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
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
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诗僧拓墨共流传,我观公物见公志。
公昔生也兆紫云,公及冠也擢状元。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
乌金一握思风度,山河半壁凭分付。赐字新镌柄上铭,知是登科年后铸。
我闻公性初豪华,唾壶或以和筝琶。又闻公也自贬抑,军中或佐指挥意。
自从真州夜走空坑败,悲凉柴市铭衣带。击节高吟《正气歌》,遗器遗文同百代。
吁嗟乎!物之显晦信有时,公之遗爱今在兹。云孙小印玉带砚,枯桐尾勒青原诗。
乃知物以人重同不朽,足与齐简狐笔良椎武节千秋垂。
晞发参军公知己,琅玕一握恰好相追随。惜哉象弈图谱四十局,竟随玉㞟埋蒿莱。
尝将臣节论忠义,明季差堪侪宋季。铁工输与张鳌春,姓名犹得传附骥。
呜呼两公如意从此留人间,艺林歌咏成嘉事。有宋一代文信国,有明一代赵忠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铁 ( 鐵 ) tiě
铁 [ tiě ]
-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
-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
- 形容刚正:~面无私。
-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
- 黑色:~骊。~青。
-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
- 姓。
背 bèi/bēi《國語辭典》
背 [ bèi ]
名- 胸部的後面,從後腰以上到頸下的部位。
- 物體的反面或後面。如:「山背」、「刀背」。
- 用背部對著。如:「背著太陽」、「背山面海」、「背水一戰」。
- 離開、拋棄。如:「離鄉背井」。《商君書·君臣》:「今世君不然,釋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譽。」
- 違反。如:「背約」、「棄理背義」、「背信忘義」。
- 死亡、去世。《文選·李密·陳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晉書·卷七九·謝安傳》:「(玄)上延亡叔臣安、亡兄臣靖,數月之間,相係殂背。」
- 躲避、瞞著。如:「你是不是背著我幹了什麼壞事?」
- 記憶。如:「背臺詞」。《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或一天遇著那小子書背不熟,小姐就要督責他念到天亮。」
- 裝潢字畫或書冊,即裱褙。宋·范公偁《過庭錄》:「然絹地朽爛為數十片,無能修之者。李因薦一匠者,酬傭直四十千,就書室背之。」
- 運氣不好。如:「走背運」、「手氣背」。
- 聽力不好。如:「耳背」、「背聽」。
- 僻靜的。如:「背街小巷」。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一折》:「既然賢弟要去,其路也不背,同往赴會去便了。」
背 [ bēi ]
動- 負荷。如:「背負重任」、「背小孩」。《紅樓夢·第四七回》:「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
铭词(銘詞)míng cí
亦作“ 铭辞 ”。 铭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战 代已来,弃德务功,铭辞代兴,箴文萎絶。”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四:“ 韩退之 作《刘统军碑》,惟书门人故吏之言,而世系事实,悉具於铭词。” 林纾 《书黄生札记后》:“铭词高贵,安可以油滑之调出之。” ——《漢語大詞典》
镌 ( 鎸 鐫 ) juān
镌 [ juān ]
- 雕刻,凿:~刻。~镂。
- 规劝:~说(劝说)。~谕(规劝晓谕)。
- 降级,削职:~级。~罚。~汰(裁减冗官)。
六字
宋 朱槔 仆自以四月十四日自延平归所寓之南轩积雨阴湿体中不佳二十五日夜梦至一处流水被道色清绝若有栏槛而无屋宇有笔砚皆浸水中予惊问何地旁有应者曰此玉澜堂也梦中欲取水中笔砚作诗诗未成而觉意绪萧爽殆不类人世鸡已一再鸣矣因赋此 千寻濯足衣裘冷,六字哦诗笔砚香。
宋 苏轼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其一 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难赓变风。 ——《骈字类编》
宋 苏轼 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 其一 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难赓变风。 ——《骈字类编》
曰 yuē《國語辭典》
曰 [ yuē ]
动- 说。用于文言文。《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 称为、叫做。用于文言文。《书经·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 用于句首或句中,无义。《诗经·豳风·东山》:「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文选·张衡·东京赋》:「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 二一四部首之一。
圣 ( 聖 ) shèng/kū
圣 [ shèng ]
-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瑞文
宋史乐志诏和岘作瑞文驯象玉鸟皓雀四瑞乐章以备登歌 ——《骈字类编》
天祥 tiān xiáng
(1).指天时和顺。《管子·五辅》:“上度之天祥,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此所谓三度。故曰: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饉;人道不顺,则有祸乱。”
(2).上天所示祥瑞。《孔丛子·执节》:“若 中山 之穀,妖恠之事,非所谓天祥也。”
(3).上天所赐福祉。 明 刘基 《郁离子·无畏阶祸》:“无畏者祸之本乎,惟有德可以受天祥。” ——《漢語大詞典》
(2).上天所示祥瑞。《孔丛子·执节》:“若 中山 之穀,妖恠之事,非所谓天祥也。”
(3).上天所赐福祉。 明 刘基 《郁离子·无畏阶祸》:“无畏者祸之本乎,惟有德可以受天祥。” ——《漢語大詞典》
制 ( 製 ) zhì《國語辭典》
制 [ zhì ]
名- 法度、規定。如:「法制」、「制度」。《禮記·曲禮上》:「越國而問焉,必告之以其制。」
- 父母喪事。如:「守制」、「父制」、「母制」。《紅樓夢·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禮。」
- 製造。如:「制作」。《詩經·豳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同「製 」。
- 訂定、規劃。如:「制禮作樂」、「因地制宜」。
- 管束、阻止。如:「管制」、「限制」。《淮南子·脩務》:「夫馬之為草駒之時,跳躍揚蹄翹尾而走,人不能制。」
- 決斷、裁決。如:「裁制」。《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制曰:『可。』」
- 切割。《淮南子·主術》:「賢主之用人也,猶巧工之制木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