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吕氏龟兹忘主难,忽改麟龙称霸雄。

郭之奇明代〕《附前凉九主后凉四主

前凉开继守孤忠,自轨及华日熊熊。吕氏龟兹忘主难,忽改麟龙称霸雄。

此实婆楼羌狄种,彼惟张耳赵箕弓。夷夏殊心秦越判,贞邪分轨马牛风。

秦川没腕凉倚柱,东归福地颇相同。适逢时乱依偏阻,一样邀天得始终。

报国宁家方戒子,闻倾入援岂为躬。卑辞诱赵俱权计,假道于成或至衷。

长宁夺曜初墙阋,天锡戕玄乃卒穷。暴尸舆衬繇身作,晋侍秦侯赖祖功。

可怜大豫思捲土,一姓难兴枉就戎。光平三寇虽容易,岂虞三子自相攻。

紫阁才登东阁继,挽车方下素车蒙。一纪天王空浪窃,何如五世晋西公。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吕氏龟兹称霸

吕氏 lǚ shì
(1).指 春秋 吕尚 的后代。 周武王 封 太公望 吕尚 于 齐 ,其子孙世代为 齐 君。入 战国 ,为 田 氏所簒。《韩非子·孤愤》:“人之所以谓 齐 亡者,非地与城亡也, 吕 氏弗制而 田 氏用之。”《韩非子·忠孝》:“是故 田氏 夺 吕 氏於 齐 , 戴 氏侵 子 氏於 宋 。”
(2).《吕氏春秋》的省称。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春秋》之成,莫能损益;《吕氏》《淮南》,字直千金。” 章炳麟 《文学说例》:“且沉思孰若 庄周 荀卿 ,翰藻孰若《吕氏》《淮南》。”
(3).指 汉高祖 后 吕雉 及其侄 吕产 、 吕禄 等。 晋 陆机 《五等论》:“然 吕 氏之难,朝士外顾; 宋昌 策 汉 ,必称诸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宣后 乱 秦 , 吕 氏危 汉 。”  ——《漢語大詞典》
龟兹(龜兹)qiū cí
(1).古国名。 汉 西域 诸国之一。位于 天山 南麓。又作 鸠兹 、 屈茨 、 归兹 、 屈支 、 丘兹 等。古 龟兹 国王治 延城 。居民主要务农,兼营畜牧,冶铸、酿酒等也较发达。有文字,擅长音乐。《汉书·西域传下·龟兹国》:“ 龟兹国 ,王治 延城 。”《隋书·音乐志下》:“《龟兹》者,起自 吕光 灭 龟兹 ,因得其声。 吕氏 亡,其乐分散, 后魏 平中原,復获之。其声后多变易。至 隋 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三部。” 唐 元稹 《连昌宫词》:“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録续。” 清 陈维嵩 《赠歌者陈郎》诗:“天涯踪跡半旗亭,谱遍《龟兹》不忍听。”
(2).古乐曲名。原为 龟兹 一带的地方乐曲。  ——《漢語大詞典》
忘 wàng《國語辭典》

忘 [ ​wàng ]

语音
  1. 不记得。如:「勿忘我」、「后事不忘前事之师」、「乐而忘返」、「废寝忘食」、「得意忘形」。
  2. 遗失、丧失。《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尽仁而遗其身。」唐·颜师古·注:「忘,亡也。吴王杀之,被以恶名,失其善称号。」《文选·陆机·叹逝赋》:「乐隤心其如忘,哀缘情而来宅。」唐·李善·注:「忘,失也。」
  3. 遗弃、舍弃。《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 [ ​wáng ]

读音
  1. (一)​之读音。
主 zhǔ《國語辭典》

主 [ zhǔ ]

