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元子 yuán zǐ
(1).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书·微子之命》:“王若曰:猷, 殷王 元子。”《诗·鲁颂·閟宫》:“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 鲁 。” 朱熹 集传:“叔父, 周公 也。元子, 鲁公 伯禽 也。”《仪礼·士冠礼》:“天子之元子犹士也。” 郑玄 注:“元子,世子也。”
(2).泛指长子。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翰 ,国朝左侍极兼宰相 信 之玄孙, 临汝 令 秘 之元子, 魏 出也。” ——《漢語大詞典》
(2).泛指长子。 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 翰 ,国朝左侍极兼宰相 信 之玄孙, 临汝 令 秘 之元子, 魏 出也。”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寂寞 jì mò
(1).空虚无物。《吕氏春秋·审分》:“是故於全乎去能,於假乎去事,於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若此则能顺其天,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 吕向 注:“寂寞,言空虚也。”
(2).寂静无声;沉寂。《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王逸 注:“寂寞,无人声也。” 晋 谢道韫 《登山》诗:“巖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老舍 《微神》:“﹝小房子﹞里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好象它是寂寞的发源地。”
(3).引申指辞世。 唐 杜甫 《凤凰台》诗:“ 西伯 今寂寞,凤声已悠悠。” 唐 元稹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诗:“ 宁 氏舅甥俱寂寞, 荀 家兄弟半沦亡。”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古人已寂寞,继者应在今。”
(4).清静;恬淡;清闲。《文子·微明》:“道者,寂寞以虚无,非有为於物也。”《淮南子·原道训》:“其魂不躁,其神不嬈,湫漻寂寞,为天下梟。” 高诱 注:“寂寞,恬淡也。” 明 归有光 《容春堂记》:“山水之名胜,必於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
(5).稀少。 南朝 梁 沈约 《齐明帝哀策文》:“纪事寂寞,龟书可循。” 唐 王度 《古镜记》:“ 侯生 常云:‘昔者,吾闻 黄帝 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镜也。’虽岁祀攸远,图书寂寞,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
(6).冷清;孤单。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七:“闲房何寂寞,緑草被阶庭。”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繆。”《水浒传》第十一回:“﹝ 林冲 ﹞驀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翫吃酒,谁知今日被 高俅 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 茅盾 《子夜》三:“一种孤独无依,而又寂寞无聊的冷味,灌满了他的‘诗人的心’了。” 毛泽东 《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寂寞 嫦娥 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漢語大詞典》
(2).寂静无声;沉寂。《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 王逸 注:“寂寞,无人声也。” 晋 谢道韫 《登山》诗:“巖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老舍 《微神》:“﹝小房子﹞里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好象它是寂寞的发源地。”
(3).引申指辞世。 唐 杜甫 《凤凰台》诗:“ 西伯 今寂寞,凤声已悠悠。” 唐 元稹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诗:“ 宁 氏舅甥俱寂寞, 荀 家兄弟半沦亡。”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古人已寂寞,继者应在今。”
(4).清静;恬淡;清闲。《文子·微明》:“道者,寂寞以虚无,非有为於物也。”《淮南子·原道训》:“其魂不躁,其神不嬈,湫漻寂寞,为天下梟。” 高诱 注:“寂寞,恬淡也。” 明 归有光 《容春堂记》:“山水之名胜,必於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能兼而有也。”
(5).稀少。 南朝 梁 沈约 《齐明帝哀策文》:“纪事寂寞,龟书可循。” 唐 王度 《古镜记》:“ 侯生 常云:‘昔者,吾闻 黄帝 铸十五镜,其第一横径一尺五寸,法满月之数也。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镜也。’虽岁祀攸远,图书寂寞,而高人所述不可诬矣。”
(6).冷清;孤单。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七:“闲房何寂寞,緑草被阶庭。” 唐 李朝威 《柳毅传》:“山家寂寞兮难久留,欲将辞去兮悲绸繆。”《水浒传》第十一回:“﹝ 林冲 ﹞驀然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每日六街三市游翫吃酒,谁知今日被 高俅 这贼坑陷了我这一场,文了面,直断送到这里,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受此寂寞!’” 茅盾 《子夜》三:“一种孤独无依,而又寂寞无聊的冷味,灌满了他的‘诗人的心’了。” 毛泽东 《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寂寞 嫦娥 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漢語大詞典》
一丘 yī qiū
亦作“ 一邱 ”。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漢語大詞典》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漢語大詞典》
吊 diào《國語辭典》
吊 [ diào ]
動- 懸掛。如:「懸吊」、「吊頸」、「上吊」。
- 收回、扣留。如:「他因違規駕駛而被吊銷執照。」
- 提取。如:「吊卷」。
- 到喪家慰問祭奠。如:「吊祭」、「哀吊」。同「弔 」。
- 懸掛的。如:「吊鐘」、「吊燈」、「吊橋」。
-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同「弔 」。
遗魂(遺魂)yí hún
亡魂,亡灵。 唐 罗隐 《燕昭王墓》诗:“强停别骑山花晓,欲弔遗魂野草深。” 宋 张耒 《正月六日》诗:“ 峨嵋 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 明 刘基 《钱王箭头篇》:“ 鴟夷 遗魂拗餘怒,欲取 吴 山入江去。”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