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漂摇 piāo yáo
(1).摇动。《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宋 陆游 《急雨》诗:“漂摇争闔户,壅溢共疏沟。” 清 刘大櫆 《〈焚书〉辨》:“今夫富民遗其子孙以室庐,至其后之不肖……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遗其梁栋。风雨之所漂摇,虫蚁之所剥蚀,其邻里之居民,因窃取以为薪。”
(2).随波浮动。 宋 文天祥 《苏州洋》诗:“一叶漂摇 扬子江 ,白云尽处是 苏洋 。”《红旗歌谣·一盏红灯照洪湖》:“小船漂摇湖中荡,赤卫队员意志强。”
(3).漂泊;羁旅。 宋 叶适 《史进翁墓志铭》:“宗伯不以我为材,意者失仕乎!尚漂摇旅寄何益!”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4).动荡,不安定。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嗟人生之漂摇兮,寄流枿於海壖。”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他们本应该安心读书的,而时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 ——《漢語大詞典》
(2).随波浮动。 宋 文天祥 《苏州洋》诗:“一叶漂摇 扬子江 ,白云尽处是 苏洋 。”《红旗歌谣·一盏红灯照洪湖》:“小船漂摇湖中荡,赤卫队员意志强。”
(3).漂泊;羁旅。 宋 叶适 《史进翁墓志铭》:“宗伯不以我为材,意者失仕乎!尚漂摇旅寄何益!” 宋 范成大 《东山渡湖》诗:“吾生盖头乏片瓦,到处漂摇称寓公。”
(4).动荡,不安定。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嗟人生之漂摇兮,寄流枿於海壖。”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他们本应该安心读书的,而时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 ——《漢語大詞典》
不借 bù jiè
草鞋。丝制者称履,麻制者称不借。《急就篇》卷二:“裳韦不借为牧人。” 颜师古 注:“不借者,小屨也,以麻为之,其贱易得,人各自有,不须假借,因为名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及其后,则綦下不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操二三量不借,掛屋后楮上。” 宋 王安石 《独饭》诗:“窗明两不借,榻浄一籧篨。”参阅《方言》第四、《释名·释衣服》。 ——《漢語大詞典》
乌栖(乌栖)
唐 吕温 题石勒城二首 其一 建业乌栖何足问,慨然归去王中州。 ——《骈字类编》
一 yī《國語辭典》
一 [ yī ]
名- 自然數的開始。如:「一、二、三……。」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 姓。如明代有一炫宗。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單個。如:「一人」、「一物兩用」。
-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 專注的。如:「一心一意」、「專一不變」。
- 全、滿、整。如:「一身是汗」、「一屋子人」、「一身是膽」。
- 每、各。如:「一班五十人」、「一頁六百字」、「共派八隊,一隊二十人。」
- 一次。如:「一而再,再而三。」《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番茄,一名西紅柿。」
- 統一。《孟子·梁惠王上》:「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就起來。」
- 偶然。如:「一不小心」、「一不留神」。
- 表示加強的動作或突然的現象。如:「把頭一扭」、「用手一摸」、「天氣一涼,就感冒了。」
- 概括。如:「一般來說」。
- 每每、每逢。如:「一想到那件事,她總是笑個不停。」
- 放在二疊字動詞之間,表行為是不費力或嘗試性的。如:「雙手動一動」、「問一問」、「隨便說一說」。
- 事物的某方面。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一不沾親,二不帶故。」
- 竟、乃。表示事出意外。如:「一至於斯」。《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 皆。《荀子·勸學》:「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 表示程度,加強語氣。《文選·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 。」《戰國策·燕策一》:「因仰而弔齊王桉戈而郤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 (「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的末尾,念陰平聲;在去聲字前,念陽平聲;在陰平、 陽平、上聲之前,念去聲。)
迂拙 yū zhuō
迂阔笨拙。 唐 白居易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吾道本迂拙,世途多险艰。” 宋 苏轼 《答刘贡父》之二:“某忝冒过甚,出於素奬,然迂拙多忤而处争地,不敢作久安计,兄当有以教督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定数》:“ 苏州 叶某 者,性迂拙,一无所能。” ——《漢語大詞典》
羞 xiū《國語辭典》
羞 [ xiū ]
動- 進貢、進獻。《說文解字·丑部》:「羞,進獻也。」《禮記·月令》:「以雛嘗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
- 侮辱,使人難堪。如:「羞辱」。《漢書·卷四·文帝紀》:「以羞先帝之遺德。」
- 感到恥辱。如:「他那大逆不道的行徑,使大夥都羞與為伍。」
- 害怕、慚愧。如:「羞於見人」。《後漢書·卷一一·劉玄傳》:「素懦弱,羞愧流汗,舉手不能言。」唐·錢起〈贈闕下裴舍人〉詩:「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髮對華簪。」
- 害臊、難為情,或使難為情。如:「害羞」。如:「不要再羞他了,他的臉已經紅到耳根了。」
- 精緻美味的食物。如:「珍羞」、「時羞」。《文選·枚乘·七發》:「旨酒嘉肴,羞炰膾炙,以御賓客。」同「饈 」。
- 羞怯的神情。如:「含羞」。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一:「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
- 恥辱。如:「蒙羞」。《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復勾踐之讎,報魯國之羞。」
营 ( 營 ) yíng
营 [ yíng ]
- 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地。~房。~垒。军~。野~。阵~。步步为~(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一道营垒,喻行动谨慎,防备极严)。
-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上一级。
- 筹划,管理,建设:~业。~作。~田。~造。经~。国~。私~。
- 谋求:~求。~生。~救。~养。钻~。
- 姓。
狡 jiǎo《國語辭典》
狡 [ jiǎo ]
形- 奸诈。如:「狡狯」、「狡猾」。《金史·卷一六·宣宗本纪下》:「庞氏阴狡机慧,常以其子守纯年长不得立,心鞅鞅。」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见了这野心杂种牧羊的奴,料蜂目豺声定是狡徒。」
- 残暴、凶猛。《墨子·节用中》:「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淮南子·览冥》:「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 貌美而无实才实德。如:「狡妇」。《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 急速、急促。《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二十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
窟 kū《國語辭典》
窟 [ kū ]
名- 洞穴。如:「土窟」、「窟窿」、「蛇窟」、「蟻窟」。《玉篇·穴部》:「窟,穴也。」《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北周·庾信〈小園賦〉:「藏貍並窟,乳鵲重巢。」
- 人所居住的土室。《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唐·孔穎達·正義:「謂於地上累土而為窟。」《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郭瑀傳》:「鑿石窟而居,服柏實以輕身。」
- 比喻人、事、物聚集、雜處的地方。如:「匪窟」、「賭窟」、「賊窟」、「貧民窟」、「銷金窟」。《文選·郭璞·遊仙詩七首之一》:「京華遊俠窟,山林隱遯棲。」宋·張耒〈潘郎以予生日見過致酒出兩詩〉二首之二:「淮陽牡丹窟,盛不數伊洛。」
三 sān《國語辭典》
三 [ sān ]
名-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 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 第三位的。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 表多数或多次的。如:「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三 [ sàn ]
副-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三 [ sā ]
- 同「仨 」。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