  1. 宾客或奴仆的相对词。如:「宾主」、「主仆」。
  2. 帝王。如:「君主」。《礼记·曲礼下》:「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唐·杜甫〈入衡州〉诗:「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
  3. 领导者。如:「教主」、「一家之主」。《诗经·周颂·载殳》:「侯主侯伯,侯亚侯旅。」汉·毛亨·传:「主,家长也。」
  4. 当事人。如:「苦主」、「失主」。
  5. 有物权或事权的人。如:「债主」、「地主」、「物归原主」。
  6. 牌位。如:「木主」、「神主」。《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
  7. 教徒称呼其所信仰的神为「主」。
  8. 事物的根本。《易经·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
  9. 公主的简称。《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聊斋志异·卷九·云萝公主》:「驸马当是俗间高手,主仅能让六子。」
  1. 负责、主持。如:「主讲」、「主办」。
  2. 掌管、统治。《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唐·韩愈〈原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3. 赞同。如:「主战」、「主和」。《国语·周语中》:「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4. 持守。《论语·学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文选·宋玉·招魂》:「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5. 预示。《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
  1. 主要的。如:「主将」、「主帅」。
  2. 自己的。如:「主观」、「主见」。
难 ( 難 ) nán/nàn/nuó
难 [ nán ]
  1.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
  2.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 )。~道。~能可贵。
  3. 不好:~听。~看。
难 [ nàn ]
  1. 灾祸,困苦:~民。灾~。遇~。逃~。殉~。患~。遭~。避~。排扰解~。
  2. 仇怨:排~解纷。
  3. 诘责,质问:发~。非~。责~。
难 [ nuó ]
  1. 古同“傩”。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1.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2.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1.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1.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改 gǎi《國語辭典》

改 [ gǎi ]

  1. 修改、修正錯誤。如:「批改」、「改衣服」、「朝令夕改」、「知錯能改,善莫大 焉。」
  1. 姓。如秦代有改產。
麟 lín《國語辭典》

麟 [ lín ]

  1. 大公鹿。《說文解字·鹿部》:「麟,大牡鹿也。」《文選·張衡·東京賦》:「解罘放麟。」三國吳·薛綜·注:「大鹿曰麟。」
  2. 參見「麒麟 」條。
  3. 《詩經·周南》的篇名。亦作〈麟之趾〉。共三章。根據〈詩序〉:「〈麟之趾〉,〈關雎〉之應也。」或亦指頌美公侯子孫盛多之詩。首章三句為:「〈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麕身,牛尾,馬蹄,獸類之長。趾,足也。振振,眾多興盛貌。于,同「吁 」。于嗟,讚嘆之詞。
  4. 姓。如清代有麟慶。
龙 ( 龍 ) lóng
龙 [ lóng ]
  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点睛。~蟠虎踞。
  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
  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颜。~体。~袍。
  4. 姓。
称霸(稱霸)chēng bà
(1).当诸侯各国的首领。《史记·管晏列传论》:“ 管仲 世所谓贤臣,然 孔子 小之,岂以为 周 道衰微, 桓公 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2).比喻在某一方面居首要地位。 清 陈维嵩 《绮罗香·龚节孙录余所选今词赋此奉柬》词:“浪打新亭,霜飞故国,谁许词场称霸。” 郁达夫 《雁荡山的秋月》:“ 大龙湫 的瀑布,在 江 南瀑布当中真可以称霸,因为石壁的高,瀑身的大,潭影的清而且深,实在是 江 浙 皖 几省的瀑布中所少有的。”  ——《漢語大詞典》
雄 xióng《國語辭典》

雄 [ xióng ]

  1. 公鸟。唐·杜甫〈义鹘行〉:「雄飞远求食,雌者鸣辛酸。」
  2. 勇敢杰出的人或强大的国家。如:「战国七雄」、「一代枭雄」。《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
  3. 胜利。《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1. 阳性的或指生物中能产生精细胞的。如:「雄鸭」、「雄鸡」。《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2. 超群的、杰出的。《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矫传》:「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3. 威武有力。如:「雄壮」。唐·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行色旌旗动,军声鼓角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