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亭橑衔山霭,池波撼月痕。

宋祁宋代〕《西园晚眺

弱柳蒙蒙密,新花衮衮繁。
贪寻芳蒨远,遂到落霞昏。
亭橑衔山霭,池波撼月痕。
惜春还语客,慎勿诉馀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山霭池波月痕

亭 tíng《國語辭典》

亭 [ tíng ]

  1. 秦汉时的地方治安机构。《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
  2. 古代建在路旁的公家房舍,以便旅客投宿休息。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3. 守望敌情的处所。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之三:「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4. 有顶无墙,供人憩息、观赏的建筑物,多筑在花园或路旁。如:「凉亭」、「茅亭」。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 一种供办公或营业使用的小型房子。如:「票亭」、「邮亭」、「电话亭」。
橑 liáo《國語辭典》

橑 [ lǎo ]

  1. 屋椽。《广韵·上声·皓韵》:「橑,簷前木。」《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2. 伞盖的弓形骨架。《广韵·平声·萧韵》:「橑,盖骨也。」《淮南子·说林》:「盖非橑不能蔽日,轮非辐不能追疾。」
  3. 薪火、柴火。《管子·侈靡》:「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汉·王充《论衡·书虚》:「析橑,斧斩其足,卒为守者。」
衔 ( 銜 ) xián
衔 [ xián ]
  1. 马嚼子。
  2. 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
  3. 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4. 接受,奉:~命。
  5. 指前后相接:~接。
  6.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军~。官~。
山霭(山靄)shān ǎi
山上的云气。 唐 岑参 《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靄碧氛氲。” 宋 梅尧臣 《山光寺》诗:“鸟啼山靄里,僧语山林中。”  ——《漢語大詞典》
池波
唐 温庭筠 七夕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九十一 初月纤纤映碧池,池波不动独看时。  ——《骈字类编》
撼 hàn《國語辭典》

撼 [ hàn ]

  1. 摇动。如:「摇撼」、「震撼天地」。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 怂恿、打动。《宋史·卷三四八·徐𪟝传》:「蔡京自钱塘召还,过宋见𪟝,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笑。』」
月痕 yuè hén
(1).月影;月光。 宋 陆游 《晓寒》诗:“鸡唱欲阑闻井汲,月痕渐浅觉窗明。”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趁碧桃树儿映纤纤月痕,绕苍苔逕儿步微微露痕,湿香罗袖儿揾行行泪痕,这其间夜正深,更将尽,那琴声却在何处相闻。”《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一线月痕和着星光,虽不甚明白,也微微看得见。”
(2).比喻女子的妆痕。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段成式》:“妓有醉殴者, 温飞卿 曰:‘若状此,便可以疻面对捽胡。’ 成式 乃曰:‘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