人家招待。也讨厌让便衣钉梢,只想同两三位知己走走。”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深浅(深淺)shēn qiǎn
(1).指水的深浅程度。引申指事物的轻重、大小、多少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正贯》:“论罪源深浅,定法诛,然后絶属之分别矣。”《汉书·宣帝纪》:“皆受官禄田宅财物,各以恩深浅报之。” 唐 独孤及 《和赠远》:“借问离居恨深浅,祇应独有庭花知。”
(2).比喻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 石灵 《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
(3).偏义。指深。 宋 李持正 《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水浒传》第一回:“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后来的这一扑,力太猛了,这枯干戳进肚皮,有一尺多深浅。” ——《漢語大詞典》
(2).比喻分寸。《西游记》第七四回:“那老者笑道:‘这和尚不知深浅,那三个魔头,神通广大得紧哩!’” 石灵 《捕蝗者》:“有那不识深浅的小伙子,故意嚷道:‘弄不好,连他家坟地也给刨了,别怪人。’”
(3).偏义。指深。 宋 李持正 《明月逐人来·上元》词:“星河明澹,春来深浅,红莲正满城开遍。”《水浒传》第一回:“看时,石板底下,却是一个万丈深浅地穴。”《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后来的这一扑,力太猛了,这枯干戳进肚皮,有一尺多深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