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琴尊阶前织,睨睍枕边歌。

王慎中明代〕《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水调歌头   春日病中

春意撩人甚,强半病中过。当门五柳,应变嫩条成脩柯。

芳草微微如缕,黄鸟关关向巧,宁管老维摩。琴尊阶前织,睨睍枕边歌。

眠挟册,吟拥被,懒入魔。经旬匝月,发乱废栉若逢科。

折简邻家难致,投刺填门不答,坐此召讥诃。不信先生病,其柰世人何。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琴尊阶前边歌

琴尊 qín zūn
见“ 琴樽 ”。  ——《漢語大詞典》
阶前(阶前)
唐 王维 杂诗三首 其三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唐 杜甫 江头五咏 其四 花鸭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唐 王建 酬于汝锡晓雪见寄 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阶前平汎滥,墙下起趢趚。  ——《骈字类编》
织 ( 織 ) zhī/zhì
织 [ zhī ]
  1. 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女(❶织布、织绸的女子;❷指织女星)。棉~物。
  2. 引申为构成:罗~罪名。
  3. 用染丝织成的锦或彩绸:~锦。~文(即“织锦”)。~贝(织成贝文的锦)。
织 [ zhì ]
     ◎ 古同“”,旗帜。
睨 nì《國語辭典》

睨 [ nì ]

  1. 斜著眼睛看。如:「睥睨」、「睨视」。《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宋·文天祥〈酹江月·水天空阔〉词:「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睍 xiàn《國語辭典》

睍 [ xiàn ]

  1. 眼睛突出的樣子。《說文解字·目部》:「睍,目出貌也。」
  2. 眼睛小。《廣韻·上聲·銑韻》:「睍,小目貌。」
  3. 參見「[[睍睍]]」條。
枕 zhěn《國語辭典》

枕 [ zhěn ]

  1. 睡卧时头颈部所垫的东西。如:「凉枕」。《说文解字·木部》:「枕,卧所以荐首者。」《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五年》:「镠自少在军中,夜未尝寐,倦极则就圆木小枕。」
  2. 鱼头中似丁形的骨头。《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晋·郭璞·注:「枕,在鱼头骨中,形似篆书丁字,可作印。」
  1. 垫在底下的。如:「枕木」。

枕 [ zhèn ]

  1. 用枕头或其他东西垫头。如:「枕戈待旦」。《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
  2. 依傍、邻靠。《汉书·卷六四·严助传》:「南近诸越,北枕大江。」《新唐书·卷三七·地理志一》:「京城前直子午谷,后枕龙首山。」
边歌(邊歌)biān gē
咏唱边疆生活的歌。 唐 张籍 《关山月》诗:“关山秋来雨雪多,行人见月唱边歌。” 清 方还 《旧边诗》之三:“边歌竟日来红石,铁骑中宵度赤城。”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