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湛湛江枫淡更浓。

邓云霄明代〕《悲秋十八咏 其三 秋枫

逐臣何处想遗踪?湛湛江枫淡更浓。枝叶可能留岁色,丹青倏已变秋容。

悲缠宋玉招魂句,恨结寒山半夜钟。闲续遗骚愁不寐,感时怀古意千重。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湛湛江枫

湛湛 zhàn zhàn
(1).露浓貌。《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毛 传:“湛湛,露茂盛貌。”《初学记》卷十三引 三国 魏 王肃 《宗庙颂》:“湛湛甘露,济济醴泉,或涌於地,或降於天。” 明 何景明 《甘露颂》:“湛湛瀼瀼,既涂既溽。” 清 孙枝蔚 《贫农夏日吟》:“露湛湛兮晨出,月高高兮夜归。”
(2).深厚貌;浓重貌。《楚辞·九章·哀郢》:“忠湛湛而愿进兮,妬被离而鄣之。” 王逸 注:“湛湛,重厚貌。” 唐 韦应物 《善福精舍示诸生》诗:“湛湛嘉树阴,清露夜景沉。” 宋 刘克庄 《贺新郎·九日》词:“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3).聚集貌。《楚辞·九辩》:“乘精气之摶摶兮,騖诸神之湛湛。” 朱熹 集注:“湛湛,厚集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胶輵以方驰。” 颜师古 注:“湛湛,积厚之貌。”《晋书·挚虞传》:“前湛湛而摄进兮,后僸僸而方驰。”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运天宫之法驾,啟天路之威神……湛湛奕奕,轔轔赫赫。”
(4).水深貌。《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王逸 注:“湛湛,水貌。” 南朝 梁武帝 《逸民》诗之十一:“巖巖山高,湛湛水深。” 清 陈廷敬 《渡江见焦山有作怀林吉人》诗:“只有思君日夜心, 长江 湛湛东流水。”
(5).清明澄澈貌。《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肃之 《水赞》:“湛湛涵渌,清澜澄濬。”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诗之三:“秋夜紫兰生,湛湛明月光。”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湛湛青天则俺识,三十六丈零七尺。” 明 无名氏 《华筵趣乐谈笑酒令·讥争坐席》:“诗曰:‘秋波湛湛甚分明,识书识宝识金银。’” 田汉 《关汉卿》第七场:“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6).深切貌。 唐 皇甫湜 《伤独孤赋》:“涕浪浪以相接兮,痛湛湛而不移。”  ——《漢語大詞典》
江枫(江枫)
唐 刘得仁 送越客归 霜薄东南地,江枫落未齐。
唐 皎然 送杨校书还济源 楚月摇归梦,江枫见早秋。  ——《骈字类编》
淡 dàn《國語辭典》

淡 [ dàn ]

  1. 味道不鹹、不重。如:「淡水湖」、「粗茶淡飯」、「這湯太淡了!」
  2. 稀薄、不濃厚。如:「淡酒」、「雲淡風輕」。《莊子·山林》:「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 色淺。如:「淡黃色」。
  4. 不熱心。如:「冷淡」、「淡淡的應了一聲。」
  5. 不旺盛。如:「淡季」、「淡月」、「生意清淡」。
  1. 淺、不深。如:「淡妝濃抹」、「淡掃蛾眉」。
  1. 北方方言。指無聊、無意義的話。如:「瞎扯淡」。《儒林外史·第四回》:「眾人慌了,求張鄉紳……說情,知縣准了,早堂帶進,罵了幾句,扯了一個淡,趕了出去。」
  2. 姓。如明代宦官劉謹,仗勢欺人,同州一帶劉姓恥與劉謹同姓,遂改姓為淡。
更 gēng/gèng《國語辭典》

更 [ gēng ]

  1. 改换、变换。如:「变更」、「更改」。唐·王维〈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元稹〈估客乐〉诗:「自兹相将去,誓死意不更。」
  2. 代替。《吕氏春秋·仲春纪·仲春》:「用圭璧,更皮币。」
  1. 古代表示夜间计时的用语。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如:「三更灯火五更鸡」。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2. 古代徭役的名称。参见「更赋 」条。
  3. 姓。如战国时魏国有更羸。

更 [ gèng ]

  1. 愈甚、越发。表示加重一层的语气。如:「更好」、「更加努力」。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再、复。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雨村听著却不明白,知仙机也不便更问。」
  3. 竟然、终于。《全唐诗·卷七九八·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4. 岂、难道、那里。唐·杜甫〈春日梓州登楼〉诗二首之二:「战场今始定,移柳更能存。」《水浒传·第一一○回》:「此是人之常情,更待多说?」
  5. 纵使、即使、不论怎样。五代十国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宋·柳永〈如鱼水·轻霭浮空〉词:「更归去,偏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6. 反而。汉·王充《论衡·奇怪》:「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

更 [ jīng ]

  1. 经历、经过。如:「少不更事」。《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汉方欲事灭胡,……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浓 ( 濃 ) nóng
浓 [ nóng ]
  1. 含某种成分多,与“”相对:~茶。~雾。~墨。~眉。~重(zhòng )。~郁。
  2. 深厚,不淡薄:情深意~。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