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国有守龟吾子是。

张耒宋代〕《九江千岁龟歌赠无咎

灵龟千年口不食,以背负床饮其息。
吾家两龟岂徒不食亦不息,寿与万古无终极。
济南晁君博物天地通,夜窥牛斗颇似晋司空。
指我两龟有名字,大龟为九江,
小龟号千岁。老龙洞庭怒,
荡覆尧九州。禹咄嗟,
水平流。九江无波拍天浮,
中有大灵背如丘。南风吹楚泽,
莲叶清欲秀。有物中作巢,
一寸立介胄。霞衣仙人鬓如霜,
饮以南极之光芒。丹颅老客不相见,
飞渡东海巢扶桑。迩来蟠桃枝,
有子大如缶。浮游轻于鸟,
江海一回首。青珊瑚柱碧瑶宫,
水仙焚香吹作风。朝戏莲叶西,
暮游莲花东。秋风莲子熟,
归去清江国。小千岁,
大九江,我久不见之,
向君案前双。我谓晁君二物有似我与子,
国有守龟吾子是。灿然天下之宝器,
黄金之縢紫瑶匮。天王端冕史再拜,
一逆二从定大事。我身百无用,
颇似千岁潜深渊。不愿人间贮金藉玉享富贵,
但愿寄身江上一叶之秋莲。万物才不才,
用舍不任天。寄声问晁君,
然不然。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国有守龟吾子

国有(國有)guó yǒu
国家所有。如:铁路收归国有。  ——《漢語大詞典》
守龟(守龜)shǒu guī
天子诸侯占卜用的龟甲。据《周礼》,此龟甲由专人(称龟人)掌守,故称。《左传·昭公五年》:“寡君闻君将治兵於敝邑,卜之以守龟,曰,余亟使人犒师,请行以观王怒之疾徐,而为之备,尚克知之。”《管子·小匡》:“庶神不格,守龟不兆,握粟而筮者屡中。”《孔子家语·好生》:“ 臧氏 家有守龟者,名曰蔡。”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臧氏二龟》:“蔡者,国君之守龟,出 蔡 地,因以为名焉。”亦指掌管龟卜的人。《国语·鲁语下》:“老请守龟卜室之族。” 韦昭 注:“守龟,卜人。”  ——《漢語大詞典》
吾子 wú zǐ
(1).我的儿子。《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战国策·秦策二》:“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2).对对方的敬爱之称。一般用于男子之间。《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郑玄 注:“吾子,相亲之辞。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称。” 南朝 梁 沈约 《报王筠书》:“擅美推能,寔归吾子。”
小孩。《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 尹知章 注:“吾子,谓小男小女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太尉 李德裕 ,幼神俊…… 武相 元衡 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按,今 湖南 长沙 一带尚称小儿为伢子。  ——《漢語大詞典》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