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弹指罢、遗黎梦断,旧都沦覆。

王世贞明代〕《满江红 题高宗赐岳武穆诏后次文徵仲待诏

御墨淋漓,到飞字、百身难赎。弹指罢、遗黎梦断,旧都沦覆。

十二金牌丞相诏,风波片纸君王狱。恨当时、巧放两人归,乾坤蹙。

翘首地,青衣辱。回马地,朱仙哭。笑大江东去,一夔兹足。

北面生看臣构在,南枝死望中原复。痛他年、降表出皋亭,鸱夷目。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弹指遗黎梦断旧都沦覆

弹指(彈指)tán zhǐ
(1).捻弹手指作声。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 唐 王维 《六祖能禅师碑铭》:“饭食讫而敷坐,沐浴毕而更衣,弹指不流,水流灯焰,金身永谢,薪尽火灭。”《翻译名义集·时分》:“《僧祇》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年光弹指过,世事转头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一转瞬而即灭,一弹指而倏生。” 郭沫若 《北上纪行》诗之五:“弹指人将老,回头憾苦多。”
(2).捻弹手指作声。原为 印度 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许诺、警告等含义。《法华经·神力品》:“一时謦欬,俱共弹指。” 智顗 文句:“弹指者,随喜也。” 吉藏 义疏:“弹指者,表觉悟众生。”《南史·王敬则传》:“ 顺帝 泣而弹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天王作因缘。”
(3).表示情绪激越。《新唐书·敬晖传》:“ 暉 每椎坐悵恨,弹指流血。” 宋 文天祥 《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凡怀忠愤,无不弹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弇州山人四部稿》:“先人闻报,弹指唾駡,亦为所詗。”  ——《漢語大詞典》
罢 ( 罷 ) bà/ba/pí
罢 [ bà ]
  1. 停,歇:~休。~工。~课。~市。~论(打消了打算)。~笔(停止写作)。
  2. 免去,解除:~免。~官。~职。~黜。
  3. 完了,毕:吃~饭。
罢 [ ba ]
  1. 同“吧”。
罢 [ pí ]
  1. 同“疲”,累。
遗黎(遺黎)yí lí
亦作“ 遗黧 ”。
(1).亡国之民。《晋书·地理志下》:“自中原乱离,遗黎南渡,并侨置牧司,在 广陵 丹徒 南城,非旧土也。” 唐 唐彦谦 《邓艾庙》诗:“ 昭烈 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 譙周 。”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吴子昭雯》:“是时草莽间,尚有遗黎在。”
(2).指沦陷区的人民。 宋 苏辙 《送李诚之知瀛州》诗:“往事安足惩,遗黎待公保。”
(3).劫后残留的人民。《旧唐书·裴度传》:“ 度 乃约法,唯盗贼鬭杀外,餘尽除之,其往来者,不復以昼夜为限,於是 蔡 之遗黎始知有生人之乐。”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时甫离兵火,遗黎反侧未安。” 清 杨潮观 《汲长孺矫诏发仓》:“难得大人肯援之以手,只是等你事毕回来,方去陈奏,此间残喘遗黎,早都饿死,还救得甚来?”
(4).后世百姓。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逸千载而流声,超遗黎而度俗。” 明 张居正 《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无留巨浸,痛我遗黧。” 明 魏时亮 《平壤拜箕子墓并访井田遗迹》诗:“旧井存 殷 画,遗黎尚古风。” 章炳麟 《沈荩哀辞》:“哀我遗黎,不絶如系。”  ——《漢語大詞典》
梦断(夢斷)mèng duàn
犹梦醒。 唐 李白 《忆秦娥》词:“簫声咽, 秦 娥梦断 秦 楼月。” 元 尹公远 《尉迟杯·题卢古溪响碧琴所》词:“何事梦断湖山,尚 九里 松声,八月潮怒。” 清 钱谦益 《西湖杂感》诗之五:“残灯彷彿朱衣语,梦断潮声夜殷牀。”  ——《漢語大詞典》
旧都 jiù dū
故都
故都。相对新都而言  ——《漢語大詞典》
沦覆(淪覆)lún fù
沦亡;覆没。《太平御览》卷九八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永嘉 大乱,王室沦覆。”《宋书·天文志二》:“帝崩虏庭,中 夏 沦覆。”《南史·鲁广达传》:“ 广达 追愴本朝沦覆,遘疾不疗,寻以愤慨卒。” 清 黄景仁 《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诗:“胶舟再沦覆,隻影窜棘蒿。”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