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关门紫气峰头现,嵩室清虚眼底收。

冯仕琦明代〕《和洪启进游崆峒岩

何事寻真羡十洲,崆峒奇胜倚天浮。泉流瀑布千溪润,云护丹丘万壑幽。

壁上苍苔浑岁月,洞中瑶草度春秋。关门紫气峰头现,嵩室清虚眼底收。

岭外春风摇皂盖,樽前柏叶映貂裘。使君问俗凭多睱,乘兴登临属壮游。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关门紫气峰头嵩室清虚眼底

关门(關門)guān mén
(1).关口上的门。《周礼·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无关门之征者,出入关门无租税。” 唐 岑参 《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诗:“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明史·袁崇焕传》:“已, 承宗 镇关门,益倚 崇焕 。”
(2).把门关起来。 汉 王褒 《僮约》:“已而盖藏,关门塞竇。” 宋 苏轼 《北寺》诗:“畏虎关门早,无村得米迟。”《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这时天色已晚,商店早关门了。”
(3).特指人体的器官,肾。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中》:“然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紧,仍责在脾。”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肾风发风水面胕肿五》:“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上下溢於皮肤,故为胕肿。”
(4).比喻停业。 茅盾 《子夜》十四:“我反对办厂的人受了一点挫折就想减少生产,甚至于关门。”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年月,作官的今天上任,明天撤职,作买卖的今天开市,明天关门,都不可靠!”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三章:“ 秀苇 天真的别转了脸,调皮的冷笑说:‘算了吧,摔不破?玻璃杯铺子得关门啦。’”
(5).比喻把话说死,无商量馀地。
(6).比喻不愿容纳,或不与外界接触。《人民日报》1968.9.1:“不应当关门办报,应面向群众。”如:向广大群众开门,决不能关门提高。  ——《漢語大詞典》
紫气(紫氣)zǐ qì
(1).紫色云气。古代以为祥瑞之气。附会为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刘向 《列仙传》:“ 老子 西游,关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关,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南史·后妃传下·梁武帝丁贵嫔》:“贵嬪生於 樊城 ,初产有神光之异,紫气满室。”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治定》:“烟霞高捧,看鬱鬱 稽山 紫气浓。喜逢一统,车书尽同。”
(2).旧时以为宝物的光气。《晋书·张华传》:“初, 吴 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华 曰:‘是何祥也?’ 焕 曰:‘寳剑之精,上彻於天耳。’” 唐 白居易 《李都尉古剑》诗:“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明 何景明 《观吴进士舞剑歌》:“仰瞻南斗有紫气,却顾东海无波涛。”  ——《漢語大詞典》
峰头 fēng tóu
1.亦作\"峰头\"。
2.峰顶。  ——《漢語大詞典》
现 ( 現 ) xiàn
现 [ xiàn ]
  1. 显露:出~。表~。发~。体~。~身说法。
  2. 实有的,当时就有的:~金。~款。~货。~实(a.客观存在的事物;b.合于客观情况的)。
  3. 目前,当时:~时。~在。~今。~场。~代。~买~卖。
嵩室 sōng shì
即 嵩山 。 嵩山 东为 太室 ,西为 少室 ,故称。 唐 郑谷 《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诗:“难忘 嵩室 下,不负 蜀江 滨。” 宋 范仲淹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诗:“山色来 嵩室 ,风光彻 汝 坟。”  ——《漢語大詞典》
清虚 qīng xū
(1).清净虚无。《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 王固 ﹞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
(2).清洁虚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
(3).太空;天空。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 唐 杜甫 《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若使清虚无障碍,天孙不合阻银河。”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
(4).指月宫。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5).指风露。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漢語大詞典》
眼底 yǎn dǐ
(1).眼中;眼睛跟前。 五代 齐己 《寄双泉大师兄》诗:“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巖稜。” 元 王行 《虞美人·邹氏隐居》词:“如何眼底逢佳处,偏许幽人住。”《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及至掏出来,放在眼底看看,依然还放在嘴里嚼嚼咽下去。” 周实 《哭洗酲》诗:“其时狂奴负狂名,少年眼底隘沧瀛。” 徐迟 《黄山记》:“千里江山,俱收眼底; 黄山 奇景,尽踏足下。”
(2).目下;现时。《全元散曲·醉花阴·秋怀》:“珊枕剩,綉衾餘,落雁沉鱼,眼底知何处?” 明 何景明 《怀三吉士》诗:“眼底安得常相乐,联床并轡今如昨?”《白雪遗音·岭儿调·迎新送旧》:“我本是,前生的罪孽,休看我这眼底风光,暗自悲伤。”
(3).医学用语。指眼睛内部的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临床有眼底检查。  ——《漢語大詞典》
收 shōu《國語辭典》

收 [ shōu ]

  1. 拘押、捉拿。如:「收押禁见」、「收捕罪犯」、「收妖降奸」。
  2. 收回、取回。如:「收复」、「资源回收」、「鸣金收兵」。
  3. 获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征收税款」。
  4. 接到、接受。如:「收信」、「签收」、「验收」、「查收」、「接收」。
  5. 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如:「秋收冬藏」、「收割稻子」。
  6. 保存储藏。如:「收藏」、「这张字画,要小心收好!」
  7. 聚敛、缩合。如:「收敛」、「收缩」、「把伞收起来,摆到门外。」、「疮伤已经收口儿了。」
  8. 容纳、接纳。如:「收容」、「收留」、「这本诗集收了他的诗。」
  9. 整饬、整理。如:「收拾行李」、「院子的杂物,赶快收一收,客人快来了。」
  10. 埋葬。如:「收埋尸体」。《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11. 购买。如:「大肆收购一番。」、「专收便宜货。」
  12. 结束、停止。如:「收工」、「收摊」、「收假」。
  13. 控制、约束。如:「收不住脚」、「收心不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