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郢 yǐng《國語辭典》
郢 [ yǐng ]
名- 地名。春秋时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
王 wáng/wàng《國語辭典》
王 [ wáng ]
名- 古代稱統治天下的君主。如:「君王」、「帝王」、「國王」。《書經·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 古代封建社會中地位在公侯之上的爵位。秦漢以後,天子的伯叔兄弟及異姓藩王均稱為「王」。如:「淮南王」。《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高帝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 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 技藝超群的人。如:「歌王」、「拳王」。
- 古代對祖父母輩的尊稱。參見「王父」、「王母」等條。
- 姓。如宋代有王安石。
- 古代諸侯朝見天子。《詩經·商頌·殷武》:「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史記·卷四·周本紀》:「要服者貢,荒服者王。」
- 大。參見「王虺」、「王鮪」等條。
王 [ yù ]
- 《廣韻·入聲·燭韻》:「玉,說文本作王,隸加點以別王字。」同「玉 」。
王 [ wàng ]
動- 統治天下、稱王。《詩經·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 興盛、旺盛。《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唐·李白〈贈張相鎬〉詩二首之二:「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通「旺」。
授首 shòu shǒu
谓投降或被杀。《战国策·秦策四》:“ 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 , 韩 必授首。” 鲍彪 注:“言其服而请诛。”《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先主 命 黄忠 乘高鼓譟攻之,大破 渊 军, 渊 等授首。”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曾未浹辰,独夫授首。” 明 杨柔胜 《玉环记·李晟招贤》:“龙蟠虎踞,敢当锋决个输赢,管叛亡授首,肯教中国諉蛮夷!” 陈毅 《渡黄河作歌》:“国贼授首看日近,狗党狐羣失依据。”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廷 tíng《國語辭典》
廷 [ tíng ]
名- 君主时代,国君办事与发布政令的地方。如:「朝廷」、「宫廷」。《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 地方官吏办事的处所。如:「县廷」。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移官府廷,因佐戎幕。」
- 庭院。汉·王充《论衡·论死》:「满堂盈廷,填塞巷路。」通「庭」。
谔 ( 諤 ) è
谔 [ è ]
- ◎ 正直的说话:謇~。忠~。~~(直言争辩的样子)。
末 mò《國語辭典》
末 [ mò ]
名- 物体的尾端、顶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 事物的最后阶段。如:「岁末」、「二十世纪之末」。《礼记·月令》:「是月之末。」《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序》:「宣帝末,增倍之。」
- 后。与「前」相对。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
- 不重要、非根本的事物。如:「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于抑末而务本。」
- 碎屑、细粉。如:「药末」、「粉末」。
- 元杂剧里扮演中年男子的脚色,为后来的「生」。如:「正末」、「副末」。
- 姓。如汉代有末振将。
- 最后的。如:「末年」、「末世」、「末路」。唐·白居易〈新乐府·上阳白发人〉:「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 卑微的、不重要的。南朝梁·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诗〉:「恭承此嘉惠,末官至南荆。」
- 没。《礼记·檀弓下》:「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
- 语气词。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一折》:「小二哥,有干净的阁子末?」同「么 」。
帝 dì《國語辭典》
帝 [ dì ]
名- 天子、君主。如:「称帝」、「先帝」、「三皇五帝」。《战国策·赵策三》:「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
- 天神,宇宙的主宰。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左传·僖公十年》:「夷吾无礼,余得请于帝矣。」
- 泛指其他尊贵的神。《汉书·卷一·高帝纪上》:「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
衔刀(銜刀)xián dāo
(1).口中叼刀。《晋书·郭璞传》:“ 彝 ( 桓彝 )后因醉诣 璞 ,正逢在厕,掩而观之,见 璞 躶身被髮,衔刀设醊。”《晋书·五行志中》:“阿童復阿童,衔刀游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2).犹饮刀。指被杀害。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掊死深穽,衔刀都市。”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其耗乱无状者,皆衔刀於市。” ——《漢語大詞典》
(2).犹饮刀。指被杀害。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掊死深穽,衔刀都市。”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其耗乱无状者,皆衔刀於市。” ——《漢語大詞典》
俟 sì/qí《國語辭典》
俟 [ sì ]
动- 等待。如:「俟机而动」。《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俟 [ qí ]
- 参见「[[万俟]]」条。
甫 fǔ《國語辭典》
甫 [ fǔ ]
名- 男子的美称。《说文解字·用部》:「甫,男子之美偁也。」《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参见「[[台甫]]」条。
- 姓。如明代有甫轾。
- 始、才。如:「惊魂甫定」。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八下·滇游日记九》:「乃投寓于李老家,时甫过午也。」
麟 lín《國語辭典》
麟 [ lín ]
名- 大公鹿。《說文解字·鹿部》:「麟,大牡鹿也。」《文選·張衡·東京賦》:「解罘放麟。」三國吳·薛綜·注:「大鹿曰麟。」
- 參見「麒麟 」條。
- 《詩經·周南》的篇名。亦作〈麟之趾〉。共三章。根據〈詩序〉:「〈麟之趾〉,〈關雎〉之應也。」或亦指頌美公侯子孫盛多之詩。首章三句為:「〈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麕身,牛尾,馬蹄,獸類之長。趾,足也。振振,眾多興盛貌。于,同「吁 」。于嗟,讚嘆之詞。
- 姓。如清代有麟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