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自成妍,迟暮一笑共。
陈曾寿〔清代〕《刘园朱棣老梅下共醉乙卯》
扁舟就梅花,压帽湖阴重。长廊接残滴,宿雪没石缝。
谁施一院霞,缤纷如异梦。清净自成妍,迟暮一笑共。
物外得朱老,深杯发昔瓮。空宇无藏明,设色春情纵。
高松表疏枝,当无有花用。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清净 qīng jìng
亦作“清凈”。
(1).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战国策·齐策四》:“ 斶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浄贞正以虞。”《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原宪 ﹞清浄守节,贫而乐道。”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若 稹 之末学浅见,又安敢引喻古昔于阁下,独忆得近日故 裴兵部 之为人也,甄辨清浄,号为名流。” 宋 陆游 《夏日独居》诗:“平生本清浄,垂老更肃然。”
(2).安定,不纷扰。《史记·秦始皇本纪》:“昭隔内外,靡不清浄,施於后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浄,使天下无事。”《红楼梦》第五二回:“早也是去,晚也是去,早带了去,早清净一日。” 赵树理 《传家宝》三:“老人家!依我说你只用好吃上些好穿上些,过几年清净日子算了。”
(3).清洁纯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浄,光明者也。” 宋 苏辙 《和子瞻过岭》:“手挹祖师清浄水,不嫌白髮照毿毿。”《红楼梦》第五二回:“况且这屋子里一股子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这花儿倒清净了,没有甚么杂味来搅他。”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一》:“这样清净的山,这样清净的水,这样清净的人。”
(4).指妇女操守贞洁。《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我怎不是清浄姑姑儿,蹺起脚儿来,比你这滛妇好些儿。”
(5).简明不繁。《陈书·谢哲王固等传论》:“ 谢 、 王 、 张 、 萧 、咸以清浄为风,文雅流誉,虽更多难,终克成名。”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筮仕寧律令,清浄简易,能惠其俗。”
(6).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浄。” 唐 张谓 《送僧》诗:“一身求清浄,百毳纳袈裟。”《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我乃 法华庵 内一个支宾尼僧……指望出家清浄,谁知十六年前,惹出寃愆。”
(7).道教等亦用之。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神仙之事……不见於经传,大抵为其术者,屏繁嚣,守清净。” ——《漢語大詞典》
(1).心境洁净,不受外扰。《战国策·齐策四》:“ 斶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浄贞正以虞。”《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原宪 ﹞清浄守节,贫而乐道。”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若 稹 之末学浅见,又安敢引喻古昔于阁下,独忆得近日故 裴兵部 之为人也,甄辨清浄,号为名流。” 宋 陆游 《夏日独居》诗:“平生本清浄,垂老更肃然。”
(2).安定,不纷扰。《史记·秦始皇本纪》:“昭隔内外,靡不清浄,施於后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故夙夜孜孜,惟欲清浄,使天下无事。”《红楼梦》第五二回:“早也是去,晚也是去,早带了去,早清净一日。” 赵树理 《传家宝》三:“老人家!依我说你只用好吃上些好穿上些,过几年清净日子算了。”
(3).清洁纯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浄,光明者也。” 宋 苏辙 《和子瞻过岭》:“手挹祖师清浄水,不嫌白髮照毿毿。”《红楼梦》第五二回:“况且这屋子里一股子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这花儿倒清净了,没有甚么杂味来搅他。” 郭沫若 《橄榄·行路难下篇一》:“这样清净的山,这样清净的水,这样清净的人。”
(4).指妇女操守贞洁。《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我怎不是清浄姑姑儿,蹺起脚儿来,比你这滛妇好些儿。”
(5).简明不繁。《陈书·谢哲王固等传论》:“ 谢 、 王 、 张 、 萧 、咸以清浄为风,文雅流誉,虽更多难,终克成名。”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公筮仕寧律令,清浄简易,能惠其俗。”
(6).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南朝 梁 王僧孺 《礼佛唱导发愿文》:“愿现前众等,身口清浄。” 唐 张谓 《送僧》诗:“一身求清浄,百毳纳袈裟。”《白雪遗音·玉蜻蜓·追诉》:“我乃 法华庵 内一个支宾尼僧……指望出家清浄,谁知十六年前,惹出寃愆。”
(7).道教等亦用之。 清 戴名世 《〈老子〉论上》:“神仙之事……不见於经传,大抵为其术者,屏繁嚣,守清净。” ——《漢語大詞典》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成 chéng《國語辭典》
成 [ chéng ]
动- 做好事情。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说文解字·戊部》:「成,就也。」
- 变为。如:「点石成金」、「磨杵成针」。
- 达到。如:「成千上万」、「成双成对」。
- 促成。如:「成全」、「玉成其事」、「成人之美」。
- 可以。如:「他想要耍赖是不成的。」
- 量词。计算十等分概念的单位。如:「有八成希望。」
- 古代十里平方的土地。《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 现有的一切。如:「创业容易守成难。」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 姓。如汉代有成瑨。
- 完整的。如:「成品」、「成天」。宋·陆游〈何君墓表〉:「不以字害其成句,不以句累其全篇。」
- 现有的、旧有的。如:「成例」、「成规」、「成语」。
- 构成整体的。如:「成分」、「成员」。
妍 yán《國語辭典》
妍 [ yán ]
形- 艳丽、美好。如:「不辨蚩妍」、「百花争妍」。《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文选·鲍照·芜城赋》:「才力雄富,士马精妍。」
迟暮(遲暮)chí mù
亦作“ 迟莫 ”。亦作“遟暮”。亦作“遅暮”。
