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嬖宠(嬖寵)bì chǒng
(1).受宠爱;宠爱。《管子·君臣上》:“妇人嬖宠,假於男之知以援外权。” 尹知章 注:“妇人既得君之嬖宠,又因大臣之智以引其外权,则何为而不成也。”《后汉书·崔駰传》:“中常侍 江京 、 陈达 等,得以嬖宠惑蛊先帝。”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无真叟》:“有 亚禄 者,年已冠,虽色艺未衰,而人皆嬖宠幼穉。”
(2).指受君主宠爱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弃嬖宠而用三良。” 杜预 注:“七年杀嬖臣 申侯 ,十六年杀宠子 子华 也。”《孔丛子·杂训》:“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振困匱。”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嬖宠不得邀厚禄;贵戚不得窃尊位。”
(3).特指受君主宠爱的妃嫔。《左传·昭公三年》:“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旧唐书·后妃传序》:“然而三代之政,莫不以贤妃开国,嬖宠倾邦。” ——《漢語大詞典》
(2).指受君主宠爱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弃嬖宠而用三良。” 杜预 注:“七年杀嬖臣 申侯 ,十六年杀宠子 子华 也。”《孔丛子·杂训》:“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宠之禄以振困匱。” 清 唐甄 《潜书·卿牧》:“嬖宠不得邀厚禄;贵戚不得窃尊位。”
(3).特指受君主宠爱的妃嫔。《左传·昭公三年》:“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旧唐书·后妃传序》:“然而三代之政,莫不以贤妃开国,嬖宠倾邦。” ——《漢語大詞典》
彝伦(彝倫)yí lún
(1).常理;常道。《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呼, 箕子 !惟天阴騭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蔡沉 集传:“彝,常也;伦,理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放斧斤而欲双巧於 班 墨 ,忽良才而欲彝伦之攸敍,不亦难乎!”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彝伦》:“彝伦者,天地人之常道……不止 孟子 之言人伦而已。能尽其性,以至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彝伦叙矣。”
(2).指伦常。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道德彝伦,又焉能外?”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魏书·彭城王勰传》:“自古统天位主,曷常不赖明师,仗贤辅,而后燮和阴阳,彝伦民物者哉?” 唐 杨炯 《庭菊赋》:“ 钟太傅 之家声,彝伦 魏 室,道合盐梅,功成辅弼。”
(4).指铨选官吏。《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中正所銓,但为门第,吏部彝伦,仍不才举。八坐可审议往代擢贤之体,以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漢語大詞典》
(2).指伦常。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道德彝伦,又焉能外?”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魏书·彭城王勰传》:“自古统天位主,曷常不赖明师,仗贤辅,而后燮和阴阳,彝伦民物者哉?” 唐 杨炯 《庭菊赋》:“ 钟太傅 之家声,彝伦 魏 室,道合盐梅,功成辅弼。”
(4).指铨选官吏。《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中正所銓,但为门第,吏部彝伦,仍不才举。八坐可审议往代擢贤之体,以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漢語大詞典》
斁 yì/dù《國語辭典》
斁 [ yì ]
动- 厌倦、讨厌。《诗经·鲁颂·泮水》:「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晋·傅玄〈桑椹赋〉:「嘉味殊滋,食之无斁。」
斁 [ dù ]
动- 败坏。《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得其人则万姓欣喜,百僚说服;不得其人则大职堕斁,王功不兴。」唐·李华〈吊古战场文〉:「秦汉而还,多事四夷,中州耗斁,无世无之。」
征 ( 徵 ) zhēng《國語辭典》
征 [ zhēng ]
動- 遠行。如:「長征」、「遠征」。《詩經·小雅·小明》:「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 討伐。如:「征伐」、「征戍」、「南征北討」。《漢書·卷七·武帝紀》:「遣貳師將軍李廣利,發天下謫民西征大宛。」唐·王翰〈涼州詞〉二首之一:「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課徵。如:「征稅」、「橫征暴斂」。
- 強取、爭奪。《孟子·梁惠王上》:「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 賦稅。《孟子·盡心下》:「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 姓。如宋代有征集。
劳 ( 勞 ) láo
劳 [ láo ]
-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
-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
-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
-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
-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
- 姓。
怨刺 yuàn cì
讽刺。《汉书·礼乐志》:“ 周 道始缺,怨刺之诗起。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观夫子之删《诗》也,凡诸《国风》,皆有怨刺,在於 鲁国 ,独无其章。”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苏 诗始学 刘禹锡 ,故多怨刺,学不可不慎也。” 明 杨慎 《升庵经说·小东大东》:“大国攻战会盟,小国贡赋奔走,故空其杼柚而怨刺作也。” ——《漢語大詞典》
兴 ( 興 ) xīng/xìng
兴 [ xīng ]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 流行,盛行:时~。新~。
- 准许:不~胡闹。
- 或许:~许。
- 姓。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