(1).比喻晚年。《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本作“遟暮”。 王逸 注:“迟,晚也……而君不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北齐书·李元忠传》:“年渐迟暮,志力已衰,久忝名官,以妨贤路。”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穉子犹读书,一笑慰遅暮。” 宋 叶适 《虞夫人墓志铭》:“后乃连外补,众又叹其迟莫落拓,夫人亦无愠容。” 明 徐渭 《鞠赋》:“彼苍厚尔以迟莫,又何辞於末年。”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谁復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时艰蒿目,迟莫自伤,中夜占星,泪如铅堕。” 王西彦 《黄昏》:“这时候,这个倔强的老人真正地感到迟暮的悲哀了。”
(2).傍晚,天快黑的时候。 南朝 梁 张率 《对酒》诗:“谁能共迟暮,对酒及芳晨。”《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下·辟支佛记》:“时日色迟暮,取山前通途弗及,乃由山后及二峯间,下望崇教精舍,后有编竹障之。” 梁斌 《红旗谱》四七:“苍茫的暮色,从四面八方,从各个角落里漫散开来。 江涛 考虑着这个问题,在迟暮中走来走去。”
(3).指时间晚。 郁达夫 《十三夜》:“这一晚我们谈谈说说,竟忘了时间的迟暮。”
(4).犹徐缓。《文选·鲍照〈舞鹤赋〉》:“颯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 李周翰 注:“迁延迟暮谓徐缓。” 李善 注本作“遟暮”。 ——《漢語大詞典》
(1).比喻晚年。《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本作“遟暮”。 王逸 注:“迟,晚也……而君不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年老耄晚暮,而功不成事不遂也。”《北齐书·李元忠传》:“年渐迟暮,志力已衰,久忝名官,以妨贤路。” 宋 陆游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穉子犹读书,一笑慰遅暮。” 宋 叶适 《虞夫人墓志铭》:“后乃连外补,众又叹其迟莫落拓,夫人亦无愠容。” 明 徐渭 《鞠赋》:“彼苍厚尔以迟莫,又何辞於末年。”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西溟言别赋赠》词:“谁復留君住,叹人生几番离合,便成迟暮。”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时艰蒿目,迟莫自伤,中夜占星,泪如铅堕。” 王西彦 《黄昏》:“这时候,这个倔强的老人真正地感到迟暮的悲哀了。”
(2).傍晚,天快黑的时候。 南朝 梁 张率 《对酒》诗:“谁能共迟暮,对酒及芳晨。”《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下·辟支佛记》:“时日色迟暮,取山前通途弗及,乃由山后及二峯间,下望崇教精舍,后有编竹障之。” 梁斌 《红旗谱》四七:“苍茫的暮色,从四面八方,从各个角落里漫散开来。 江涛 考虑着这个问题,在迟暮中走来走去。”
(3).指时间晚。 郁达夫 《十三夜》:“这一晚我们谈谈说说,竟忘了时间的迟暮。”
(4).犹徐缓。《文选·鲍照〈舞鹤赋〉》:“颯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 李周翰 注:“迁延迟暮谓徐缓。” 李善 注本作“遟暮”。 ——《漢語大詞典》
一笑
南北朝 荀济 赠阴梁州诗 得意在双眸,倾城犹一笑。
唐 长孙佐辅 伤故人歌妓 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唐 杨师道 阙题 两鬟百万谁论价,一笑千金判是轻。
唐 王维 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唐 杜甫 能画 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
唐 钱起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唐 白居易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誇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 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唐 刘禹锡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
唐 崔道融 西施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唐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唐 温庭筠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难忘。
唐 李群玉 赠回雪 如能买一笑,满斗量明月。
唐 韩偓 偶见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唐 罗隐 湘中见进士乔诩 一笑有情堪解梦,数年无故不同游。
唐 陈陶 独摇手 鸳鸯翡翠承宴私,南山一笑君无辞。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二十 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骈字类编》
唐 长孙佐辅 伤故人歌妓 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唐 杨师道 阙题 两鬟百万谁论价,一笑千金判是轻。
唐 王维 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 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唐 杜甫 能画 每蒙天一笑,复似物皆春。
唐 钱起 同王錥起居程浩郎中韩翃舍人题安国寺用上人院 狂夫入室无馀事,唯与天花一笑同。
唐 白居易 舒员外游香山寺数日不归兼辱尺书大誇胜事时正值坐衙虑囚之际走笔题长句以赠之 酡颜一笑夭桃绽,清吟数声寒玉哀。
唐 刘禹锡 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千思万虑尽如空,一笑一言真可贵。
唐 崔道融 西施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何处有功臣。
唐 李商隐 赠郑谠处士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唐 温庭筠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难忘。
唐 李群玉 赠回雪 如能买一笑,满斗量明月。
唐 韩偓 偶见 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
唐 罗隐 湘中见进士乔诩 一笑有情堪解梦,数年无故不同游。
唐 陈陶 独摇手 鸳鸯翡翠承宴私,南山一笑君无辞。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其二十 戏水源头指旧踪,当时一笑也难逢。 ——《骈字类编》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